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2 15:50 原文链接: 蛋白质工程技术助力探索离子通道激活机制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王友军课题组及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Yubin Zhou课题组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巧妙地实现了膜蛋白在亚细胞器和质膜之间定位的切换,为研究细胞器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和新的思路。基于此方法,本文的一作郑思思、马国林、何涟“驱使”内质网定位蛋白STIM(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转位到质膜上,并进一步鉴定出了STIM蛋白上的一个关键位点,实现了STIM 同源蛋白STIM1和STIM2之间功能的“一键”(单点突变)互换,从而阐明了STIM1和STIM2不同的分子特性及激活机制。该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determinants that govern distinct STIM2 activation dynamics”以长文形式发表于PLOS Biology。

  钙库操纵的钙内流(Store-operated Ca2+ entry, SOCE) 是动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钙信号产生和钙稳态维持机制,SOCE异常与免疫系统、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SOCE是由内质网上的STIM蛋白和质膜上ORAI 钙离子通道蛋白所共同介导的,因此揭示STIM激活和调控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质网腔内钙离子浓度降低所导致的Ca2+从STIM钙结合功能域(EF-SAM)的解离,是SOCE激活的最初事件。因而对内质网钙感受器STIM蛋白钙亲和力的准确测定,是阐明其激活分子机制的关键。但由于STIM EF-SAM 区域位于难于测量和操纵的内质网腔内,十多年来领域内对STIM1和STIM2的钙亲和力大小一直有争议。

图片.png

  王友军与Yubin Zhou两个课题组协同合作,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原本内质网定位的STIM蛋白翻转移位到了质膜上,STIM依然保持了相应Ca2+感应的功能,但是其EF-SAM区从难以操纵的内质网腔内转移到可以方便而精准调控钙浓度的细胞外。运用这一原创的质膜定位的STIM,结合两个课题组之前发展的FRET纳米探针原位实时监测STIM激活的技术[1],研究者得以准确测定STIM蛋白在质膜上时的钙亲和力。结果表明STIM1 和STIM2的钙亲和力都比之前报道的偏低,暗示内质网腔内可能存在未知的调控STIM的细胞因子,从而为后续研究指出新的方向。

  SOCE激活的关键是STIM EF-SAM区在脱去Ca2+后,通过进一步的构象变化将内质网钙水平降低的信息跨膜传导至胞浆。本文作者利用原创的纳米探针,揭示了STIM蛋白是如何将内质网内的信号经过STIM跨膜区域传导至胞浆区域、打破胞浆区域的自我抑制, 而使结合ORAI 的区域 (SOAR) 暴露出来[1]。SOAR 区会介导STIM1多聚,进而桥连内质网和质膜。基于上述纳米工具,研究者对合作发现的一个新内质网膜蛋白STIMATE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其辅助STIM1激活的分子机制[2]。SOCE的产生最终需要STIM胞浆部分的SOAR结合,并打开质膜上的Orai1钙离子通道。

  虽然之前的工作[3]表明STIM2胞浆区结合并激活Orai1的能力远较STIM1弱,但相关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所合成的一系列SOAR1-SOAR2嵌合体,鉴定出了决定SOAR1 和SOAR2差异性结合(PLOS Biology, 2018)及激活[4] ORAI1的关键位点, 从而阐明了SOCE被STIM特异性激活的关键分子机制。

  这一系列工作不仅系统地回答了SOCE调控及激活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还为治疗SOCE相关疾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本研究受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C-31471279和NSFC-31671492、青年千人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7STUD20和2017EYT21的资助。

  1. Ma G., et al., Inside-out Ca(2+) signalling prompted by STIM1 conformational switch. Nat Commun, 2015. 6: p. 7826.

  2. Jing J., et al., Proteomic mapping of ER-PM junctions identifies STIMATE as a regulator of Ca(2)(+) influx. Nat Cell Biol, 2015. 17(10): p. 1339-47.

  3. Wang Y., et al., STIM protein coupling in the activation of Orai channel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9. 106(18): p. 7391-6.

  4. Wang X., et al., Distinct Orai-coupling domains in STIM1 and STIM2 define the Orai-activating site. Nat Commun, 2014. 5: p. 3183.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助力应对科研大挑战

近年来,人工智能(AI)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生成式AI创业热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很多科研团队和公司正在利用AI应对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的科学挑战:......

血检有助揭示52种疾病风险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14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指出,血液中某些蛋白质水平升高或许预示着在未来十年内罹患癌症、心脏病或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他们开发出了一款基于血液中蛋白质相关信息的模型,将这一模型......

大连化物所等发展出利用原位化学交联解码细胞中蛋白质动态结构的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子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组研究员赵群、张丽华等,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龚洲合作,提出了利用原位化学交联-质谱技术(invivo......

高分辨率评估人体细胞内的分子结构动态及药物作用机理

核糖体是细胞内的最丰富细胞器之一,负责将mRNA翻译为蛋白质,是很多小分子药物的作用靶点。核糖体在体外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其在人体细胞翻译活跃过程中的分布仍不清楚。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利用高分......

研究开发出检测SUMO1蛋白的新方法

蛋白质SUMO化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活动调节机制,异常的SUMO化与多种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去SUMO化作为整个SUMO化循环过程的一部分,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

基因治疗滴眼液,失明者重见光明

近日,美国迈阿密大学眼科研究所医生利用基因治疗滴眼液,成功地使一名因患罕见疾病的失明者恢复了视力。此类疗法未来或能治疗数百万人的常见眼部疾病。这位青少年名为安东尼奥·文托·卡瓦哈尔,出生时就患有营养不......

AI驱动的蛋白质设计

扩散模型已被证明在图像和文本生成中很有用,而且似乎也适用于蛋白质设计。然而,这类模型目前的成功率并不高;产生的序列基本不能折叠成目标结构。而近期,由《自然》(Nature)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能设......

我国科学家开发活细胞蛋白质稳定性光遗传学控制技术

活细胞蛋白质操纵方法是生命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重要工具,对蛋白质丰度进行精确地时间和空间控制的光遗传学工具在研究各种复杂的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活细胞蛋白质稳定性光遗传学......

西北大学团队“topdown”质谱法每天可分析1000个以上单细胞

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电荷检测质谱技术的自顶向下(top-down)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方法。该方法在本月发表于BioRxiv预印本上,科学家们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检测1000多个单细胞中的完整蛋白......

ASMS布鲁克总裁专访:timsTOFUltra开启蛋白质组学新篇章

【导读】以每6个月进行一代创新的速度,布鲁克自推出timsTOF以来,不断刷新多组学研究的记录,并毫无意外地在每年ASMS上,为广大的粉丝和用户们奉上新的力作。在今年第71届ASMS大会上,布鲁克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