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博士生胡政在翟巍巍博士和吴仲义教授共同指导下,通过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符云新(Yun-Xin Fu)教授合作,利用群体遗传学理论建立了体细胞的溯祖模型(coalescent model),定量描述了干细胞的不同形式的分裂模式和细胞之间祖先关系树之间的联系,研究首次发现小鼠肠道上皮成体干细胞维持组织平衡的分裂模式是一个随着年龄阶段逐步演化的特征,这也是脊椎动物实体组织第一次观察到上述现象。该发现对于研究包括人在内的高等动物的组织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学术论文已于2月28日在线发表在PLoS Genetics上。

  成体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特定分化潜能的细胞,广泛存在多细胞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并具有维持组织平衡和再生的功能。在稳定的环境中,成体干细胞维持组织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对称的分裂方式,干细胞每次分裂时,一个子细胞仍然维持干细胞状态,而另一个子细胞进入分化状态。这种维持平衡的方式被称为细胞不对称(cell asymmetry)模式;另一种是对称的分裂方式,每次分裂时,干细胞两个子代细胞的命运相同,要不都是干细胞,要不都是分化细胞。当分裂成两个分化细胞的比例和分裂成两个干细胞的比例相同时,群体中干细胞数量仍是平衡的。这样的维持平衡的方式被称为群体不对称(population asymmetry)模式。

图为肠道上皮解剖结构,深绿色代表干细胞,浅绿色代表转化态放大细胞

  以前的研究发现,从无脊椎动物(包括果蝇,线虫)到脊椎动物(包括小鼠和人类),不同的组织所采用的平衡模式既有保守的一方面,也有差异的另一侧面。前期研究发现,无脊椎动物大多采用细胞不对称模式(例如果蝇生殖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而脊椎动物组织更倾向采用群体不对称模式(例如小鼠肠道表皮干细胞,精原干细胞)。这些证据一般来自于干细胞谱系示踪(lineage tracing)的实验方法。由于一般缺少稳健的特定成体干细胞标记物,而且需要构建定点转基因重组体系和长时间示踪,所以该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群体遗传学作为进化生物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为研究细胞群体演化提供了很多理论和方法学的积累。在细胞群体中,干细胞不同的分裂模式会对细胞群体的更新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继而会产生不同形式的细胞之间的祖先关系(genealogical relationship)。这样的祖先关系和人类种群的家谱关系很类似。

  北京基因组所研究人员利用不同年龄小鼠的肠道上皮细胞的单细胞测序数据,通过溯祖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推断。研究发现,年轻小鼠(52天)的肠道干细胞大部分采用第一种细胞不对称模式,而成年小鼠(340天)的肠道干细胞则完全采用是第二种群体不对称方式。该研究第一次发现,成体干细胞维持组织平衡的分裂模式是一个随着年龄阶段逐步演化的特征(见图),这也是脊椎动物实体组织第一次观察到上述现象,对研究脊椎动物组织更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结合了单细胞测序,发育生物学,群体遗传学在内的多门学科,是多学科交叉的一次创新的尝试。

  此研究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微进化过程的多基因作用机制”培育项目、科技部973计划以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的资助和支持。

相关文章

3.19亿年化石保存最古老脊椎动物大脑

近日,科学家通过扫描3.19亿年前的鱼化石,发现了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完整大脑。该大脑及其脑神经约1英寸长,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蓝鳃鱼。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这项最新发现,为摸清当今主要鱼类“鳍鱼”的神经解剖和早......

3亿年前鱼化石中发现最早脊椎动物大脑

一个多世纪前,一块3.19亿年前的鱼化石在英国一煤矿中被发现。它的头骨显微CT扫描图表明,这是迄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最古老脊椎动物大脑。据扫描,该大脑及其脑神经大约有2.5厘米长,属于已经灭绝的早期辐鳍......

海马“脾脏丢失”与“雄性怀孕”演化机制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林强研究员团队取得了“基因单个位点敲除导致整个动物器官丢失”的创新性研究进展,揭示了海马基因tlx1的特异性位点突变(tlx1A208T)调控......

研究称脊椎动物声音通讯或起源于4.07亿年前

中新网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孙自法)包括人在内的脊椎动物使用声音通讯从何而来?一项国际最新研究称,这可能起源于4.07亿年前的共同祖先。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演化研究论......

新研究实现脊椎动物基因组复制的可视化分析

近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卢建国团队成功构建脊椎动物基因组复制数据库DupScan和一站式分析平台,实现了脊椎动物基因组复制的的可视化分析。相关研究发表于NucleicAcidsResearch......

研究揭示海洋鱼类的恒温演化与环境适应机制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研究员林强团队和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大志团队等合作完成的海洋鱼类恒温与环境适应机制解析的最新研究进展,发表在T......

揭示太平洋岩鱼为何能活200多年?

近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对生活在太平洋沿岸水域的近三分之二岩鱼物种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并揭示了导致它们寿命大相径庭的一些基因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太平洋岩鱼是生活在从阿拉斯加到加......

研究阐述V(D)J重排中RAG细胞周期性调控的分子机理

脊椎动物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通过V(D)J重排产生多样化的细胞表面受体来识别外来抗原,参与机体的适应性免疫过程。这些在基因组上串联分布的V、D、J片段两端带有重组信号序列(Recom......

科学家发现脊椎动物胚胎中最早的的免疫反应

脊椎动物的胚胎在形成初期十分脆弱,快速的细胞分裂和环境压力使它们容易发生细胞增殖错乱和凋亡,从而导致胚胎干细胞的死亡,这也被认为是早期胚胎发育失败(不育、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在缺乏专门免疫细胞......

研究揭示脊椎动物“手”的起源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23日发表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一块鱼类化石其胸鳍拥有手指样附体,为理解脊椎动物的手的起源带来了全新线索。这是迄今最完整的希望螈样本,其代表了鱼类向陆地脊椎动物过渡的演化阶段,同时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