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西兰裁定恒天然为“乌龙门”负责

恒天然肉毒杆菌的“乌龙”事件终于有了一个政府层面的定论。昨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新西兰政府日前发布了浓缩乳清蛋白(WPC)受污染事件的政府调查报告,这一独立的第三方报告指出,恒天然以及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等在去年的肉毒杆菌风波处理中存在多处问题。而这一调查结果也为一直以来苦苦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恒天然赔偿的达能带去福音。 对此,达能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达能对此份报告中所列的调查结果与建议表示欢迎。并声称,恒天然在这一危机中的行为与新西兰食品行业的高标准、严要求相去甚远,理应受到谴责,也希望这会在目前进行中的法律仲裁程序中得到确认。 去年8月,恒天然的乳清蛋白粉原料被指发现肉毒杆菌,引发一次全球性召回行动,但经检验表明这实际上是一场虚惊的食品安全问题,达能称由于召回以及相关影响,该案件去年对达能造成了3.7亿欧元的销售额损失,而恒天然集团只愿负担其中的一部分。 在随后的数月,两家公司进行多次洽谈,但终......阅读全文

新西兰乳业形成一超两强格局 恒天然一家独大

  称霸全球乳业的恒天然公司近日因“质量门”被搞得焦头烂额。很多媒体惊讶地发现,该公司竟大到“身系国运”。根据近几年新西兰乳制品出口数据,该国乳制品年出口额均保持在100亿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4.8元人民币)以上,占其商品年出口额的26%以上,新西兰每年95%以上的奶粉都出口海外。新西兰初级产业

品牌良莠不齐标准执行不严洋奶粉进口将实施严监管

  洋奶粉近期再次卷入“质量门”。《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士处获悉,进口奶粉一直是监管的重点产品,《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将于近日发布实施,该办法将对现行管理要求进行整合,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洋奶粉”大举进

新西兰奶粉含二聚氰胺 涉国内多家乳企

  新西兰乳业巨头陷入“双氰胺门”,引发中国消费者担忧   新西兰官方近日证实,恒天然集团乳制品检测出双氰胺(英文名DCD,也称二聚氰胺)残留。据业内专家透露,中国进口奶粉中有八成是来源于新西兰。尽管该公司表示,这些残留物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由于市面

新西兰首次明确启动政府级别调查

  恒天然指暂未"掉单" 有奶企已"囤粉"万吨应对 中国企业难在短期内大举切换奶源   记者昨日获悉,新西兰国内和恒天然公司"四箭齐发",从不同层面开查本次召回风波,并找出需要问责的对象。其中,该国政府更确认启动部长级别调查。   新西兰向来是乳业大国,并占据中国进口奶粉比例超过八成,记者了解到

恒天然婴儿奶粉遭投毒威胁 中国急令售前检查

   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又摊上事儿了,他们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投毒威胁。新西兰警方10日证实,正在调查这起威胁新西兰奶粉行业食品安全的事件。有匿名者向新西兰农民联合会和知名奶企恒天然乳制品公司发送威胁信件,要求新西兰政府在3月底前下令停止使用杀虫剂1080,否则他们会让新西兰的

南京1名9个月大女婴疑因喝圣元奶粉引发早熟

  核心提示:圣元在2009年的年报显示,圣元优博、优聪和荷兰乳牛三品牌的奶粉原料全部来自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恒天然集团则是此前三鹿的第二大股东。恒天然在声明中说,恒天然是圣元的一家奶粉供应商,公司了解到圣元从新西兰当地购买部分牛奶并从欧洲进口乳清粉。施女士买的圣元奶粉  “看到社区医生在体检卡写下

国务院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做出六项决定

为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 国务院决定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响应 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国新办通报三鹿婴幼儿奶粉安全事故处置情况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 近期,甘肃等地陆续报告多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 。现已初步查明,导致这些婴幼儿患病的主

贴牌奶粉泛滥被有效遏制 115个洋奶粉品牌获准跨过进口门槛

  5月1日施行的注册制,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的洋奶粉新规,成了洋奶粉进口的一道壁垒,未获批的企业和品牌将失去在中国市场角逐的机会。而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国家质检总局公布首批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115个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在业内人士看来,名单的公布是对此前公布的注册批准生产企业的有益补充。

食品安全,宁可“虚惊”不能“放纵”

  恒天然乳品污染事件所引发的"虚惊一场",极具启发意义。这个事件提供了一个样板,也就是面对食品安全事件,企业和政府究竟应该怎么做。   据新华社报道,8月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发布声明,8月初恒天然乳粉污染事件是虚惊一场。最终检测确认,恒天然3批次乳清蛋白粉中的细菌为普通产芽孢梭状芽

