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全职回国还是做空中飞人焦点人物现身说法

7月22-24日,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第五次年会在北京的清华大学召开。该协会前身为吴瑞协会,会员包括北美3000多位华裔生物学精英。 23日晚上,主题为“海龟和海外华人科学家如何创造双赢局面,推动中国的科技发展”的专题讨论会,从晚上八点一直持续到将近午夜,会场上讨论十分热烈。 本网记者特将讨论会上的主要焦点问题,整理如下: 主持人:鲁白 讨论人: 金力 复旦大学副校长 杨青 辉瑞亚洲研发总裁 吴家睿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副院长 徐冠华 科技部前部长 饶毅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许田 耶鲁大学教授、HHMI研究员 施......阅读全文

中国最年轻院士盘点:比颜宁还开挂的科研人生

  2017年8月1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 已经结束, 共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其中 年仅39岁的清华大学膜蛋白结构生物学家 颜宁在列 ,成为此次年龄最小的候选人。  在今年的初步候选人中  年龄最大的为72岁  年龄最小的为39岁  近些年院士年轻化趋势不断加强  中国当代科研创新

“生命科学大有希望”|第九届吴瑞纪念学会研讨会侧记

  10月14日-15日,第九届吴瑞纪念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李凯等13位博士研究生获颁2017年度吴瑞奖,来自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徐平龙教授获颁2017顾孝诚讲座奖。   “生命科学大有希望”|第九届吴瑞纪念学会研讨会侧记   ►吴虹教

施一公:结构生物学是主流前沿方向

  6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美国科学院、人文与科学院外籍双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应邀在郑州大学“立德树人导师学校”和“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做《科学、艺术与结构生物学》的专题报告。   施一公教授从宇宙与我们的生存环境开篇,为大家展现了众多享誉世界的宇宙之图。施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当今生命

盘点2019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新鲜事

  2019年即将过去,至此年末,生物谷对本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人物及事件进行简要梳理,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屠呦呦、袁隆平先生共获“共和国勋章”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共和国勋章”,并于

2016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名单揭晓

   2016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人员名单揭晓。朱磊等10名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八所海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获此殊荣。我们谨向获奖学生及培养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参与此次奖学金评审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地感谢!  被誉为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最高奖项的吴

中国诺贝尔即将揭晓,明天他(她)们会得大奖吗?

  明天,堪称中国诺贝尔的未来科学大奖即将揭晓。哪些人可能得到这高达100万美元的奖金呢? 知社和您一起梳理一下最有希望的几位科学家,和他们闪耀中国的科研成果。坊间传言其中更有今年诺贝尔奖提名工作。  未来科学大奖于2016年1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共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和“物质科学大奖”两个奖项

6位华人青年学者荣获2016欧洲研究理事会启动基金

  欧洲研究理事会 (ERC) 是欧盟的研究基金组织,旨在支持基础研究,为欧洲的科研人员提供经费保障。启动基金是ERC为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学者特别设立,面向博士毕业后,有2年至7年研究经历的学者。今年,来自42个国家,分布在欧洲23个国家工作的325位青年才俊获得资助,其中包括6位华人学者。  特别

冷冻电镜:正在并将为中国提供广阔的研究“舞台”

  2014年7月28日-30日,“2014冷冻电镜三维分子成像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召开。  冷冻电镜三维分子成像国际研讨会源起于2008年由郭可信先生的学生组织发起的“郭可信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暑期学校”。当时我国在电子显微学领域的

施一公:“一心为公”的学术大师

  就像人类的遗传密码储藏在神秘的DNA中,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的性格、作风也“隐藏”在父亲的生活言行中。父亲给他起名寄予厚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对理科产生兴趣,热心肠地帮助邻里乡亲解决生活困难,带领工厂做技术革新……这一切都在施一公的生命中刻下烙印,更是影响到他如今做科学的准则:育人、为民,一心为

无国界医生主席廖满嫦:尽己所能挽救更多生命

  3月25日晚,“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5~2016”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绚丽揭幕。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和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叶嘉莹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团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无国界医生(国际

Cell学术顾问委员会最新名单:这7位中国学者受邀加入

   近日,《中国科学报》注意到,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官方网站更新了《细胞》(Cell)杂志学术顾问委员会名单。  高福、周琪、王宏伟、黄三文、高彩霞、陈玲玲、张泽民等7位中国科学家入选。加上2013年入选的曹雪涛和邓宏魁,Cell学术顾问委员会已有9位中国学者。目前,该委员会共有11

施一公:优秀的科学家如何成长?

