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环境项目风险被传播放大

杭州“5·10”事件令人们再次反思,环境群体事件为何高发?13日,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发布报告认为,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环境风险在信息传播和社会响应的过程中被放大,而信任缺失是导致风险社会放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介绍,自1996年以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年均增29%。自然之友1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一些公众抗议的环境项目,其真实风险未必有民众感知的那么强烈,甚至有一些是低风险项目。《报告》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低风险项目引发大范围公众关注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现象,是因为环境风险在信息传播和社会响应的过程中被放大。 《报告》认为,信任缺失是导致风险社会放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报告》称,缺乏信任的风险沟通和风险评估,只会助长民众的不信任并放大社会风险。因此《报告》建议,要实现有效的风险沟通,首要的是建立信任,其次才是针对风险信息传播所做的沟通。而如何重建......阅读全文

中科院报告称我国高铁地铁超前建设金融风险巨大

我国公路铁路地铁建设概况  中国交通建设中,高铁、高速公路、地铁等建设“大跃进”,未来还贷压力增大,2015年以后将进入维护高峰期,金融风险巨大。  昨日(3月27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最新研究报告——《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态势》,对交通

5类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分析报告评审会召开

  2016年6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塑料包书膜和书套、空气清新(除臭)剂、厨房油垢清洗剂、逃生绳、LED照明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分析报告专家评审会。来自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日化质检站、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中国消防协会、北京电光源研究所等相关机构的1

报告称PM2.5成我国第四大致死风险因子

  3月31日发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称,2010年,细颗粒物(PM2.5)形式的室外空气污染居全球20个首要致死风险因子第九位,在中国则为第四,排在“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吸烟”之后。   该报告由50个国家、303个机构、488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

沪食药品检验建风险报告制-明确安全信息须及时上报

  今天上午,记者从市食药监局对市人大代表书面意见答复中获悉,本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须建立不合格检品的风险报告制度,为监管部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依据。   去年11月,“速生鸡”事件引发公众对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职能的关注。今年元月,市人大代表厉明提出书面意见建议加强对食品药品检验监督。市食药监局在答复

联合国报告称全球经济明年增长3.1%-但仍面临众多风险

  联合国10日发布的《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15年和2016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1%和3.3%,超出2014年2.6%的增长速度,但未来两年全球经济仍面临众多风险。   报告主要负责人、联合国经济和社会部发展政策分析部主任洪平凡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指

欧盟EFSA发布2013年微生物风险评估交流会议年度报告

  据欧盟食品安全局消息,12月13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了2013年微生物风险评估交流会议年度报告。   EFSA微生物风险评估科学交流会议一年举行两次,分别于2013年4月23-24日在布鲁塞尔及11月19-20日在帕尔马举行,会议就大量微生物风险相关主题进行了讨论,并将由EFSA生

温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报告:常吃油条粉丝薯片小心铝超标

   市民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吗?昨日,温州市疾控中心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我市食品安全总体情况稳定。今年1-7月,市疾控中心联合11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共检测了包括调味品、酒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蛋等样本6305份,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面制品和膨化食

2018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分析报告

摘要:近期,苏州市质监局开展了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本次共采集样品60批次,本地生产企业抽样9批次,市场买样25批次,电商平台买样26批次。合格46批次,合格率为76.7%,存在的主要问题为pH值、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缝纫强力、使用说明(标签)、绳带要求、附件抗拉强力项目不合格

四川省印发《全省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风险研判报告》

   近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全省各地风险研判情况,对当前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形势进行了研判,并印发了《全省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风险研判报告》。要求各地、各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一是高度重视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人

北京两日报告20例本土感染者-续发和隐匿传播风险高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电 (徐婧)4月22日以来,北京累计报告20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初步流调结果提示,目前已隐匿传播了1周,感染者人群多样、活动范围广,目前已涉及学校、旅行团及多个家庭;涉及多条传播链,续发和隐匿传播风险高。  这是记者从23日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4月22日2

电水壶风险监测质量报告让人惊-50元以下多为高锰钢制品

  昨天,不锈钢的电水壶又在朋友圈火了,源于3月17日江苏省质监局发布的电水壶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显示,55.6%的电水壶产品存在使用高锰钢问题,使用时更容易溶出重金属,危害人体健康。3月23日,记者在市区商场、小店铺进行走访调查,带有“304”标识的电水壶价格都在90元以上。业内人士提醒

省质监局发布文具产品风险监测报告-超九成笔芯液苯超标

  新学期伊始,文具产品质量受到很多家长高度关注。昨天,省质监局发布了“2015年文具产品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其中,超九成笔芯液苯超标。  本次监测共购买了100批次文具样品。其中,笔类产品(主要为记号笔、水彩笔)39批次;橡皮31批次;修正类产品(修正液、修正带)30批次。  笔类产品风险监测

澳大利亚蜂蜜含毒报告引争议-通常情况下食用无风险

  近来有研究报告称澳大利亚蜂蜜中的有毒物质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含量较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对此回应说,通常情况下食用相关蜂蜜不会导致健康风险,但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还是应当注意。  学术刊物《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对59份澳大利亚蜂蜜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41份样品中含有吡

ROHS报告是卤素报告吗

ROHS全称是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即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也称2002/95/EC指令。和卤素报告不同。

