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化所举办第六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4月25日,由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教育处和研究生会主办、广东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协办的广州地化所“第六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在穗举行。广州地化所副所长夏萍、教育处处长马跃良莅临会议现场并致辞。 本届论坛旨在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促进不同学科、不同实验室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论坛应邀聘请了牛贺才等7位研究员担任评委。报告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围绕论坛主题与现场学子们共同研讨,相互切磋,形成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争鸣。 报告结束后,评委老师对参赛选手进行了详细点评,对获奖选手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专家评委对论坛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希望该学术论坛能够建设成为具有广州地化所特色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为提高该所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本届论坛共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三等奖各4名,以及优秀奖6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梁晓亮荣获特等奖,李红霞、刘春发获一等奖,郭凌川等获二等奖,黄秋鑫......阅读全文

广州地化所等在喜马拉雅东段水系演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是地球上构造活动最强烈、岩石隆升和剥露速率最快(高达10mm/yr)的地区之一,且雅鲁藏布江在此发生急剧的转折(图1)。关于东构造结的快速剥露,一般认为是由印度大陆东北拐角向北挤入欧亚板块的构造作用直接造成。“构造动脉瘤”(tectonic aneurysm)模型(e.g. Ze

地化所高温高压下地壳矿物岩石电导率原位测量获进展

  电导率作为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它对温度、流体、化学成分、部分熔融、氧化还原状态等地球内部条件比较敏感,所以它在解释地球与其他行星内部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热状态、运动、起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地壳,作为固体地球圈层的最外层,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是探索地球深部其他圈层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合成一种新型柱撑蒙脱石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矿物学与成矿学中科院重点实验室朱建喜研究团队合成一种新型柱撑蒙脱石。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微孔介孔材料》上。  柱撑黏土是一种黏土基二维纳米材料,在石油裂解、催化、材料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知黏土矿物片层的电荷量、层间柱子的几何尺

地化所钙华沉积体系氧同位素分馏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钙华作为高分辨率古气候环境重建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第四纪研究者的重视。由于钙华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0.1~20mm/a),使得其重建古气候的分辨率可达年、季尺度。这有利于对突发且持续短的重大气候环境事件(如重大洪水或干旱事件、地震等)和年—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揭露。   然而,利用钙华

广州地化所合作发现PbGeO3立方钙钛矿高压新相

  铅是一种重要的地球化学示踪元素,它在高压下的晶体化学行为决定其在地幔中的赋存方式。Pb2+离子具有6s2价电子结构,这种孤对电子的空间极化效应导致其异于碱土金属离子的晶体化学特征。下地幔主要由碱土金属硅酸盐钙钛矿矿物组成,在这种环境中Pb2+离子能否进入硅酸盐钙钛矿结构中,决定于高压下其空间极化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等揭示天然金刚石形成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上海高压先进科研中心、美国卡内基研究院地球物理实验室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发现了天然金刚石形成的新机制,为了解地幔中碳的赋存形式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研究2月27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然金刚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主要途径包

广州地化所进行原油裂解气油气源对比及资源量评价

  我国南方下古生界海相地层普遍具有埋藏深、热演化程度高的特点,且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早期形成的古油藏大多发生裂解,再经调整改造形成现今的气藏。因此,这类油裂解气藏的气源判识和资源量评价一直是我国南方油气勘探中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高过成熟作用导致原油和烃源岩中的沥青组分已裂解殆尽,常

广州地化所揭示华南岩石圈软流圈衰减结构及构造含义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17_4781308.shtml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衰减现象。相比于速度结构,衰减结构的测量更为困难。远震体波衰减反映了岩石圈-软流圈系统的物性和热结构状态,该信息与其他地球物理信息,如地震波速

广州地化所手性化合物手性选择性代谢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分子不对称现象。拥有相同分子量、分子结构的不同手性异构体在生物体内往往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理活性和毒性。因此,手性也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问题。环境污染物中存在着多种手性化合物,了解不同手性异构体在生物体内的差异性富集、代谢是正确认识和评价相关手性污染物生态风险的基础。

