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1 17:37 原文链接: Nature:在神经元中发现了DNA损伤的“热点”

  在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神经元DNA内积累一种类型的损伤——单链断裂(SSBs)的特定区域。这种SSBs的积累似乎是神经元所特有的,它挑战了人们对DNA损伤的原因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潜在影响的普遍理解。

  神经元(紫色标记)显示出活跃的DNA修复过程(黄色标记)。细胞的DNA本身是用青色标记的(在这张图中,青色和黄色的重叠部分显示为绿色)。图片来源:Ward lab, NINDS

  由于神经元需要大量的氧气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它们会暴露在高水平的自由基中,自由基是一种会破坏细胞内的DNA的有毒化合物。通常情况下,这种损伤是随机发生的。然而,在这项研究中,神经元内部的损伤往往是在DNA的特定区域内发现的,这些区域被称为 "增强子",控制着附近基因的活动。

  像神经元这样完全成熟的细胞并不需要所有的基因在任何时候都处于活跃状态。细胞控制基因活性的一种方式涉及到DNA的特定构件上存在或不存在一种称为甲基基团的化学标签。研究人员通过仔细检查神经元发现,当甲基基团被去除时,会发生大量的SSB,这通常会使该基因变为可被激活状态。

  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解释是,DNA本身的甲基基团被去除后会产生SSB,而一旦出现这种损伤,神经元就有多种修复机制随时准备修复这种损伤。这挑战了人们的普遍认知,即DNA损伤本质上是一个需要预防的过程。相反,至少在神经元中,它是基因开启和关闭的正常过程的一部分。此外,这意味着是修复过程中的缺陷,而不是DNA损伤本身,有可能导致了发育或神经退行性疾病。

  这项研究是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两个实验室之间的合作而实现的:一个由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NINDS)的Michael E. Ward博士运行,另一个由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Andre Nussenzweig博士运行。Nussenzweig博士开发了一种绘制基因组内DNA错误图谱的方法。这种高度敏感的技术需要相当数量的细胞才能有效地工作,而Ward博士的实验室提供了专业技术,可利用从一个人类捐赠者身上提取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生成大量的神经元群体。此外,苏塞克斯大学的Keith Caldecott博士也提供了他在SSBs修复途径方面的专业知识。

  目前,这两个实验室现在正在更仔细地研究逆转神经元SSBs所涉及的修复机制以及与神经元功能障碍和退化的潜在联系。

相关文章

章鱼DNA揭示南极冰盖或将崩溃

科学家一直想知道,西南极冰盖是否是一颗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定时炸弹”。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来自一只生活在南大洋的小型章鱼的DNA新证据表明,西南极冰盖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崩溃。如果人类......

宁波材料所等研发出新型三维DNA工业纳米机器人

v在现代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因可完成高精度自动化操作而成为关键组成部分。纳米级的工业机器人作为创新的制造平台,在处理和生产纳米材料方面颇具应用潜力。然而,制造这种纳米机器人面临技术挑战。此前,科学家提......

大脑里有位GPS“指挥官”

无论是太阳的东升西落,还是城市的东西南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方向、定位目标或是记忆场景,都需要用大脑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忆。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在大脑中发生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

迈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方兴未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时间宣布,批准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而11......

新研究揭示自我中心编码的细胞和亚细胞机制

确定空间信息的表征机制是探讨空间信息处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为学习记忆中空间场景处理原则提供了重要启发。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王成团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

我国学者在神经元糖代谢特征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91523、82073823)等资助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胡刚教授团队在神经元糖代谢特征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神经元胞体主要进行有氧糖酵解代谢以防止氧化......

做“白日梦”时大脑在干什么

当人静静地坐着,突然之间,大脑“出神”,仿佛转向了完全不同的世界,可能是最近的经历,也可能是过往的记忆。事实上,可能只是做了个白日梦。那么,在做白日梦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这是神经科学家们很难回答的问......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完成20年DNA何时实现“随手测”

2003年,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完成,至今已有20年。当年的“大工程”花费38亿美元,而20年后的今天,基因组测序成本已下跌8个“0”,降至不到100美元。降价让很多事情成为可能——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

研究发现“无中生有”的新基因起源机制

生物体的复杂性是由它们的基因编码的,但这些基因从何而来?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解决了围绕小分子RNA基因(microRNA)起源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并描述了一种创......

神经元损伤修复搭“桥”的微型生物机器人

由患者自身细胞构建的“分子医生”能够筛查癌症、修复受损组织、清除血管斑块,是研究人员对未来医学的构想。而美国塔夫茨大学发育生物学家MichaelLevin致力将这种构想变为现实。4年前,Levin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