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05 17:04 原文链接: 陈列平应共同获奖?诺贝尔奖委员会不公正?

  最近,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公布,奖项同时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医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在国内,这两位科学家却远不如另一位华人科学家陈列平受关注。有人认为,日本科学家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抗体推开了肿瘤免疫研究的大门,但首先迈进大门意识到PD-1能用来对付癌症的却是陈列平。一时间,很多人觉得“陈列平应共同获奖”,“诺贝尔奖委员会不公正”。

  要点速读

  1 诺贝尔评奖有争议,不仅是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评选标准,更因为诺贝奖评选的一些规则“过时了”。

  2 在抱怨之后,更该反思的是,为何陈列平的主要研究成果不是在国内取得的。

  3 陈列平认为,国内科研缺乏原创环境,很多中国科研人员都是在追踪热点研究。中国相关政策亦在鼓励跟进,这可能是方向性错误。

  诺奖评选未来会面临更多争议

  癌症免疫治疗能够取得重大进展,离不开无数科学家的艰辛探索。此次获奖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成就斐然,获奖并无多大争议,在中国的争议主要是华人科学家陈列平是否应获得诺奖。

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

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

  陈列平教授在肿瘤免疫领域的贡献的确得到了国际认可。2017年,陈列平、詹姆斯·艾利森、本庶佑、戈登·弗里曼和阿琳·夏普5位科学家,因在肿瘤免疫领域做出的开创性工作共获沃伦·阿尔珀特奖,陈列平成为继简悦威、屠呦呦之后,第三位获此奖的华人学者。

  此次未获诺奖,不仅国内的同行为他鸣不平,他也不满意——“首先CTLA-4并不是詹姆斯-艾利森发现的……艾利森只是首次将其作用联到癌症治疗方面,而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但是机制并不是他发现的,肿瘤治疗更是与他无关。但这两位在宣传鼓动方面确实胜出我很多……”

陈列平

  诺贝尔文学奖有争议不稀奇,为何诺贝尔科学奖也会有争议呢?这不仅是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评选标准,更因为诺贝奖评选的一些规则“过时了”。

  在科学发展早期,科学家凭借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取得突破性成就,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人即是如此,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科研离不开团队合作——大到需要成千上万科学家合作的科学工程(如阿波罗计划),小到某个具体的科学领域(如细胞免疫治疗),几乎每一项成就都是众多科学家前仆后继,集体协作的结果。到底哪几个人的贡献更大,越来越难分辨。


  而诺贝尔科学奖每项获奖者不会超过3个人,这就需要委员会绞尽脑汁从一个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中选定一位、两位,顶多三位获奖者。一定要找出具体的个人颁奖,诺奖的这种结构性缺陷很容易引发争议。

  在加州大学天文物理学家布莱恩·基亭看来,如此评奖不仅不公,也强化了外界的刻板印象——认为科学是由一两位孤独的天才进行,忽视了背后支持他们的科学网络。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研机构合作的加深,跨领域科研的发展,未来诺奖科学奖的评选,还会有更多“评奖是否公正”,“凭什么他不能得奖”的争议。

  在为陈列平抱不平之后,更该想想他当初回国为何不受待见

  诺奖评选虽有争议,争议主要在于一些人觉得有的科学家也该得奖,不得奖是诺奖的损失。不过,诺贝尔科学奖的中立、公正和权威依然深入人心,一国诺奖得主的数量也是衡量一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

  为本国科学家抱不平容易,国人可以抱怨“少了陈列平一个诺奖”,其他国家的人也可以抱怨少了本国某某科学家一个诺奖。在抱怨之后,更该反思的是,为何陈列平的主要研究成果不是在国内取得的。

  在2017年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后,陈列平曾接受过《知识分子》的采访。他表示,由于肿瘤疫苗在临床治疗的失败,该领域在2000年初处于低潮中。2006年,经过多年筹备,他的抗PD-1/PD-L1抗体药物才在美国开始了I期临床试验。

接受化疗的患儿

接受化疗的患儿

  两年之后,I期临床结果喜人。陈列平本打算在国内尝试开展类似的研究,但国内学术界对此项研究反应冷淡,从他实验室回国的博士后也在经费申请上遇到很大挑战。

  到了2012年,抗 PD-1药物 I/II 期临床试验结束,结果显示抗 PD-1药物对肿瘤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他打算回国组建创新团队,进行大型科学项目转化研究,但十多个评委(一半以上都是院士),没有认可他工作的重要性,结果是申请的经费被砍掉了90%。