食品安全监管升级能否打造安全餐桌

  恒天然乳制品的细菌污染事件给中国人出了道考题:猜猜这次哪个部门站出来?   以前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每每“出事”,总是会沸沸扬扬地闹上一段日子,直到某一个部门站出来——有时是质检部门,有时是卫生部门,此外工商、农业部门也多少有过表态——只是谁也不确定,哪个部门负全责。   

新西兰乳品被证实检出双氰胺 大部分进中国市场

  新西兰乳品检出双氰胺事件追踪  新西兰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 八成进入中国市场  新西兰官方近日证实,恒天然集团乳制品检测出双氰胺(DCD)残留,据称这些残留物不会影响食品安全或导致健康问题。由于市面上多个“洋奶粉”品牌对奶源标注含糊不清,尽管用“100%进口”来模糊奶粉“血统”,但还

恒天然深拓中国业务拟发12.5亿点心债券

  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后遗症”尚未褪去,其与达能之间尚未在法庭上达成一致,其相关产品在华禁令尚未解除,这并不能阻挡这家新西兰乳业巨头的在华步伐。   恒天然集团昨日 (1月21日)宣布,将发行高达12.5亿元人民币“点心债”,且表示筹集的资金肯定用回到中国市场。   从恒天然的表述来看

新西兰乳业巨头承认奶粉有毒物 拒透露供应乳企

  新西兰官方近日证实,恒天然集团乳制品检测出双氰胺(英文名DCD,也称二聚氰胺)残留。据业内专家透露,中国进口奶粉中有八成是来源于新西兰。尽管该公司表示,这些残留物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由于市面上多个“洋奶粉”品牌对奶源标注含糊不清,还是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专家指出,应尽快填补双氰胺的标准,

独立调查建议恒天然进行33整改 客户赔偿再次被忽略

  继9月初恒天然发布肉毒杆菌事件调查报告,承认塑料部件使奶粉受污后,近日,恒天然董事会独立调查报告再度出炉。   调查报告指出,在风波爆发后的头两个星期,政府和恒天然的应对步调并不一致。针对这次风波,调查提出了33项整改建议。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必根思先生表示,该报告涵盖范围广泛,内容深入,

新西兰恒天然董事长就污染乳品事件公开致歉

  惠灵顿消息: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董事长约翰·威尔逊当地时间8日就其乳制品受肉毒杆菌污染事件首度公开道歉,承诺彻查该事件并改进整个行业体系和全球供应链。   波及多国的乳制品安全风波发生5天后,威尔逊于当日召开记者会,代表恒天然集团向“那些任何在过去4、5天来因该事件而焦虑、困惑的父母们、看

恒天然拟购贝因美20%股权 一家独大或成行业威胁

  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经历了去年肉毒杆菌乌龙事件,目前还在被达能起诉,但丝毫未放缓在中国扩张的步伐。昨天,恒天然宣布向中国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贝因美启动要约收购至多20%股权。     发布     恒天然将成贝因美二股东     恒天然和贝因美昨天下午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并未披露此次收

新总理访华道歉 恒天然私企声誉关乎国家信誉

  恒天然私企声誉关乎国家信誉   新总理欲为"毒奶粉"访华道歉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13日表示,在恒天然"毒奶粉"相关政府调查完成后,他将访华亲自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恒天然是一家私人企业,大部分由新西兰乳牛场主所有,但事实上,他们是新西兰经济真正重要的组成部分,信誉恰好在中国文化中是

恒天然称已找到“毒源”将启动对消费者赔偿

  据俄罗斯 《共青团真理报》网站8月10日报道,由于"肉毒杆菌"事件影响,俄罗斯将从昨日(8月12日)起,临时限制进口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供应的一切产品。   除此以外,恒天然大中华区和印度区总裁魏柯文昨日赴北京处理肉毒杆菌事件,其透露目前虽已找到肉毒杆菌毒素的源头,但是未找到其产生的原因。恒天

新西兰官方证实恒天然集团乳品检出双氰胺

  新西兰官方近日证实,恒天然集团乳制品检测出双氰胺(DCD)残留。尽管据称这些残留物不会影响食品安全或导致健康问题,但由于市面上多个“洋奶粉”品牌对奶源标注含糊不清,还是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   新西兰乳业巨头陷入“双氰胺门”   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25日证实,在新西兰出产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

