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06 11:25 原文链接: Science发文:纳米管版“俄罗斯套娃”

  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研究热门领域。过去十数年中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是石墨烯和其他二维材料形成的异质结构,称为范德华异质结构。2013年,Nature上对相关领域的一篇综述如今引用已经超过5600,其研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图片.png

图1. 火爆的范德华异质结构研究。图片于2020年2月3日截取自Google Scholar

  这些范德华异质结构的研究就是将原子层厚的二维材料按照特定的顺序组装起来,再研究它们性质。由于它们往往具有新颖的电学、光学等方面的特性,因而也成为顶刊的常客。近期,东京大学的Shigeo Maruyama教授和Rong Xiang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带领的团队另辟蹊径,制备了纳米管构成的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并初步探究了它们的性质,相关成果发表在的Science 上。

图片.png

图2. 二维和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的示意图。图片来源:Science

  最初,研究人员在单壁碳纳米管(SWCNT)外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氮化硼。在像差校正高分辨电镜下可以清晰的看到在SWCNT外嵌套了一层纳米管,通过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可以确认为氮化硼纳米管(BNNT)。

图片.png

图3. 在SWCNT上生长出BNNT。其中D为像差校正HRTEM,F为EELS分析。图片来源:Science

  此前就已经有理论研究对这类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同轴纳米管)进行了分析,但实验验证却一直无法实现,因为制备出来的同轴纳米管往往都是无定形的。东京大学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他们通过电子衍射(ED)等表征证实,制备出的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具有单晶结构(图4C)。根据这些结果,他们认为氮化硼是以SWCNT为模板从纳米管的一端开始生长。

图片.png

图4. 对SWCNT-BNNT范德华异质结构的结构表征。原子模型(A);TEM(B);实验和模拟的电子衍射图案(C)以及对纳米管手性的分析(D)。图片来源:Science

  从大量的电子衍射结果中,研究人员还发现SWCNT和BNNT之间的手性相关性不大(图4D)。这表明,除了六方氮化硼外,其他二维材料(如二硫化钼MoS2)也可以生长在SWCNT上。经过条件优化,研究人员成功在SWCNT上生长了单晶单臂MoS2纳米管,并发现生长MoS2纳米管要求作为模板的SWCNT直径不能低于3 nm。结合理论分析,他们指出,这是由于单层MoS2就包含3个原子层,形成直径很小的纳米管需要克服巨大的应变能。

图片.png

图5. SWCNT-MoS2纳米管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的表征。其中D为MoS2纳米管直径和应变能的关系。图片来源:Science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尝试在SWCNT上依次生长BNNT和MoS2纳米管,形成更为复杂、类似“俄罗斯套娃”的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从EELS和ED中都可以确认获得了目标结构,甚至在肉眼下都能直接分辨出它们的差异(图6F)。

图片.png

图6. SWCNT-BNNT-MoS2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 其中D为HAADF下的EELS分析,E为电子衍射结果。图片来源:Science

  此外,研究人员还初步探究了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在光学、热学和电子学方面的性质,特别是SWCNT-BNNT。和原始的SWCNT-BNNT相比,嵌套BNNT并没有造成光学性质上的显著差异(图7A&B),其制备出的场效应晶体管性能上也和SWCNT相当(图7D-F)。这些都表明生长BNNT的过程不会对SWCNT的结构造成破坏。但外层的BNNT能显著提升SWCNT在氧化气氛下的热稳定性(图7C),并且,随着BNNT层数的增加,SWCNT中电子的隧穿能力指数下降(图7G-I).

图片.png

图7. SWCNT-BNNT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在光学(A和B)、热学(C)和电子学(D-I)方面的性质。图片来源:Science

  对于SWCNT-BNNT-MoS2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的性质,研究人员也进行初步研究,并发现相隔着数层BNNT,SWCNT和MoS2纳米管之间存在电子耦合。

  考虑到现有的二维材料种类繁多,以及范德华异质结构本身又具有多样的排列组合方式,未来将会有更多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被报道出来,它们的性质也会得到更充分的挖掘。从Maruyama-Chiashi课题组网站上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对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的性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期待后续的精彩故事。

图片.png

图8. 该团队的后续工作已经投稿。图片于2020年2月3日截取自Maruyama-Chiashi课题组网站


相关文章

2023年张锋团队发表4篇Nature,Science及Cell

RNA引导系统利用引导RNA和靶核酸序列之间的互补性来识别遗传元件,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生物过程中都起着核心作用。例如,原核CRISPR-Cas系统为细菌和古细菌提供了对外来遗传因子的适应性免疫。C......

再次组织Science专刊!张国捷:只认第一单位阻碍交叉合作

13年前,博士毕业不久的张国捷胡子拉碴、风尘仆仆,在丹麦、英国、德国、西班牙、美国满世界跑。为了发起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他“游说”科研团队跟他合作。同事惊叹于他练就了去任何地方不用倒时差的本事。张国捷......

Science:何时吃比吃得少更重要!在适当时间进食可延寿

一直以来,延年益寿是大多数人的诉求。但实际上,长寿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少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禁食(Fasting)是实现老年保护的有效干预措施,在多种动物中均被证实可以延长寿命,并预防或延......

2023年4月Science期刊精华整理

2023年4月份即将结束,4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1.Science:开发出基于强化学习的蛋白结构设计方法doi:10.1126/scien......

闻闻就瘦?iScience:伴侣独特的气味抗衰减重、延长寿命8%!

过往的多项研究都曾关注过伴侣的气味对于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如伴侣身上的气味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睡眠质量。良好的亲密关系在不知不觉中,为双方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帮助和积极作用。有意思的是,留有伴侣独特......

此类型文章即将成为历史!Science明确表示不再发表!

近期,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发表了一篇题为"Energyin2023"的文章,文章中提到2023年Science期刊对编辑政策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包括决定终止较短的Repo......

今年杀疯了!张锋团队接连发表Science、Nature和Cell

non-LTR逆转录转座子,或LongInterspersedNuclearElements(LINEs),是一类丰富的真核转座子,通过靶启动逆转录(TPRT)插入基因组。在TPRT过程中,一个目标D......

2023年3月Science期刊精华

2023年3月份即将结束,3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1.Science:利用新方法破解药物诱导的蛋白翻译后修饰doi:10.1126/scie......

他36岁读博,61岁发Science封面论文,中学生也能懂

100年前,德国动物学家、行为生态学创始人卡尔•冯•弗里希发现采集蜂在回巢时候,会以“8字舞”的方式运动,从而向其他蜜蜂传递蜜源的消息。1973年,弗里希因为一系列有关蜜蜂“舞蹈语言”的发现,获得了诺......

3位青年登《科学》,他们感谢曾经历的科研挫折

一次次失败会给科研工作者带来致命的打击,但也让他们正确认识到某条道路走不通。这就像爱迪生测试了约1600种材料才最终研制出电灯,此前成千上万次失败的意义在于,证明了之前的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在挫折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