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0 17:21 原文链接: ctDNA较常规循环DNA更短,助力液体活检技术

  理解循环肿瘤DNA和正常游离DNA在其长度上的区别或许会促进能从患者血液中检测出肿瘤DNA的液体活检技术。

  能够从血液中发现和诊断癌症,并且可以监测癌症复发性或是评估治疗效果的反馈——液体活检,这项技术一直以来因受监测灵敏性而被制约它的发展。7月18日,来自犹他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LOS Genetics》上发表的报告称,对比源于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DNA片段,前者趋向于较短的长度,这一个特点若能够善加运用则可以促进液体活检技术的开发。

  “这个性质使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样本中的极低剂量的肿瘤源循环DNA,检测到实体瘤的存在,”文章第一作者,来自犹他大学的Hunter Underhill称。

  Underhill及其同事在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的动物模型实验中注意到循环肿瘤细胞和常规细胞在DNA上的不同。在研究过程中,将人类GBM干细胞样系植入小鼠脑部后,在小鼠体内发现了人类ctDNA;研究人员注意到人类肿瘤和正常小鼠DNA在型态上的区别:人类ctDNA的长度一般为134个碱基对,而小鼠游离DNA(cfDNA)长度为167个碱基对。

  要确定这个特性,需要进行后续其他类型细胞的植入实验。类似地,研究人员从植入人类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细胞的小鼠体内发现了人类ctDNA与小鼠cfDNA片段大小的不同。这个实验证明了肿瘤细胞DNA的特性不仅仅局限于恶性胶质瘤,而是ctDNA的共同特性。

  为了确认该特性是否是仅仅局限于动物模型中,Underhill团队大量调研并对比了黑色素瘤患者和健康成人体内的循环DNA。通过显微测密术,他们发现黑色素瘤患者的DNA片段普遍地更加短小。

  对比健康人群,来自黑色素瘤患者的DNA片段较短,约20个碱基对;不仅如此,黑色素瘤患者血液中的cfDNA水平更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者还在黑色素瘤患者中发现其cfDNA的BRAF V600E等位基因呈现的周期性有所提高。

  在一个由15位肺癌患者和9位健康成人组成的群组中,不论是通过显微测密术还是测序,来自肺癌患者的cfDNA较正常对照更短。例如,研究人员使用基因捕获法结合测序,发现含有EGFR T790M突变的基因片段更短。

  为了确认短DNA片段的发现是否能等同于肿瘤DNA的发现。Underhill团队对比了来自于EGFR T790M突变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的游离DNA测序文库。在3/4的肺癌患者样本中发现,当某个DNA片段比全样本片段的平均长度短20到50个碱基对时,该片段中等位基因的突变率提升了2.5倍到9.1倍。

  调研人员认为,准确筛查短cfDNA技术的出现能帮助相关的检测工作,如部分等位基因突变、肿瘤早期筛查等。

  Underhill补充,“检测的精度十分重要,这关乎癌症可被成功地检测与否。”但是,他同时也提及,该特性的形成机制至今依旧还未清晰。

相关文章

DNA重组广泛存在人类基因组中并与发育和疾病有关

科技日报北京7月26日电(记者张梦然)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科学中心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发现,在人类每个细胞的基因组中,重复数百万次的特定基因组序列重组普遍存在于正常细胞和疾病状态的细胞中。确定......

首个DNA材料制成的纳米马达面世有望用于驱动化学反应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成功使用DNA折叠法制造出了一款分子马达。这种由遗传物质制成的新型纳米马达可以自我组装并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可以开关,还能通过......

长期被人们忽视的DNA重组对于了解人体疾病至关重要

科技日报北京7月26日电(记者张梦然)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科学中心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发现,在人类每个细胞的基因组中,重复数百万次的特定基因组序列重组普遍存在于正常细胞和疾病状态的细胞中。确定......

DNA重组广泛存在人类基因组中

科技日报北京7月26日电(记者张梦然)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科学中心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发现,在人类每个细胞的基因组中,重复数百万次的特定基因组序列重组普遍存在于正常细胞和疾病状态的细胞中。确定......

新液体活检技术有望精准监测癌症

科技日报记者刘霞实习生乔宇彤美国科学家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使用伴侣蛋白作为血液中癌细胞的新标记物,更清晰地观察到了癌症的扩散情况。通过使用这种新标记物,科学家们能够在......

Nature:首个使用DNA折叠法制造的分子马达问世!

7月25日消息,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于近日发表论文称,科学家在首次成功使用DNA折叠法制造出了一款分子马达。这种由遗传物质制成的新型纳米马达可以自我组装并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可以开关,还能通过施加电场控......

能做工的DNA分子马达面世

一项7月20日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物理学家用DNA链构建了一个分子级马达,并可通过“拧紧”DNA“弹簧”来储存能量。该技术为旨在寻找合成化学和药物递送等领域应用的“DNA折纸术”提供了新技巧。研究......

《Cell》付巧妹:细数古DNA技术发展史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付巧妹领导的研究人员利用古DNA(aDNA)技术,挖掘出了古人类,尤其是东亚古人类的历史。作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研究人员重建了两个已经灭绝的古人类......

古DNA技术如何“浪里淘金”

重建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全基因组、绘制全球人群迁徙交流历史、挖掘最古老东亚现代人“田园人”的遗传结构、揭示东亚人群末次盛冰期前后适应性基因的变化、追溯中国南北方人群格局的形成、溯源......

人造分子马达——“DNA折纸”的标志牌

物理学家已经完全用DNA链建造了一个分子尺度的马达,并通过缠绕DNA“弹簧”来存储能量。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HendrikDietz说,这不是第一个DNA纳米马达,但它“肯定是第一个真正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