  2013年,陈列平终于从母校福建医科大学和当地政府获得了支持,这才建起了自己的实验室。


  陈列平坦言,“在耶鲁大学,我可以建自己心中理想的实验室,做想要做的研究,没有很多行政干预。这一点在国内却有些不同,如果国内科学家这样做,需要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中国科研政策的导向性很强,今年做什么,明年做什么,都已经设计好,否则很难拿到经费。在你被孤立的时候,是否仍能做出新的东西,这需要经受极大的考验。”

  可以想象,如果陈列平一直在国内搞研究,只钻研自己感兴趣,领导却不关注的领域,研究经费可能都没着落,更不要说取得今日的成就了。

  没有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投入再多也没用

  近年来,我国对科研发展非常重视,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从全球看,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虽然也有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但中国在研发上的投入和诺贝尔奖的产出完全不成比例。日本18年18个诺贝奖得主的成就,也让一些人感叹“何时我们才能像日本一样多次获奖”。

  有乐观者认为,一些国家诺贝尔奖得主多,是因为他们之前科研投入的多,科研基础好。人家的科学家在十米跳台上搞创新,我们自然比不过,但只要保持定力,持续投入,过些年我们高校中的科研机构,也会跟下饺子一样产生诺贝尔奖得主。


  钱花到位了,就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吗?恐怕不一定。要知道,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重大发现或者原创成果,需要的是以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为单位的反复探索、纠错,然后才可能完善。

  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由政府主导,“没有等待的耐心”,其实把科研当成政绩一样考核,本身就缺乏科学性。

  正如陈列平所说,国内科研缺乏原创环境,很多中国科研人员都是在追踪热点研究。中国相关政策亦在鼓励跟进,这可能是方向性错误。

  如果说诺奖评选引发争议是遇到了科研发展中的新问题,那我国的科研评价还有不少基础性问题待解——科研的行政导向有必要,但朝向哪里,怎么做,科学家也要有发言权。毕竟,一旦方向错了,投入再多,也不会有多少原创性产出,更不要说诺奖级的创新。

相关文章

2024标记免疫分析学术峰会分会场:聚焦IVD分析技术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2024年4月18日-20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峰会”在湖北襄阳盛大召开。本届学术峰会以“精准诊断、维护健康”为主题,邀......

2024年标记免疫分析峰会盛大开幕,大咖齐聚襄阳共话IVD前沿技术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峰会开幕2024年4月18日-20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峰会”在湖......

标记免疫分析2024学术峰会新品发布会—集成、智能、自动化

2024年4月18日,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峰会在湖北襄阳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体外诊断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关注“精准诊断、维护健康”这一主题,......

一片特殊角膜让两人重获光明

今年的清明节对小汪(化名)而言格外特殊。除了缅怀已故亲人,他还特别思念一位对他极为重要的陌生人。小汪患有圆锥角膜,不久前在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这次手术使他重获光明,得以继续学业,而......

上海免疫与感染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展学术交流。上海免疫与感染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双方围......

生物物理所揭示抗病毒记忆B细胞的表观遗传记忆

记忆B细胞(MemB)是除长寿浆细胞外的体液免疫记忆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机体形成长期免疫保护的细胞基础。免疫记忆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抗原受体经过体细胞V(D)J基因重排,对抗......

天津大学针对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取得新突破

日前,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英才副教授吕春婉团队成功研发新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药物,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纳米》。结直肠癌潜伏期长、死亡率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在诸多疗法中,免疫疗法被认为......

研究发现气候变暖条件下肠道菌群调节可增强蜥蜴的免疫能力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构成威胁,如物种的存活率下降、病原体的流行增加以及物种灭绝的风险提高。变温动物受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成为气候变化过程中最受胁的类群之一。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影响物种......

刚刚!诺奖得主涉嫌造假又被撤稿还有52篇论文P图造假

201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联合授予WilliamG.KaelinJr、SirPeterJ.Ratcliffe和GreggL.Semenza,以表彰他们“对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发现”。近期,Gr......

应激诱发仔猪肌肉生长阻滞分子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免疫应激普遍存在于断奶仔猪饲养环节,会导致仔猪肌肉蛋白质降解和生长阻滞,最终严重影响肥育阶段产肉率和肉品质,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缓解仔猪免疫应激是当前养猪生产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