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气候法案大打折扣奥巴马誓为其而战

旨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在美国参议院被瓦解,因此参议院多数党(民主党)领袖哈里?雷德(Harry Reid)在7月27日不得不提出了大打折扣的能源和漏油法案,并决定放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性法案。但美国总统奥巴马本周还是对外发誓,他要为气候变化法案而战。 雷德提出的新法案名为《清洁能源工作和石油公司责任法案》,意在发展“绿色”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并确保英国石油公司完全承担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灾难,同时让所有石油巨头发展新技术已应对未来的漏油事件。 与原先的法案草案相比,新法案的目标更为适度,如鼓励重型卡车采用天然气以及发展电动汽车。它的条款还包括,改善漏油应对措施,引入泄露者问责制,以及增加“石油泄漏责任基金”。尽管一些参议员、企业和清洁能源提倡者提出要求,但法案中没有涉及到可再生电力标准。 奥巴马在和国会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会谈结束后表示,标准降低后的能源法案将很快提交给立法者,而且这只是第一步。......阅读全文

“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只是表象

  如果以国家为统计单元算总量,中国是排放大国。但是,从人均水平看,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2007年中国为4.6吨,不足美国的1/4,只有欧盟的1/2。中国努力减排二氧化碳,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90年到2007年,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

中国不靠排放温室气体促发展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的能源需求还会合理增长,但我们绝不能重复发达国家传统的发展道路,也不应靠无约束的排放温室气体来实现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气候变化绿皮书的主编王伟光近日在《2010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棕榈油行业关注温室气体排放

  日前,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的棕榈油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RSPO)上,与会各方就扩大亚洲市场、制定减排标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RSPO一直致力于制定行业规则。在过去两年中,该会议认证了全球每年4500万吨棕榈油中的45%。  印度业内人士已向该国政府建议对生态棕榈油

日本公布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日本环境省4月13日宣布,日本201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换算为二氧化碳约合12.58亿吨,比2009年增加4.2%。   日本环境省称,之前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低迷,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连续几年呈下降趋势。此番重现上升趋势,可能是经济开始走向恢复,工业领域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所致。

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核查温室气体排放

  近日,内蒙古计量院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内蒙古)(以下简称国能中心)历时数月,按期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要求的18家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和报告编制任务,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开展核查工作期间,服务重点排放单位5家,完成23家核查任务。  2016年12月下旬,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通过公开招标竞选核查机构,

加州制订地方标准削减汽车温室气体排放

美国加州三藩市金门大桥上的车流。摄影:罗伯特●加尔布雷特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加州新年一月底制订并通过了更为超前的新标准,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此举将鼓励汽车生产商制造更多的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预计到2025年,加州的道路上将奔驰着大量这样的汽车。  在近日加州大气资

2011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

  美国环保局上周发布了第18份美国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汇(汇编)》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约为67.02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10年减少了1.6%,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了6.9%。但从长期来看,自1990年以来,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在以平均每年0.4%的速度不断增

美官员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惊人”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Todd Stern)称,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但指出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势头仍令人忧心。  斯特恩称,中国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并提高能效,以减慢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这是值得赞扬的,但预计中国温室气体排放还将明显增长,

青藏高原河流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温度低、海拔高,是人们对青藏高原的固有印象。由于这个原因,过去科学家猜测这里的河流也应是“低碳”。但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一项成果表明,青藏高原河流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处于世界中高水平。该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中。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极”,温度低、海拔高

美首次发布温室气体大型排放源数据

  根据全美大型设施及产品供应商日前向美国环保局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发电厂为美国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固定排放源,炼油厂居其次。  其中,二氧化碳在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中所占份额最大,为95%;其次是甲烷,占4%;氧化亚氮和几种氟化气体共占1%。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积聚,被视为造成全球气温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