广州地化所与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签署合作协议

  10月26日,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合作协议签约及揭牌仪式在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举行。仪式由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书记张治明主持。广州地化所所长徐义刚、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王少毅共同签署了广州地化所—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合作协议,广州市环保局局长丁红都、广

广州地化所等在海水镁同位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发展,Mg同位素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海水的Mg同位素组成,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凌明星博士、孙卫东研究员与美国阿肯色大学的知名青年学者滕方振博士等人合作,对墨西哥湾40个来自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海

广州地化所研究揭示珠三角大气生物质燃烧颗粒的特性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毕新慧研究员研究团队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从单颗粒层面上研究了珠三角城区大气亚微米颗粒的粒径和化学组成。   该研究采样时间为2010年4月30日到5月22日,共获得696465个颗粒的粒径和正、负谱图信息。根据谱图信息,有141338个颗

地化所等在大米甲基汞汞同位素研究中取得进展

  汞的形态不同,其毒性差异很大。图1.万山汞矿区大米样品甲基汞和无机汞的汞同位素值图2.食用大米甲基汞暴露人群头发汞同位素特征及与食鱼人群对比  甲基汞是毒性最强的汞化合物,具有高神经毒性、肾脏毒性、心血管毒性、生殖毒性和免疫系统效应等毒性。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食用鱼肉和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

广州地化所揭示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特殊球状构造矿石成因

  硫化物熔体从幔源镁铁质岩浆中熔离并富集成矿,是形成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关键。矿石构造对于分析硫化物熔体在岩浆(或者晶粥)中的迁移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球状构造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很少发育,目前只在俄罗斯的Noril’sk矿床、西澳大利亚的Black Swan矿床以及加拿大的Sudbury矿床

携手中科院地化所,揭示轮胎磨损与水源污染“蝴蝶效应”

导 读车辆部件的磨损可能向环境中释放多种化学添加剂,这些化合添加剂对野生动物和人类具有潜在毒性。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岛津分析中心携手合作,研究了华南特大城市广州的水源集水区地下水、地表水和雨水中三唑 (BTR)、苯并噻唑 (BTH) 和对苯二胺 (PPD)的发生、来源和风险。岛津LCMS

广州地化所利用LAICPMS发现氧逸度与斑岩铜矿成矿的关系

  高氧逸度是斑岩铜矿所具有的一个普遍性特征,然而关于氧逸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例如,斑岩铜矿何时氧化、如何获得高氧逸度、为什么大量高氧逸度的岛弧岩石并不能形成斑岩矿床?为什么高氧逸度下俯冲洋壳部分熔融是斑岩铜金矿床成矿的最佳条件?  德兴斑岩铜矿形成于中侏罗时期(~170 Ma),位于江

地化所开发出基于DGT技术测定水体汞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汞(Hg)是全球性污染物,可通过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输,并沉积到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在水生生态系统中,部分汞可转化为甲基汞(MeHg),并在食物链进行富集放大106-107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潜在危害。在天然水体中,游离的Hg2+及其不稳定的络合物是具有生物可利用性且易受甲基

地化所内陆水生系统内源有机质稳定性研究获进展

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气体显著增加,内陆湖泊初级生产增加。因此,内陆湖泊内源有机碳归趋问题对全球碳循环的研究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内陆湖泊的年有机碳固存量高于海洋生态系统。惰性溶解有机物(RDOM)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海水中保存数千年。然而,内陆湖泊初级生产产生的RDOM的归趋

地化所内陆水生系统内源有机质稳定性研究获进展

  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气体显著增加,内陆湖泊初级生产增加。因此,内陆湖泊内源有机碳归趋问题对全球碳循环的研究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内陆湖泊的年有机碳固存量高于海洋生态系统。惰性溶解有机物(RDOM)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海水中保存数千年。然而,内陆湖泊初级生产产生的RDOM的

