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TranslMed:新疗法或有望治疗黄斑变性眼病

爱尔兰研究人员2日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有望用来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这是治疗老年人常见眼病的“重大突破”。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眼病,患有此病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增生,黄斑逐渐恶化,导致中心视力模糊或出现盲点,严重者无法读书、看电视、开车或用电脑。 爱尔兰三一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白细胞介素-18可有效抑制视网膜下方异常的血管增生,从而保护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此外,白细胞介素-18可无创注射到实验鼠眼中,这也代表着黄斑变性治疗的一个重大进步。 研究报告第一作者萨拉·多伊尔说:“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18不仅没有对视网膜产生副作用,还抑制了异常的血管增生。” 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引起失明的主要是湿性黄斑变性。研究人员说,目前对湿性黄斑变性的治疗侧重于抑制血管......阅读全文

丹麦研究人员发明治疗失明的生物新药

  随着年龄增长,或由于糖尿病,眼睛视网膜可能会发生病变和血管生长,导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也就是常见的老年人黄斑变性眼病(AMD,或眼睛钙化)和糖尿病引起的黄斑水肿眼病(DME)。   AMD是60岁以上人群视力丧失的最常见原因,而DME则是年轻人眼病最常见的原因,目前主要通过注射抑制血管生长的药

日本成立使用iPS细胞的药品生产企业

          新公司名称为“SIREGE”,意为视觉再生(Sight Regeneration)。注册资本为 500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300 万元)。   大日本住友制药   大日本住友制药(大日本住友製藥、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mpany)是一

新视网膜细胞图助力精确治疗致盲疾病

  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了单细胞分辨率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图像,创建了一个定位眼睛内每个亚群的参考地图,最终发现了RPE的5个亚群——一层滋养和支持视网膜感光器的组织。新发现将帮助科学家为特定的退行性眼病开发更精确的细胞和基因疗法。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

隐性黄斑营养不良的概述

  1909年Stargardt发表了2个家系的黄斑萎缩性损害合并有视网膜黄色斑点沉着(fundus flavimaculatus with macular dystrophy),又称隐性黄斑营养不良(Stargardts disease)。以后有些作者将隐性黄斑营养不良称为少年型黄斑营养不良(ju

揪出-“罪魁祸首”,-新发现有望打破黄斑变性治疗僵局

  揪出罪魁祸首  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UVA)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与黄斑变性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发现了一种致命的炎症,这种炎症最终夺去了数百万人的视力。  UVA眼科研究所副主席、UVA高级视觉科学中心的创始人Jayakrishna

科学家有望利用干细胞疗法来治疗人类年龄相关黄斑变性

  随着机体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眼睛也在发生着变化,最常见的就是会涉及到我们的视力和眼镜片,但也会出现严重形式的年龄相关的眼部问题;其中一种疾病就是老年黄斑变性,其主要会影响到眼睛中黄斑部分,其能给给予眼睛敏锐的视觉和分辨细节的能力,而黄斑变性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视野中心部分模糊不清。黄斑是眼睛视网膜

科学家研发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眼药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是一种导致老年人致盲的常见疾病,是一种可引起视力迅速丧失的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患者每月需要用注射液进行治疗。 据外媒报道,现在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新治疗方法,用简单的眼药水可取代此前的注射液。  据悉,仅在英国,AMD 就影响了超过 60 万人。

全国爱眼日多家医院举办“云科普”宣教活动

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点眼病。全国爱眼日当天,由北京眼科学会主办,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等企业支持,来自全国各地30多家医院眼科专家及护理人员组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毯层-视网膜变性,是一组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及色素上皮功能丧失为共同表现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也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该病常起于儿童或少年早期,至青春期症状加重,视野逐渐收缩,至中年或老年,黄斑受累致中心视力减退,甚或严重障碍而失明。亦有少数患者

专家首次建立针对中国人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基因检测方法

  记者近日从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发现,吸烟是导致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高危环境因素,并首次建立了针对中国人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相关基因检测方法,开发了快速检测试剂盒,可检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风险。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所长、转化医院副理事长赵新全介

阿尔茨海默病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在大脑中形成的“老年斑”是AD的典型病理特征之一。  无独有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典型病理特征玻璃膜疣中也存在大量的Aβ。  由于AD和AMD都在老年人群高发,且有共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因此二者的关

亚洲首个干细胞疗法安全性试验

  最近,韩国在退行性眼病患者中开展的临床试验,首次对亚裔人胚胎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检测。这项研究,用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四名黄斑变性患者进行治疗后,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并没有观察到治疗相关的严重副作用(肿瘤生长或其他意想不到的效果)。研究人员在四月三十日的

40多种眼病相关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机制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王雨生教授等,在其所完成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防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课题中,首次发现一种与40多种眼病相关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机制,并根据这一机制原理研制出治疗CNV 的多种有效方法,为临床治疗CNV开辟了新途径。该成果荣获2010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脉

雷珠单抗4大适应症全部进入中国医保目录!

