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月球会议在京开幕

由国际宇航联合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主办的世界月球会议5月31日在北京开幕,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英国、意大利、印度、日本、韩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59个航天相关领域研究机构与企业以及29所大学、6个非政府组织等航天专家和月球科学家群贤毕至,与东道主中国的同行们共襄这一首次在华举办的世界性月球盛会,共商未来探月发展大计。 本次世界月球会议为期4天,将就科学与探索、生命科学、载人登月等议题进行广泛探讨。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也将其第11届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纳入此次世界月球会议框架下举行,将围绕科学与探索、生命科学、载人月球—火星探测等议题展开研讨。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致辞时表示,中国于2004年启动探月工程,2007年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首次探月成功,只是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的第一步。中国在独立自主发展技术的同时,希望通过国际合作提高月球探测工程水平,实......阅读全文

我国首次承办国际色谱会议

     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化学会、中国色谱学会、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1届大连国际色谱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NISEC)、第30届国际毛细管色谱会议和第4届国际全二维气相色谱研讨会于6月4日-7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隆重召开。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化学会、

国际宇航科学院全球环境影响合作首次国际研讨会举行

    5月29日至30日,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承办的国际宇航科学院全球环境影响合作首次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

科学家开发核燃料电池,让宇航员在月球长期生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367.shtm 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核燃料电池,让宇航员在月球上长期生活。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报道,英国班戈大学设计了一款核燃料电池,可在月球上产生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名为Trisof

走向国际-我国月球科研站等多个任务开放

   11月26日,第十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在京举行。在出席合作周航空航天分论坛时,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高工杨瑞洪介绍,在2020年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任务后,我国将开展火星任务、月球极区探测、月球科研站和月球基地建设、小行星探测等多个空间任务,这些任务都将向国际开放,为国际同行提供载荷

曹晋滨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

  从11月3日召开的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院士日获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曹晋滨教授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基础学部通讯院士,截止今年,国际宇航科学院共有院士和通讯院士1200余名,中国87人,其中我校(北航)共有5人(另四位分别是宇航学院的戚发轫院士、蔡

中国嫦娥六号将搭载10公斤国际载荷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1日在第69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宣布,中国愿意与各国开展航天合作,将在嫦娥六号的轨道器和着陆器上为国际合作伙伴提供10公斤的载荷。  张克俭在当天举行的各国航天局长论坛上介绍说,嫦娥六号将完成中国第二次月球采样返回的任务,目前项目正按计划实施。今年12月

嫦娥四号科学家获世界航天奖

  吴伟仁、于登云、孙泽洲等“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获国际宇航联合会2020“世界航天奖”。这是该奖项70年来首次授予中国航天科学家。目前,“嫦娥四号”创造多个世界第一,是月表工作时间最长的人类探测器。(来源:中国探月工程)  嫦娥四号任务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第一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着陆和

美2024年重返月球或“泡汤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计划在2024年前将宇航员送回月球,但NASA监察长办公室在近日公布的审计报告中称,资金短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技术挑战导致太空服研发工作延迟,美国宇航员2024年重返月球“不可行”。  NASA监察长办公室于2020年8月启动了一项审计工作,以检查国际空间站和

2010国际水泥周会议明日开幕

新天哈瓦那大酒店 2010国际水泥周签到处现场 2010国际水泥周吸引国外企业前来参加   2010国际水泥周将于明日在上海黄浦江畔的新天哈瓦那大酒店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泥行业领导嘉宾、企业代表已陆续报到,并将参加今晚在该酒店举行的“合康变频之夜国际水泥周”欢迎晚宴。在明天的

国际尖端人工智能会议改名

NIPS 的官方网站已被更名为NeurIPS。图片来源:https://nips.cc/Conferences  管理一个主要机器学习会议的委员会决定停止使用通常用于指代该会议的首字母缩略词——NIPS。此前,针对其是否具有冒犯性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  该年度会议的全称为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监管

2014功能材料国际会议

2014功能材料国际会议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nctional Materials (ICFM 2014)  “2014功能材料国际会议暨《功能材料》编、审专家年会”将于2014年9月24-27日在上海隆重召开,也是首次在第七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我国国际会议是否泛滥

实际上重要的、专业性强的国际会议,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高铁专家王梦恕,常常收到一些打着“国际”旗号的会议邀请函,为此深受困扰。   起初,他还会从众多的邀请中,选择一两个与交通相关的会议出席。但久而久之,王梦恕发现,一些所谓的国际会议,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常常

我国拟加强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合作

  今天,以“太阳系探测的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首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科学、技术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推动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影响力。   首届论坛组织委员

美国宇航局邀请公众观看激光射月

  北京时间9月21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上周末,数百名月球爱好者仰望夜空,紧盯着地球这个最近的邻居,但只在一次聚会中,公众才有机会欣赏到美国宇航局如何向月球发射激光。这个聚会地点就在宇航局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戈达德航天中心。  9月18日,戈达德航天中心的激光测距设施向公众敞开大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首次入“龙腹”

