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会议

5月24日,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江东亮主持。严东生院士、郭景坤院士、袁渭康院士、李龙土院士、薛群基院士、高濂教授、张荻教授、周延春研究员、殷庆瑞研究员和实验室主任施剑林研究员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上海硅酸盐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龙根、副所长黄政仁、所长助理孙静、王东、科技一处处长宁聪琴等研究所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课题组组长、负责人列席了本次会议。 王龙根代表上海硅酸盐所对出席会议的委员和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实验室主任施剑林研究员向学委会汇报了实验室在2008年至2012年间(本次评估期)的工作总结。报告全面总结了实验室在过去五年中各项工作进展:2008-2012 年间,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子课题 325 项,其中“973”计划子课题12项,“863”计划7项......阅读全文

硅酸盐所与索尼建锂电池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索尼公司共同创建的锂电池联合实验室,昨天在沪揭幕。研究方向直指电动汽车的“心脏”――电池,期待能为电动汽车开发出一种大容量储能电池,其能量密度堪比汽油。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出席揭幕仪式。  据悉,这是上海硅酸盐所与索尼组建的第二个联合实验室。此前,双方分别在钠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康宁联合实验室”成立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康宁公司28日宣布,位于上海嘉定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康宁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该实验室将致力于尖端材料的研发,以支持未来产品的需求,其首个研究项目是热电转换材料。图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中)、康宁亚洲区首席技术官马浩思(左二)出席联

“上海硅酸盐所—索尼公司锂电池联合实验室”揭牌

  7月14日,上海硅酸盐所与索尼公司合作,以下一代锂电池技术为主要研发内容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索尼锂电池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上海硅酸盐所举行。这是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新能源技术研发领域合作的又一新举措。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出席揭幕仪式并讲话。   全球居高不

上海硅酸盐所与浙江自立共建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浙江自立控股有限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自立公司举行。  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王东与浙江自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列鹰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在联合实验室工作会议上,王东代表上海硅酸盐所讲话,希望通过双方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成功实现研究所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常青访问上海硅酸盐所

座谈会现场  3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常青、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李俊九、韩中科技合作中心首席代表李春根等一行5人访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题调研中韩科技合作情况。上海硅酸盐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龙根,副所长陈立东及部分承担过基金委中

上海硅酸盐所与中航607所开展技术交流

  9月26日,应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邀请,中航607所特种器件部副部长龙佩敏一行到上海硅酸盐所进行技术交流。   在前期交流的基础上,针对607所需求,上海硅酸盐所研究人员作了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9个报告。随后,双方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并在铁氧体和低温共烧陶瓷(LTCC)、

上海硅酸盐所:新型纳米材料“解聚”肿瘤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且多数发现时即为中晚期。与之相对,结直肠癌的治疗尤其是低位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仍面临巨大挑战:人工结直肠造口给患者带来沉重身体及心理负担,放化疗治疗会导致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亟需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方式,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减少并发症。  上海硅酸盐所施剑林

墨西哥CINVESTAV研究所Velumanis教授访问上海硅酸盐所

    Velumanis教授作学术报告  10月31日,应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国荣研究员和王绍荣研究员邀请,墨西哥CINVESTAV研究所电子工程部Velumanis教授访问上海硅酸盐所,并作了题为Ceramic nanostructures and its applica

上海硅酸盐所ZnO导电陶瓷研究获进展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国荣科研团队在ZnO导电陶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通过晶粒及晶界缺陷设计的方法,成功消除了ZnO晶界处的肖特基势垒,制备出高导电的ZnO陶瓷,其室温下的电导率高达1.9×105 Sm-1;同时缺陷设计也降低了材料的晶格热导率,使该陶瓷呈现良好的高温热电性

上海硅酸盐所氟基电池研究获进展

  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是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体系的长期追求目标。锂金属氟基电池能够通过多电子转移和高电位的转换反应,具备实现高能量密度储能的潜质(理论上接近1000Wh/kg 和1800 Wh/L);相比分子转换型锂硫和锂氧电池,能够更好地规避由反应限域困难引发的正极活性物质损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