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正式启动

“我们一定会成功的!”“离开”地球前王跃呐喊出了自己的心声。2010年6月3日14时(莫斯科时间),随着“火星-500”试验舱最后一道舱门缓缓关闭,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6名志愿者正式踏上了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拉开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的帷幕。 6勇士携手出征 “火星-500”试验由俄罗斯联邦航天署、俄罗斯科学院及欧洲航天局等机构联合实施,旨在了解宇航员在未来前往火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为载人火星探测积累经验。此次试验是“火星-500”模拟试验的第三阶段,鉴于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着陆火星到返回地球,需要近500天时间,“火星-500”试验将持续520天。在此期间,6名志愿者的饮食起居将完全模拟太空生活,并体验飞往火星、着陆火星和返回地球的全过程。 据实验组织方俄罗斯生物医学研究所介绍,“火星-500”计划共有6名志愿者参加,分别是中国的王跃、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西......阅读全文

北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成立 尹玉新任所长

  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于6月17日宣告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出席研究所成立大会并题辞"问题导向,学科交叉,克服浮躁,追求原创"。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教授任该所所长。据尹玉新介绍,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

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通过验收

  11月2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验收会议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副省长何权出席会议。验收会由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主持。  验收会听取了苏州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

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成立

  上海转化医学又有新动作,日前,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成立。该所挂靠“中国超声诊断发源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旨在搭起超声学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人员间的桥梁,加快医学成果转化。   超声医学研究所首任理事长为我国著名医院管理专家何梦乔院长,国家百千万优秀学科带头人入选者、第六人

美生物医学研究协会审视研究预算

图片来源:AIDSVACCINE/FLICKR   新年伊始,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再次为过多科学家追逐过少研究经费和学术工作而捶胸顿足。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代表超过12万科学家的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FASEB)表示同意常规解决方案,并增加了一些新内容。   该报告认真检查了常规领域,

美生物医学研究或面临“创新赤字”

  美国白宫日前公布了2018财年(从2017年10月1日开始)联邦政府预算纲要报告,其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遭受重创——2018财年预算只有259亿美元,比2017财年的317亿美元减少了58亿美元,降幅达到18%。由此造成的一系列变化让人忧心忡忡。    NIH下属27个机构或被重组

扫描电镜如何促进生物医学研究

揭示人类耳蜗的变化Rask-Andersen 等人 [1] 的图像证明,人类耳蜗似乎存在变化 。 这些扫描电镜图像揭示了耳蜗在解剖学上的变化,以提高他们的对人工耳蜗植入的认识。[1]研究人员指出,关于人类耳蜗的精细结构的研究,可能会提供对插入和电刺激期间与电极相互作用的耳蜗内组织更好的理解。为了能够

生物医学研究新工具:FLIM-FRET

目前,大多数生物探针都是基于荧光。荧光探针亮度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其浓度。但是,荧光强度不仅受研究对象浓度的影响,还受照明强度、光漂白以及基质吸收和阴影效应等。为了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科学家倾向于优先选择比率染料(ratio-dyes),因为其允许对背景的干扰进行校准。尽管如此,基于荧光强度的测量并不是

生物医学研究类器官芯片的研究进展

现有的生物医学研究模型主要是细胞系模型和动物模型。细胞系模型是简单、经济、最常见的,但单细胞的细胞生长模式的生长模式缺乏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基质间的相互作用,体外培养过程中会丢失细胞的异质性及其在体内的特性,使其无法模拟复杂的三维环境和组织细胞在体内的功能及相关的信号通路。动物模型可以近似于人类生

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微流控技术从材料、设计到下游应用的各种进步,都将在本次微流体会议上一一讨论,尤其是微流控材料、设计、控制相关的新技术、策略和方法,以及微流控技术在生物研究/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从新材料的开发,到计量精度和液体处理控制的改善,微流控技术正循序渐进地飞速发展着。此外,液滴、数字化、离心式和声学微流控技术

生物医学光学技术

  摘 要:随着生物分子光学标记技术的不断进步,光学技术在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研究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医学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手段。本报告首先简要介绍光学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发展概况,然后从基因表达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讨论生物分子光学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阐明基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