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拟加强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合作

今天,以“太阳系探测的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首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科学、技术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推动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影响力。 首届论坛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指出:“中国的探月工程从2004年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科学院在探月工程中的工作则涵盖了一道完整的科学链条。但由于起步较晚,力量较为薄弱,知识积累也明显不足。”他期待,通过常态化、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扩大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的国际合作。 据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探月工程实施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国际合作,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科学研究都已开展了各种方式的国际合作。其中,嫦娥一号、二号科学探测数据已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 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科......阅读全文

张晓辉:微波探测月球,我们是第一个

北京时间11月27日夜,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微波探测仪开始工作。 “一切都很顺利!” “利用微波遥感手段对月球进行探测,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提出探测月壤厚度的科学目标也是世界首次。” 承担该项探测任务的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微波探测仪,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设计

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幕

  随着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   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把这一“探路先锋”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这是这种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助力“嫦娥五号”落月完成科学探测

       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三台有效载荷——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嫦娥五号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助力嫦娥五号稳稳落月并完成既

嫦娥二号关键技术解析:106个预案确保飞行受控

  10月1日,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踏上奔月征程。以下是嫦娥二号卫星的关键技术解析:相对“嫦娥一号”的技术改进和不同点  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总体设计上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技术上有哪些改进?不同点是什么?  作为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将

“嫦娥三号任务探测数据科学应用研究”项目结题

   今天(1月4日),记者从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获悉,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嫦娥三号任务探测数据科学应用研究”日前顺利结题。该项目历时三年,在月球科学、地球等离子体层、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  为推进“嫦娥三号”任务科学探测数据的应用和研究,力争出好成果、快出成果

包为民:未来人类对航天控制的新需求与挑战

   伴随新一代全球通信卫星与空间互联网星座、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大规模空间设施建设及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迈向太空经济时代。相关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趋势和新模式。  航天产业已经拓展到空间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在轨制造、医药卫生、太空旅游等领域,其发展呈现出航班化、商

中国探测器将于2021年着陆火星

昨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分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介绍了我国太空探索领域诸多规划。  据悉,我国将于2020年和2028年进行两次火星探测任务。  月球探测  建设无人和载人月球科研站  今年12月,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以此为起步,我国月球探测第四期

你想体验火星生活吗

  日前,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将建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也使得中国公众对火星的热情被点燃。其实,这是一个由青海省海西州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策划的火星主题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在火星上生活是否真如科幻电影中的一样?人类移民火星还需要多长时间?该项目将给我国火星探

北大教授焦维新:月球虹湾区或有新发现

嫦娥二号拍摄的月面虹湾区已为嫦娥三号任务打好前站焦维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深空探测、行星科学、空间天气学研究,最新出版《月球文化与月球探测》一书。  【嫦娥奔月】看点   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姑娘”奔赴太空,目的地只有一个,月球。时隔

中科院正制订深空探测规划 嫦娥三号载荷初样研制

  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12月20日披露,该院正在研究制订一个深空探测的长远规划,以推动中国航天事业有序、高水平发展。同时,嫦娥三号任务的有效载荷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中科院当天下午组织专家举行座谈会,学习胡锦涛在庆祝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高

欧阳自远在中国科大谈中国月球探测之挑战

  9月18日晚,“复兴论坛”之欧阳自远院士报告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水上报告厅开讲。欧阳自远院士从人文角度为师生们解读了中国月球探测的不凡历程和挑战。   揭秘阿波罗号登月   中国的嫦娥奔月、日本的女神“辉夜姬”,这些浪漫的神话缘起于月亮;如轮、如环、如弦、如弓,这些唯美的词语出

以色列月球探测器升空 深空探索迎来公私合营新时代

月球北半球是“创世纪”号探测器的预计着陆点。图片来源:NASA  2月22日,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将一款名为Beresheet(创世纪)的月球探测器送上太空。如果一切顺利,探测器将于4月踏足月球表面并开展月球磁场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创世纪”号探测器是首

欧阳自远谈探月计划 将首次在月球天文观测

  他,虽已75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浑厚的声音响彻中科大水上报告厅。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看月球, 一开始真有点忐忑不安,直到3秒后才传来信号。”指着“月球影像”PPT,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和台下的90后大学生们展开了一场关于“月球”的对话。  从下午15点到晚上

“天问一号”奔向火星,这些高校功不可没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了瑰丽壮美的火星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而在成绩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团队并肩携手的顽强奋战。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高校科研力量是重要参与者。一

嫦娥二号今日达到设计寿命 状态仍佳将赋新使命

  截至4月1日,嫦娥二号已安全运行180天,达到了它半年的设计寿命。据介绍,目前卫星燃料剩余仍然充足,工程各有关方面正在研究论证,赋予嫦娥二号更多的使命,为完成探月工程二期后续任务奠定基础。安全运行180天,达到半年设计寿命,目前卫星系统状态正常稳定  根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消息,目前