捕食风险假说

捕食风险假说捕食风险假说(Risk of predation by otherectotherms)认为由于适应的原因,增加幼年个体的死亡率有利于动物在身体体积较小时就提前成熟。这样对经历变温动物捕食作用的个体来说,温度升高可以作为增加捕食风险的一种信号,因此温度升高有利于动物在以牺牲动物个体生长时

再发风险估计

  再发风险(率)又称为复发风险(率)是指曾生育过一个或几个遗传病患儿,再生育该病患儿的概率(机会)。现在这一概念已经扩大到凡有信息可导致一对夫妇生育患儿(包括第一胎)的概率,但这一情况称患病风险较适当。  再发风险一般用百分率(%)或比例(1/2,1/4……)来表示。风险率高低是相对的。一般认为1

风险评估:提升区域环境风险管控水平

  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了《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以下简称《推荐方法》)。《推荐方法》规定了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方法和一般性要求,是指导地方政府组织开展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从而提高政府和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质量,提升区域环境风险管控水平

病例报告

釉珠(enamel pearl)是牙齿发育异常的一种,通常单独发生于磨牙的根分叉处或近釉牙骨质界处,发生率较低。本文报告的病例中,釉珠对称发生于同一患者双侧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部位,实属罕见,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1.病例报告 患者赵某,女,31岁。因“左侧上颌后牙肿痛不适1月余”而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

上海报告3例新冠本土确诊病例-黄浦区一片区列为中风险

  今天下午2时,上海市举行第90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黄浦区副区长左轶梅、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出席,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主持。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在发布会上介绍,1月21日,上海报告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人为56岁男子,1人为该男子的朋友,

吃豆类能降低痛风风险-海鲜则会增加风险

  据外媒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食用黄豆类和荚果类(Legume,包括红豆、绿豆、大豆和豌豆等豆类)食品并不会导致痛风,反而还可能降低患上痛风的风险。而多吃鸡、鱼和虾等肉类和海鲜则会提高患上痛风的风险。   据报道,这项研究是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计划的项目之一,共有超过6万人参与研究。

新西兰学者热议“鲜奶风险”-鲜奶或存健康风险

  新西兰乳品网(NZDN.CO.NZ)6月26日消息:在汉密尔顿的新西兰牛奶质量会议上,梅西大学的食品安全和兽医公共卫生学方面的专家Nigel French对奶农和科学家们表示,喝鲜奶可能带来健康风险,这是因为鲜奶很难不受来自粪便的微生物污染。  French对参加会议的奶农和科学家们解释,确实有

输血会有什么风险?

输血后,有一定比例的受血者,会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或感染传染病。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原先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比如过敏、发热、溶血、心衰等。另外,污染了病原体的血液输入到人体内,则会引起相应的疾病。近年来,对输血传染病已经加强了控制,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一些传染病

什么是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的步骤是:1、资产识别与赋值;2、威胁识别与赋值;3、脆弱性识别与赋值;4、风险值计算;5、被评估单位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防范和化解信息安全风险有杨树、柳树、槐树、榆树、铁桦树等。1、杨树杨树是杨属的植物,全属有约100多种,我国约62种(包括6杂交种),其中分布中国的有57种,引入栽培的约4

降低交叉污染风险

结构和物理设计对于消除秤上的污染风险发挥着关键作用。 如果您的秤表面不适合、存在死角或者螺纹暴露在外,则会增加交叉污染的风险,即使是彻底清洁也是如此。下载卫生设计手册下载符合卫生设计的平台秤白皮书    世界各地的 GMP 准则对于生产卫生的要求都是一致的,规定应当按照目标用途设计设备,防止药品受到

风险评价的方法

介绍一下风险评估的三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重,针对不同的风险识别对象,可灵活运用,或专取一种,或几种组合,主要应考虑其有效性和员工的接受性,最终的目的是准确地识别出所有可能的有价值的风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1 现场观察法: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以查找现场隐患的方

陈君石:风险交流我国实施风险分析薄弱环节

  “我们还能吃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在中国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上表示,“风险交流是我国当前实施风险分析框架的薄弱环节。”   在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做了“风险交流与餐饮健康”的主题演讲。他提到,风险

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风险底数已摸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44.shtm 2020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明确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通过调查,已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

「血沉」报告解析

血沉是一项比较简单、普遍使用的化验项目。血沉的全称是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速度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红细胞间的聚集力大,血沉就快,反之就慢。因此, 临床上常用血沉作为红细胞间聚集性的指标。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某些疾病。凡能引起体内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

原材料风险评估:欧盟将稀土镝列为最高风险

  前不久,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题为《欧盟能源行业低碳经济中的关键金属》的研究报告,对低碳能源技术制造中的原材料供应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发现,有八种金属处于短缺高风险状态。这些风险来自于欧盟对进口的依赖、全球范围不断增长的需求、地缘政治等原因。   该研究报告是基于2011年对战略性能

新风险模型凸显了中国地下水的砷污染风险

  一种新型的预测地下水污染物风险的模型将会为人们节省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并在该过程中凸显出饮用水品质的问题。这一模型目前正在中国投入使用以确定地下水砷污染的扩散。   Luis Rodriguez-Lado博士是该模型设计团队的一名研究人员,他解释说:“由于使用了受到污染的饮用水而导致砷中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