  美国航天局日前宣布,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当天打开对接舱门,进入了有史以来与空间站首次对接的商业飞船——“龙”飞船。     此次入舱行动由空间站指令长奥列格·科诺年科和宇航员唐纳德·佩蒂完成。美国东部时间5月26日5时53分(北京时间17时23分),两位宇航员缓缓打开了连接空间站“和谐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将于9月在京召开

  记者从中国科协近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ZAC)将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据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介

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国际宇航科学院()研究中心(中国)5月30日下午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成为继负责会议管理工作的班加罗尔之后,IAA建立的第二个分支机构。新成立的IAA中国研究中心支持学术研究的管理工作,将聚集世界各国的青年学者,不断推进国际宇航事业发展。  IAA主席马德哈万·奈尔博士专门发来视频贺辞,

18名中国专家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7月20日,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公布了2018年院士选举结果,全世界105名科学家入选,其中通讯院士47人,正式院士58人。在105名新入选院士中,美国以23人排名第一,中国18人排名第二,俄罗斯15人排名第三。至此,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正式院士和通讯院士总人数达到112人。  中国18位新当

国际宇航科学院全球环境影响合作首次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空间科技还有很大的潜能没能充分发挥和利用,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有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和部门间协作机制等层面的问题。对此,需要携起手来,群策群力,一同解决。”  5月29日至30日,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全球环境影响合作首次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IAA院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原总经理、国家

上月球种植物,太空花园离我们有多远?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表示,到2030年,人类有望在月球上生活和工作。 外媒评价称,人类重返月球的脚步越来越近,载人登月也备受关注。除了载人登月所需的关键技术,宇航员的健康和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宇航员到了月球上怎么生活?如何拥有源源不断的新鲜食物来源?这将是各国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将要

Pittcon-2010展览会将有来自28个国家的参展商

  Pittsburgh, PA, 2010年2月4日—Pittcon 2010展览会将于3月1日至4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橘郡会议中心举行,届时将会有947位(2月3日数据统计)制造商、分销商展出其实验室科学分析仪器,为工业、高校和政府部门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及解决方案。本次展会将突出强调分析

NASA网站评出其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

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网站最近日前公布了美国宇航局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学成就,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凤凰号圆满完成火星探测任务,以及NASA帮助设计的第四代鲨鱼皮泳衣均上榜。 以下是美宇航局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名单: 1.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移民火星?先赶跑三个“拦路虎”

   在电影《星际穿越》中,宇航员之间也常因意见不合而争执,甚至在外星球上大打出手。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科学家仍在苦苦探求如何保护宇航员不受太空辐射伤害,如何减少太空零重力对他们身体造成的影响,但在近日于伦敦举行的会议上,宇航员面临的社会和心理障碍也成为专家们探讨的焦点。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

阿波罗岩石研究将揭示太阳系秘密

阿波罗17号登月任务收集了岩石样本,科学家希望在明年对这些岩石样本进行研究。图片来源:NASA   明年的某个时候,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美国宇航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研究人员将穿上防护服,戴上手套,进入存放月球岩石的高科技实验室,打开一根自1972年以来一直被密封的金属长管。当时阿波

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揭晓2008年十大航天新闻

中国实现第一次太空行走入选 北京时间12月28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对太空飞行来说,20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见证了很多重大的历史性时刻:世界上最强大的伽马射线望远镜、国际空间站上最大的太空舱、印度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和正好是美国首位宇航员后代的太空游客都被成功送入太空。以下是20

国家航天局:中国正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据11月25日报道,为期3天的2020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25日正在海口进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许洪亮在论坛上表示,后续中国将陆续实施嫦娥六号、七号、八号等任务,同时还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年立项实施,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

国际纳米安全会议在德举行

  在纳米材料不断拓展新用途的今天,关于纳米粒子在活细胞和生物体中的作用,以及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纳米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 11月20日至22日,在德国召开的2013纳米安全会议上,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专家围绕与纳米安全有关的议题进行了交流。   该国际会议(Na

国际沥青资源再生利用会议召开

  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主办,浙江兰亭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国际沥青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高级别咨商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会议就国内已经成熟的沥青资源再生利用模式,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等展开讨论。   近年来,公路运输逐渐呈现出大流量、重荷载的局面,上世纪90年代后建成的公路已进入大面积维修期,还

中国首次举行国际核石墨专家会议

   第十五届国际核石墨专家会议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这也是国际核石墨领域最顶尖的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   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东洋碳素及清华大学、中钢新型等机构的数十名海内外顶尖专家将就石墨反应堆堆芯、新型核石墨材料生产应用等相关科学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工程院

2022年国际室内导航定位会议举行

  9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国际室内定位导航会议(IPIN)在京落幕。本届会议是该会议首次在国内举行。  室内导航定位被称为导航定位的“最后一公里”,涉及交通出行、购物金融、特殊人群关爱、安全生产等多个行业与领域,是近年来导航定位领域关注的热点方向,也是目前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