三位中国人“登陆”月球

  记者今天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今年8月2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了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将月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昇和张钰哲,实现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零的突破。     中国科学

我国萤火一号将负责探测火星空间环境

图为萤火一号和火星的模拟图  火星,当前国际深空探索中的最热目的地,即将迎来一位不到120公斤的小个子“游客”。别看它貌不惊人,却将为今年已屡创辉煌的中国航天史再添上绚丽的一笔。如果说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人在近地空间驻留更长时间成为可能的话,那么,它则会把我们的视野带到更遥远的深空

追寻太空探索梦想 成就航天强国伟业

  2月20日,我有幸作为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代表中的一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梦想、创新、实干”这6个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公元前13世纪甚至更

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圆满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预计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 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目前,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一号卫星进入绕地轨道。 孙自法 摄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颗人造月球卫星,它的成

《科学》高度关注中国嫦娥五号最新行动

中国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计划于11月晚些时候前往月球“抓把土回来”,这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期项目之一,也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一阶段“绕”“落”“回”的最后一步。 美国《科学》杂志对此予以高度关注。《科学》杂志在报道中指出,嫦娥五号是中国一系列雄心勃勃探月计划的最新行动,它在月表着陆后,将从月表铲取一些月

揭嫦娥四号生物实验:用两年选物种 曾考虑乌龟

①月面示意图。 ②手绘嫦娥四号生物科普实验载荷示意图。  月球沿着椭圆形轨道,运行至近地点附近时就会让人们觉得格外大而明亮,被称为“超级月亮”。近日,适逢“超级月亮”当空,全球各地对其关注度显著上升。而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抬头仰望那轮“超级月亮”时除了欣赏赞叹之外,还有发自心底的牵挂。因为就在那皎洁的

火星已经成为人类认识程度最高外行星 20年内将登陆

  虽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人类面临的命运却十分脆弱,我们面临的重大自然灾难除了地震、火山、海啸外,还包括小天体撞击、地球磁极倒转、超新星爆发、超级太阳风暴等。生命体即使庞大如恐龙,也能在一夕间灭亡殆尽。因此,人类必须保持足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还不具有飞出太阳系的能力。

空间引力波探测: 在太空中捕捉引力波“音符”

  日前,一条有关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消息在天文圈被刷屏。  据欧洲太空局(以下简称欧空局)官网报道,其下属科学项目委员会在6月20日举行的会议中一致决定,将探测引力波的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正式确定为欧空局第三大型空间任务(L3)。根据时间表,LISA将在2034年开始从空中探测引力波。  事实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带着月壤安全回家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随着嫦娥五号成功发射,这句颇为形象的话很快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回”,嫦娥五号将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飞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带着月壤返回地球,这被认为是我国迄今最复杂的航天工程之一。 “这次

嫦娥二号从172万公里外深空传回科学探测数据

资料图表:嫦娥二号成功环绕拉格朗日L2点飞行  记者9月21日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成功从172万公里外深空传回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目前,嫦娥二号卫星状态良好,各类飞控事件执行正常,剩余推进剂约115千克。  这些数据是在嫦娥二号从月球飞往拉格朗日L

NASA发布“月球轨道平台合作与发展”备忘录

图片来自:NASA官网   月球轨道平台“深空之门”(上)与猎户座(中)、太空发射系统(下)一起,构成人类空间探索的核心网络,为未来人类绕月、登月行动和火星任务做好准备。 北京时间5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了一份雄心勃勃的《“深空之门”

嫦娥四号任务荣膺“优秀探月任务奖”

   2019年12月5日-8日,国际月球村研讨会在日本东京、京都举行。会议期间,嫦娥四号任务获得月球村协会颁发的优秀探月任务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的首个获奖项目。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受邀参加了此次颁奖典礼并做主旨报告,他代表嫦娥四号任务团队,向月球村协会和评奖委员会表示感谢,并在总结中国

中国已与29国家地区签署80多项航天政府协定

   “欢迎国际同行参与中国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未来的深空探测等航天领域重大工程。我们将支持中外科学家在日地空间探测、微重力科学与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等领域的合作研究,积极推动各国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共享,服务全球环境与灾害监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11月10日珠海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

代表委员勾勒中国太空探索新图景

今年是我国航天发射的大年,新年伊始就紧锣密鼓进行了数次发射,而在当下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中国航天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高频词语。不管是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月球基地的规划、火星探测的计划,还是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重型火箭、商业航天卫星星座等研制进展,会场内外传递着一个个有关航天的最新动向,

欧阳自远院士:让科普报告拉近院士与公众距离

  “我打算讲讲中国月球探测的初步成果和太阳系探测的初步设想,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月球探测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国的深空探测将开展哪些工作。”  6月8日,记者致电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时,他告诉记者,在此次两院院士大会上他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作一场科普性学术报告。  “我还写了一份500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