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31 12:35 原文链接: 充满差异的单细胞蛋白表达

哈佛大学谢晓亮小组的最新研究结构显示,蛋白的数量(绿色)与mRNA的数量(红色)在各个细胞中有很大差异。

  科学家们近日首次实现了对物种在整个表达谱范围内的蛋白表达噪声测量。该项成果是单分子技术与系统生物学交互融合的典范,预示了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时代的来临。

  在基因表达研究领域,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在同等条件下磨碎大量细胞,然后测量基因产物的数量,例如mRNA和蛋白。然而最近的研究却发现,看起来完全相同的单个细胞实际上表达水平完全是随机的,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科学家称之为“噪音”。科学家们在研究单细胞生物体的“噪音”时发现,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细胞其行为也是完全不同的。测量不同生物体内的蛋白表达噪音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生命的演化和功能。

  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谢晓亮小组最新的研究成果将该领域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7月30日最新一期美国《科学》发表了题为《大肠杆菌蛋白组及转录物单分子水平测量》的论文,报道了大肠杆菌的1018个基因在单个细胞内的绝对表达数以及各个细胞间的差异,这些基因占了大肠杆菌全基因组的四分之一左右。他们还同时测量了其中137个大量表达的基因的mRNA分子数量。

  尽管在同基因组细菌群的细胞中,蛋白和mRNA拷贝数差异巨大,不过通常数量较小,难以在单分子水平上检测。谢晓亮小组的研究人员利用自己搭建的一套全新的大肠杆菌黄色荧光蛋白融合库,成功地实现了单个细胞内在单分子水平对整个表达谱范围内的蛋白和mRNA的定量分析。

  该项研究有两个惊人的发现。首先,20%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很低,小于每个细胞一个分子。研究人员发现当表达水平较低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蛋白分布均可用两个参数的伽玛分布来描述,也就是mRNA的转录速率和每个mRNA分子表达为蛋白质的数量。而当表达水平较高的时候,分布图被其他的外部噪音所充斥。

  作者的另一重要发现是,单细胞中某基因在某一时刻的mRNA表达拷贝数与其蛋白表达拷贝数无关,由此可见,单个细胞中的蛋白组分析与转录物分析是没有关联的。由于细胞中某些功能基因的蛋白质和绝大多数mRNA 的拷贝数都相当低,这项研究成果提供的方法将大大促进科学家对基因随机表达和调控的理解。

  这种关联性缺失的一个原因是mR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在细胞内的寿命长短不同。mRNA 只存在几分钟,而蛋白质分子可以存在数个小时,大大超过细胞周期。此外,对很多细胞而言,一些蛋白的唯一来源来自于母细胞,而mRNA只是偶尔产生。这就导致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些蛋白质分子分配不均衡,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同样存在。

  同一期《科学》杂志还发表了美国新泽西医学与口腔学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Sanjay Tyagi的评论文章,文章标题是“Genomics: E. coli, What a Noisy Bug”。评论认为,弄清楚大肠杆菌全基因组中相当一部分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差异性后,下一步可以做的就是研究噪音是如何随着基因表达通道传递的,在这个传递过程中一个蛋白的数量可以影响到另一个蛋白的表达。另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是探索细胞是如何调节那些需要同步协作的蛋白质表达。科学家还可以通过研究其他相关生物体的全基因组表达,或者同一个生命体在不同条件下(例如在焦虑的时候或者衰老过程中)的表达谱,来确定噪音仅仅限制了基因表达,还是对进化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介绍

  谢晓亮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博士学位,1990至1992年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至1999年担任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资深科学家,1999年转至哈佛大学任教至今。谢晓亮教授是世界知名生物物理化学家,现任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Mallinckrodt Professor of Chemistry),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长江特聘讲座教授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客座教授。

  谢晓亮教授是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和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工作对于深入理解酶反应动力学及活细胞中的基因调控奠定了基础。谢晓亮教授2008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并获得德国雷宾赫应用激光技术奖,2009年获得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化学奖。谢晓亮教授还是美国物理学会Fellow,美国生物物理学会Fellow,美国科学促进会Fellow,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座教授。2010年,谢晓亮教授在北京大学创建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

相关文章

新型脂质系统可以减少mRNA疫苗的副作用

新的脂质输送系统旨在提高效力和减少副作用。正如任何营养师都会告诉你的那样,有些脂肪是有益的,在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两种COVID-19疫苗中发现的小脂质球也是如此。这些被称为脂质纳米粒(LNPs)的微小......

疫苗进入mRNA时代:解密“运载火箭”核酸脂质纳米粒

近段时间,新冠病毒南非变种奥密克戎来势汹汹,针对这种变异病毒的疫苗开发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其中颇受关注的当属mRNA疫苗。一些知名制药企业表示可以迅速针对新变种调整mRNA疫苗,在100天内即可交付首批......

mRNA工艺技术平台之mRNA制剂

mRNA疫苗或药物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质粒DNA原液制备、mRNA原液制备、mRNA制剂制备三个阶段。本文讨论第三阶段的工艺平台,也是当前挑战最大的环节。关键的制剂技术突破解决了mRNA的成药性问题,......

mRNA疫苗兴起,多家领域巨头完成最高3亿融资

新冠疫情将核酸药物mRNA疫苗推上风口浪尖,资本助力国内相关企业快速跟进。核酸药物领域因此成为近两年增长最快的生物医药细分领域。mRNA疫苗在疫情中出色的表现吸引了大量投资人的关注,同时也带动整体细分......

疫苗用mRNA递送系统性能的决定因素

mRNA递送系统性能的决定因素是多因素且相互作用的,包括:(1)它们递送到适当细胞并有效释放mRNA到细胞质翻译机制的效力或能力;(2)它们的佐剂性,可增强免疫应答;(3)将注射部位过度炎症或全身分布......

7.8亿美元|默克收购LNP界专家,开拓mRNA市场新领域

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公司已签署最终协议,以约7.8亿美元现金收购生物制药合同开发和制造组织(CDMO)的Exelead。Exelead专注于复杂的注射制剂,包括基于脂质纳米颗粒(LNP)的药物递送技术,......

Nature子刊:董一洲团队开发仿生纳米颗粒递送mRNA

针对T细胞共刺激受体的抗体目前已被开发用来激活T细胞免疫,并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应用。然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往往缺乏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这可能阻碍抗体介导的免疫治疗。癌症免疫治疗包括多种刺激抗肿瘤免疫反应......

LNP,大成功:KNAUER荣获柏林勃兰登堡大学创新奖!

KNAUER中国总代理:北京绿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KNAUER中国区总代理商,全权负责KNAUER的销售、技术及售后服务工作。售后服务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KNAUER研发生产的碰撞喷射......

利用新冠疫苗平台技术实验性mRNA艾滋病疫苗前景看好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学家表示,一种基于mRNA的实验性HIV疫苗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显示出希望。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该项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疫苗是安全的,并能引发针对H......

mRNA细胞溶质传递的病毒模拟细胞膜涂层纳米颗粒的研发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给药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纳米药物的一大挑战是细胞摄取药物后有效的内体逃逸,因为大多数药物载荷需定位于除内体外的亚细胞结构后发挥活性,而病毒可以通过内吞作用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