地化所汞矿区汞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Hg在自然界有7个稳定同位素,分别为196Hg、198Hg、199Hg、200Hg、201Hg、202Hg和204Hg,其质量数变化达4%。近年来,随着新一代多接收器质谱仪(MC-ICP-MS)的开发应用以及新提纯技术的进步,使得高精度测定Hg同位素成为可能。从本世纪初Klaue等

地化所研究对稳定同位素平衡分馏核心基础理论进行修正

  稳定同位素的比率(如18O/16O、13C/12C等)在不同矿物或分子中不一样,之间的差别称为同位素分馏。平衡态下的矿物或分子之间的同位素分馏,可以用来指示物质形成温度和过程的一些信息,是地球化学最重要的基本研究工具之一。有关同位素平衡分馏的核心基础理论,即所谓的“Bigeleis

宁波材料所举行201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

  8月24日上午,宁波材料所201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在E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一批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轻学子走进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和正在筹建的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   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   所长崔平发表了题为《明白选择,坚持选择,快乐学习,成就梦想》

北生所培养研究生的“三个一”

现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受体、揭示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找到男性生殖系统衰老的奥秘、孵化出6个治疗重大疾病的新药研发公司……许多人知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在原创性科研和成果转化上独树一帜,却不知道该所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也可圈可点—— 截至2021年8月

地化所等在宏基因组揭示煤矿来源酸性废水的抗性组特征

 不同种类矿物的开采活动均能产生极端酸性,富含多种重金属和高浓度SO42-的酸性矿山废水(AMD,acid mine drainage)。此前关于AMD的研究集中在极端微生物的代谢特征以及处理工艺开发。金属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共选择理论认为,富含多种重金属的环境可能是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地化所等在国际刊物专题讨论华南中生代成矿作用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研究员和香港大学周美夫教授作为客座主编,在国际矿床学权威刊物Mineralium Deposita上组织专辑,发表地球化学所和国内同行的9篇系列文章,专题讨论了华南陆块中生代的成矿作用。该专辑已于近期出版(Mineralium Deposita, Vol

地化所海洋生态系统污染物来源与成因机制研究获进展

  在日益增长的人类需求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全球范围内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内外项目的联合资助下,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表地球化学研究组的Mostofa博士及其合作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海洋生态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广州地化所研究团队发现新丛粒藻烷类含氧化合物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廖晶和研究员卢鸿团队鉴定出新丛粒藻烷类化合物形成过程中的多个衍生类氧化产物,通过明确部分中间产物的存在,补充完善了该类化合物的后生/沉积成岩演化路径。相关研究于1月、3月发表在《有机地球化学》上。  丛粒藻烷类化合物是富烃油藻—B属丛粒藻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其分

广州地化所揭示微塑料对红树林沉积物硫循环的影响

  微塑料(粒径小于5mm的塑料)是一类在海岸带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新污染物,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红树林湿地是海岸带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全球海岸线的60-75%。受陆地和海洋活动的影响,红树林湿地已成为微塑料重要的汇。红树林湿地微生物丰富多样,驱动着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和能量

广州地化所等发现地球历史大气14C含量变化新成因

  长久以来,地球历史时期大气14C含量的异常变化均被单一归结为宇宙射线强度的变化,如太阳耀斑和超新星爆发等引起的14C含量增加。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领衔的合作研究团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羿和彭子成,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兆峰、凌明星和沈承德,台湾大学沈川洲,中国

中科院地化所加入IIES

  日前,国际环境科学中心(IIES)主任访问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地化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冯新斌代表地化所与IIES正式签约,标志着地化所正式加入IIES。  据介绍,IIES的会员单位包括了全球近二十所顶级高校、研究所,如加拿大Trent大学、中国南京大学、爱丁堡大学、瑞士联邦理工、新加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