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评选结果揭晓

12月30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经海洋与湖沼领域相关单位、专家学者推荐,通过理事投票,“蛟龙”号深海考察等10项2013年度在国际或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海洋湖沼领域的科技成果入围。评选结果如下: 1.蛟龙号深海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蛟龙”号通过三个航段总共21次下潜,圆满完成了在中国南海、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区的科学考察。‘蛟龙’在不同海区、不同地形、不同深度进行近底航行、拍摄高清影像、取样、勘查海底资源环境,并作对比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2.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样品 中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控制储量。此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具有埋藏浅、厚度大、类型多、纯度高四个主要特点。若天然气水合物折算成天然气,控制储量100......阅读全文

中国跨度最大天然气管道悬索跨越吊装成功

 6日,由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管道设计院设计的楚攀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的标志性作业――勐岗河悬索跨越北岸塔架吊装顺利完成。至此,国内跨度最大天然气管道悬索跨越两岸塔架吊装全部完成。 图为勐岗河悬索跨越北岸塔架吊装作业现场。   楚攀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国家能源战略通道

中国天然气输送形成网络保障格局-能力大幅提升

  据经济日报消息,中贵联络线工程近日建成投产,来自缅甸的天然气在重庆铜梁点燃。孟加拉湾天然气与中亚天然气在铜梁会师,标志着中国天然气东西南北互联互通,全国范围统一调度的格局基本形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中贵线作为构建全国油气骨干管网的国家重点工程,北接西气东输及陕京系统,中联川渝管网,南接中

台湾、德国研究中国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

  据位于台北的德国研究所称,从3月31日开始,台湾和德国将在为期五周的研究项目中共同努力,研究在南台湾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为开发潜在的丰富能源资源。   该研究所称,科学考察将探索和研究冰状的矿物质,这些通常会在在海底深处500米和2,000米之间被发现。   水合物含有气体,如

中国欲参与塞浦路斯天然气开发-价值数十亿美元

  据外电报道,中国希望参与塞浦路斯高达几十亿美元的计划,开发塞浦路斯的天然气储备,其中可能对液化天然气(LNG)出口终端进行投资。   塞浦路斯希望吸引拥有重金的投资者参与其天然气田的开发,目前中国一代表团正在该国就此事进行磋商。   塞浦路斯能源部长George Lakkotrypis周二对

中国石化决战天然气-页岩气成新增长点

元坝气田的开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一位钻井工人正在检修井架。  在国际油价高企和炼油持续亏损的夹击下,中国石化把重点更多转到了低碳能源业务产业链建设上,近一年来在天然气、非常规油气领域的布局正在全面展开,而四川盆地则成为其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  会战四川盆地   在盆地东北部,作为

丹麦海洋风能寻求中国投资者

  25家丹麦风能企业日前参加了在京举办的中国风能展,与中国投资者洽谈未来合作机遇。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说:“希望丹麦企业的经验能为中国带来帮助,尤其是在海洋风能方面。”   借风能展之机,丹麦驻华贸易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举办了“进入丹麦的最佳机遇―――加入未来全球海洋风能产业价值链

中国首次在阿蒙森海开展海洋地质作业

1月30日,科考人员将岩芯从重力柱状取样器中取出。   当地时间29日至30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的大洋考察队在南极阿蒙森海地区进行考察。这是中国首次在阿蒙森海开展海洋地质作业,所获数据将弥补中国在该区域研究的空白。

《中国海洋生态文化》研究成果发布

11月29日,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联合主办的《中国海洋生态文化》研究成果汇报会在深圳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出席并讲话,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作专题报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深圳市委常委杨洪致辞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7》发布

  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7》,对我国去年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图片来源网络  2016年,我国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海洋生产总值增速缓中趋稳。初步核算,全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05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海洋石油产量达5862万吨

10日,第二届中国海洋能源发展论坛暨《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以线上形式召开。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表示,2022年至今,预计2022年中国海洋石油产量达5862万吨,同比增长6.9%,增产量占全国石油增产量的一半以上;预计海洋天然气产量达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海

中国海油牵头建设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1月23日下午,中国海油天然气水合物战略研究启动会暨企校共建联合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挂牌运作。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发来贺信,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宣读了贺信。万钢在贺信中表示,希望中国海油

国家海洋局发布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为履行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海洋环境的职能,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国家海洋局组织编制了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现予以发布。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

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我国海洋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9936亿元,比上年增长7.7%  3月18日,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59936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分会成立

   7月14日,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大连召开。来自国家海洋局相关局属单位、沿海省市海洋厅局、涉海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相关人员共1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周茂平,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李春先、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关道

加拿大液化天然气产业看好与中国合作商机

  加拿大能源业界预计中国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将大增,这将给加拿大西部拥有丰富天然气资源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带来巨大商机。   英国天然气集团加拿大公司代总裁史蒂夫・斯沃菲尔德25日在温哥华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国逐步从依赖火电转向更清洁的能源,他们从中看到了机会。   斯