业内称奶粉业整体损失百亿元多美滋雅培等销量受挫

业内称事件致奶粉行业整体损失百亿元   昨日,本报报道了《新西兰称最新检测表明,乳粉污染事件是“虚惊一场”》消息,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已发布声明称,8月初恒天然乳清蛋白粉和婴儿配方奶粉中发现的细菌无“毒”。虽然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似已落下“帷幕”,但涉事各方(包括超市、消费者及奶粉厂家)却未能平静。

恒天然称已找到毒源 将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据俄罗斯媒体8月10日报道,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俄罗斯市场上越来越多地出现受污染的食品,这些食品大多来自外国公司的产品。俄罗斯将从8月12日起,临时限制进口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供应的一切产品。   不久前,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决定从中国、澳大利亚、泰国等7个国家召回1000吨奶制品。产品召回原因为恒天然

水龙头“毒铅门”调查:苏泊尔被指幕后黑手

  拨开喧哗,回到产品本身,究竟各大品牌的水龙头含铅量是否超标,涉事企业能否自证清白,成为时代周报记者关注的焦点。   而记者通过调查发现,9家被曝光的水龙头企业中,虽然大多数企业对外申明自己的产品符合行业标准,但只有高仪、摩恩两家外资企业对记者提供   了详细的检测报告,而其他7家企业则以种种

达能为获赔偿对恒天然启动法律程序 恒天然:积极应诉

  由于去年8月份的恒天然事件,达能与恒天然将对簿公堂。达能1月9日宣布,决定终止与恒天然公司现有的供货合同,同时,在新西兰高等法院启动了法律程序,并在新加坡启动仲裁程序,以期获得相应赔偿。恒天然昨日表示将积极应诉。   终止与恒天然供货合同   达能表示,恒天然“乌龙事件”,说明了恒天然公司在

新西兰发布恒天然事件调查报告 否认监管失灵

  12月11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新西兰贸发局获悉,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部长内森·盖伊和食品安全部长奈凯·凯耶发布了浓缩乳清蛋白受污染事件(即恒天然事件)的第一阶段政府调查报告,并表明新西兰政府原则上接受所有29条建议。   否认监管有问题   "这一阶段的政府调查重点关注了我们的奶品安全系统。

圣元奶源供应商表清白 称激素问题与恒天然无关

激素事件让不少圣元消费者很担忧  称激素问题和恒天然无关  由圣元“早熟门”事件引发的风波,已经牵涉到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度。昨日,作为圣元奶粉主要的奶源供应商之一的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发出声明,表示对供应给圣元的奶粉有100%的信心。  由于早前不少专家均怀疑,可能是奶源被激素污染,恒

为何说肠道微生物是人类的“健康保护伞”?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于机体健康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营养的摄取,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代谢稳态的维持。作为基础医学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在此,我们简要梳理一下近一段时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大家喜欢!  1. Science子刊

产地造假、基粉过期、运输变质、官方护短澳洲问题奶

   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的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中,不合格的进口巴氏杀菌乳全部来自澳大利亚。   中国对境外乳制品企业的监管,更多还是在产品进口环节,对生产环节还无法直接监管。   方兴未艾的澳大利亚乳制品对华出口,陡生了不确定性。   2016年11月4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

达能紧急召回可瑞康批次产品 代购商电话被打爆

  8月3日,新西兰恒天然公告称约有40万吨乳清蛋白原料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受影响的奶粉品牌包括多美滋和新西兰本土品牌可瑞康。昨日中午,达能旗下著名的婴幼儿奶粉生产商NUTRICIA(纽迪希亚)在官网上强调,相关批次并没有检验出污染物质,但是,出于恒天然最新报告的考量,决定对特定批次的产品采取预防性

新希望乳业总裁卷入洋奶粉安全案 称只是自然投资人

   10月24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官网公布一起洋奶粉安全大案。通报称,上海市警方经过为期六个月的侦查,破获一起家族性、组团式、有计划、有分工、带有一定隐蔽性的加工、销售过期烘焙用乳制品重大案件。   封面新闻 (thecover.cn)记者从官方公布案情获悉,涉案过期洋奶粉来自新西兰,

恒天然肉毒杆菌风波的教训警示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员)   恒天然肉毒杆菌风波仍在继续发酵,其教训和警示何在?   对于商务、海关和质检系统而言,其警示在于我们必须继续重视将贸易便利化和商品质检监督、食品安全要求结合起来,既不能牺牲贸易便利化,也不能为了盲目追求贸易便利化而牺牲商品质检监督、食品安全要求。鉴于新西兰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