  2019年11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以下简称药品目录)乙类范围。其中,诺华制药眼科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商品名:诺适得®)新增三大适应症被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分别用于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网膜

静态视野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  青光眼早期,中心视野检查出现生理盲点扩大,生理盲点外露,渐渐进展为火焰状盲点,弓形暗点。如果上下弓形暗点互相衔接,可以形成环形暗点。周边视野中早期出现楔形缺损,渐渐鼻侧视野缩小,向心性缩窄,最终导致管状视野,甚至完全消失,因此通过视野、眼底、眼压、前房角等的检查,可以了解青光眼病情进展

应用新型光敏蛋白有望让盲人重见光明

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动物实验中,通过使用新型光敏蛋白,可以将盲小鼠视力提高到相当于人类视力的0.3左右。这意味着,过去被认为患有不治之症的致盲性视网膜眼病患者,有望重见光明。相关研究成果4月1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教授沈吟为通讯作者。这一

日本理研宣布带头开展ips临床研究

  日本生理化学研究所于2013年7月25日宣布,其已经决定带头开展世界首例人工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相关临床研究。目标致力于疑难眼病“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其决议经过在当日召开的理事会议审核后获得了野依良治理事长的许可。   本研究计划于2013年7月19日获得了日本厚生劳动省负责人田村宁

黄斑裂孔的介绍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的组织缺损, 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Knapp和Noyes分别于1869和1871年最早报导了外伤性黄斑区视网膜裂孔,Kuhnt于1900年首次报导非外伤性黄斑裂孔,此后,各种原因的黄斑裂孔相继被认识。该病的患病率不高,约占人群的3.3‰,其中以不

黄斑裂孔的分类

  (1)特发性黄斑裂孔  (2)外伤性黄斑裂孔  (3)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4)继发性黄斑裂孔  2. 根据黄斑裂孔的形态  (1)全层黄斑裂孔  (2)板层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发病机制

  有关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最早期的文献报导认为外伤是黄斑裂孔形成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病例报导的增加,人们发现仅约5%~15%的黄斑裂孔为外伤引起。本世纪初,有作者提出囊样黄斑变性是黄斑裂孔的主要发病原因,也有人认为年龄相关性血管改变导致黄斑萎缩而最终形成黄斑裂孔,但这些观点都不能解释特

近期红眼病高发-专家:注意七细节-远离红眼病

  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近期红眼病在一些地区的集中暴发,大家不必恐慌,红眼病可防可控,做好预防是关键。  据许汴利介绍,红眼病是“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俗称,又叫“火眼”或“红眼”,是人们对具有眼睛发红、结膜充血(或出血)、分泌物增多的急性流行性细

如何抑制感光细胞死亡?

为什么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死亡?这个过程能被抑制吗?国际科学家团队在ICTER的Andrzej Foik博士的参与下进行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开发减缓视力丧失的疗法。视网膜变性是一种具有多种病因的多层面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视网膜疾病的一些病例有遗传基础。因此,引起感光细胞死亡的突变

Graves眼病的诊疗进展

    一、前言    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  GO) 也称浸润性突眼,是一种与自身免疫反应相关的疾病。据统计,Graves病患者中,约50%可出现有临床表现的GO。多数GO呈轻度和自限性,只有约20-30%因影响患者美观、视力及日常生活,需临床

关于药源性眼病的概述

  引起药源性眼病的药物并不少见,其中许多药物是常用的,而药源性眼病仅是药源性疾病家族中的一员。据统计,在临床诊治病人过程中所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中有2/3是药源性的。因此药源性疾病应该与其他疾病一样,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考虑。可以预料,随着新药品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也会越来越多,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格雷夫斯眼病的概述

  格雷夫斯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眼眶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过去命名较多,如甲状腺眼病、甲状腺毒性眼病、内分泌性眼肌病变、内分泌性眼球突出、眼球突出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相关眼眶病、恶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等。Graves于1835年描述了毒性甲状腺

Graves眼病的治疗原则

  Graves眼病是一种常见的与甲状腺相关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其可发生于不同的甲状腺功能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主要表现为眼睑挛缩、眼球突出、球结膜水肿、眶周水肿以及眼球活动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暴露、复视,以及可致失明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 

黄斑裂孔的形态特征

  应与另外2种玻璃体牵引性黄斑病变鉴别。  (1)特发性黄斑前膜:有时合并黄斑裂孔,眼底及OCT检查均可明确诊断。  (2)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常导致黄斑牵引变形、黄斑水肿,有时与黄斑裂孔同时存在。OCT检查可确诊。  (3)板层黄斑裂孔:OCT检查可明确黄斑裂孔是否为全层或板层。  (4)黄斑

黄斑裂孔的病理生理

  黄斑裂孔的临床病理可表现为①黄斑孔大小400~500μm。② 黄斑裂孔周围“脱离”范围达300-500μm。③ 感光细胞发生萎缩。④ 黄斑囊样改变。⑤ 类似于玻璃膜疣的黄色点状沉着物附着于RPE表面。⑥ 出现视网膜前星形细胞膜。

黄斑裂孔的诊断介绍

  诊断要点  自从眼底相干光断层扫描(OCT)问世以来,黄斑孔诊断已无困难。当眼底镜检查发现黄斑区可疑破孔时行OCT扫描即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1. 病因鉴别:需除外特发性黄斑裂孔以外的致病原因,如外伤、炎症、高度近视、囊样黄斑水肿、眼底血管病、变性类疾病、日蚀性视网膜病变等导致的继发性黄斑

黄斑裂孔的病因鉴别

  需除外特发性黄斑裂孔以外的致病原因,如外伤、炎症、高度近视、囊样黄斑水肿、眼底血管病、变性类疾病、日蚀性视网膜病变等导致的继发性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