施一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  前言  我从获得博士学位至今已经整整20个春秋,但博士阶段的感受仍然历历在目。我从指导自己独立实验室的第一个博士生到现在也已经17年了,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中已经有11人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里担任独立实验室的PI。他们的成长过程差别极大,性格、能力也各有不同。应

施一公撰文: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

  序:我从获得博士学位至今已经整整16个春秋,但博士阶段的感受仍然历历在目。我从指导自己独立实验室的第一个博士生到现在也已经13年了,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中已经有11人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里担任独立实验室的PI。他们的成长过程差别极大,性格、能力也各有不同。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可以简单地遵循

程开甲院士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中新网3月27日电 1964年10月16日,伴随一声惊天巨响,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的上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展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为中国在决定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抵制霸权等国际事务中争取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话语权和决定权。第一颗原子弹爆

物理学家赵忠贤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世界超导百余年研究史中,在两次高温超导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时刻,赵忠贤带领的团队都“跑”在前列。五十年磨一剑,赵忠贤用一辈子的热爱与坚守,让中国高温超导科研地位跻身国际前列。因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赵忠贤获得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

黄旭华院士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3月20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47年前的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我国仅用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访问北京大学

  9月25日下午,美国杜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访问北京大学,并与北大师生座谈交流。王小凡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评价与机构评估这一主题,分享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他的个人体会。交流会开始前,郝平会见了王小凡。副校长龚旗煌等陪同会见。交流会由学科建设办公室、科学研究部联合举办,学科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获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黄旭华院士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新网中新网3月20日电,3月20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47年前的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我国仅用1

CUSPEA项目40年回望:十年树木今成林

   2019年是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简称CUSPEA)实施40周年。回首40年前,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关心国内年轻人的人才培养,呕心沥血、事必躬亲,克服重重困难,在改革开放初

41位中美华裔学者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近日公布2010年度会员名单,括41位中美华裔(华人)在内的503位学者入选。他们将出席2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年会,并获颁证书和象征杰出贡献的蓝金玫瑰纪念牌

施一公:“大牛”科学家的舍与得

  “人活一口气”成就学术牛人   “三个在膜蛋白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膜转运蛋白和离子通道方面引起国际关注,其中两篇论文发表在《自然》上,一篇论文发表在《科学》上。”说起团队去年取得的科研成果,施一公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与自豪。回国两年即取得了“超过在普林斯顿鼎盛时期”的成果,施一公此前绝没有想到

施一公:“大牛”科学家的舍与得

  “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改变不了我几十年形成的人格和做事方式”    “温总理,您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国大师级人才求贤若渴的心情。但是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就不可能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1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一会议室听取科教文卫体界代表对《

祝贺!13名优秀学子荣获2017年度吴瑞奖学金奖

  2017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人员名单日前揭晓。李凯等13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八所海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获此殊荣。我们谨向获奖学生及培养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参与此次奖学金评审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地感谢!  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最高奖项的吴

王晓东:“体制外”的科研所是怎样神奇的存在

  以研究细胞凋亡著名的中国、美国科学院“双料”院士王晓东,似乎一直习惯将自己隐在媒体聚光灯之外。回国十三年来,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的他,让公众最为“熟知”的形象应该是有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之称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下称“北生所”)创始人兼所长。  这家后来被誉为中国最高效研究所

一周资讯回顾:他用DNA测序技术,让百年肿瘤“变废为宝”

  国内资讯  重磅!《“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发布,基因测序、免疫疗法、AI等“被点名”  5月10日,据科技部官网消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的总体部署,为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产业

饶毅:改革敢担当 科研求趣味

  2007年,饶毅回国,成为北大首位全球公开招聘的院长。2013年,饶毅主动卸任生科院院长,“尽其心,以事天”是饶毅的卸任辞。对于饶毅,公众更熟悉的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在饶毅看来,“担任行政职务要敢于公正做事;从事科学研究要有自己的风格品位”。  “温和的改革派”、“严谨的科学工作者”、“有担当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四地理事长共话华人质谱事业发展

  2010年全国质谱大会暨第三届世界华人质谱研讨会期间,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李金英研究员、美国华人质谱学会(又称北美华人质谱学会)理事长李建军研究员、台湾质谱学会理事长谢建台教授、香港质谱学会原理事长蔡宗苇教授

4地华人共庆10年盛典 第六届世界华人质谱会在美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6月4日,第六届世界华人质谱会(WSMSC)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这是第一次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华人质谱会,并恰逢距2006年在新疆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华人质谱会10周年。会议由美国华人

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ACA举行聚会晚宴

  【分析测试百科.亚特兰大】2011年3月15日,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hinese American Chromatography Association ,CACA)在Pittcon展会期间在亚特兰大的Grand China Restaurant举办了聚会晚宴。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