中国首座深水天然气处理终端施工完成总进度74%

  记者25日从国资委官方网站获悉,截至12月19日,中国首座深水天然气处理终端――中国海油珠海高栏终端现场施工已累计完成总进度的74%,预计到年底,高栏终端生产厂房土建主体工程将基本完工。   受台风等不利天气和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影响,高栏终端建设遇到诸多挑

天然气十二五布局-中国气价改革开始铺路

  12月3日下午,国家能源局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明确了天然气发展在资产储量、国内产量、页岩气发展目标、进口预期量、基础设施能力和用气普及率这六大目标。   其中,《规划》提到,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线和沿海主干道为大动

去年中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创新高

  27日,国土部公布我国石油天然气及主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最新情况。2012年,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连续第6次超过10亿吨,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居于历史最高水平。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副司长许大纯说,根据矿产资源储量快报统计,2012年全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大幅增加,产量稳中有增,油气资

中国陆上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工厂投产运营

  宁夏哈纳斯新能源集团年产8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18日在银川正式投产。这家中国陆上规模最大的LNG工厂的运营将有力确保该地区能源安全供给,并有望带动中国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   投产仪式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赵小平和哈纳斯新能源集团总裁马富强一起合上了象征着正式投产的电闸。

中国首条民企投资建设跨境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

  中国首条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跨国能源通道项目,目前已顺利实现投产通气。   6月24日,广汇能源发布公告:截至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萨拉布雷克-吉木乃跨境天然气管道已实现第二阶段72小时联调,供气量持续稳定。下游吉木乃LNG液化天然气工厂正式进入全面调试与试生产阶段。   

2010年国际海洋技术博览会在休斯敦开幕

      2010年国际海洋技术博览会(OTC 2010)3日在这里开幕。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及其旗下的数十家公司,同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公司一起,在博览会上竞相展出各自最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技术和设备。       中国石油天然

关爱海洋:响彻海洋日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我国首次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庆祝活动在天津举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本次活动发来贺信。   今年联合国将世界海洋日的主题确定为“我们的海洋: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主题为“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主办单位号召大家加入到爱护海洋、保护海洋、发展海洋事业

20年,中国海洋卫星服务遍及全球

大力发展、广泛应用海洋卫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技术手段。从2002年5月15日首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卫星发射至今,已经过去了20年。作为中国海洋卫星的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持续深入探索、顽强刻苦攻关,推动卫星性能不断提高、应用日益广泛、效益更加显著、服务遍及全球。万里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

  今天,由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报告称,我国海洋经济2030年前仍将处于成长期,2030年后海洋经济发展将进入成熟期。   报告指出,自2003年首次发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10年来,中国海洋经济以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发展,2

中国新技术助海洋钻井污染物“零”排放

  记者9日从山东科技厅获悉,在日前结束的有关鉴定会上,有专家认为中国“海洋钻井废弃液污染治理与控制及保护储层新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海洋钻井废弃液污染治理与控制及保护储层新技术”鉴定会6日在山东举行,由来自国家深海基地、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中海油等专家认为,该项目的研发成功,实现了

中菲研油气勘探海洋科考合作-菲:将回报中国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正在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会谈。李克强指出,菲律宾基建方面有大规模需求,中国积累丰富经验,拥有成熟的装备和技术,中菲双方合作互利双赢。11月16日中菲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双方认为海上争议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愿探讨在包括海洋油

中国基本摸清近海海洋环境资源家底

  北京10月26日电 (董冠洋)“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26日在北京顺利通过总验收。《专项综合报告》显示,中国已基本摸清了近海海洋环境资源家底,更新了中国近海海洋基础数据和图件,构建了中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   《专项综合报告》指出,通过908专项实施,中

智能无人艇成为中国海洋科考新“利器”

  记者18日从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获悉,由该中心主持研制、多单位参与的针对南极恶劣环境、搭载浅水多波束系统的特种无人艇日前在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获得成功应用。  此前,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无人艇已经在极浅水区、海洋岛礁等多种环境状态下得到成功应用。至此,除少部分非常困难的应用场景外,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调研海洋所

  7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秘书长白玉良在青岛市副市长王广正等陪同下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进行调研。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秦蕴珊院士、侯保荣院士、穆穆院士等接待了周济一行。   孙松对周济一行表示欢迎,同时感谢中国工程院对研究所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并介绍了研究所重点研究领域、科研成果、人

中国将研发船载无人机海洋观测系统

  记者4月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部获悉,在海上移动观测平台及组网应用技术领域,中国将开展波浪滑翔器无人自主观测系统、远程复合动力快速无人艇监测系统、船载无人机海洋观测系统、自主航行潜水器组网观测关键技术、便携式无缆剖面监测仪及其组网技术等研发。   该部最新发布的,对上述研发项目予以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