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28 15:49 原文链接: 锂电池时代可维持多久?超级电容引入新材料

  记者近日从盐城工学院获悉,一种多级孔结构碳材料在该校诞生,而使用新型纳米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创造了全球极快速充放电电容量的新纪录。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纳米快报》上。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功率密度大的储能装置,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充放电,但是受制于能量密度小,应用范围远不如锂电池。为此,让新型电极材料在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之间达到平衡,成为科学家追求的目标。

  该研究负责人、盐城工学院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张峰博士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利用生物质壳聚糖作为碳源,采用二氧化硅微球为硬模板,并结合氢氧化钾化学活化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碳材料。第一级孔为壳聚糖凝胶冷冻干燥后形成的三维互相连通的微米级大孔网络;第二级孔为二氧化硅模板移除后形成的亚微米级孔洞,均匀密布在第一级孔的孔壁上;第三级孔为氢氧化钾活化形成的纳米级介孔和微孔,分布在第二级孔的表面。

  这种多级孔结构的引入,有利于电解质离子在电极中的快速扩散。其导电性能已经与金属镍相当,保证了电子在电极材料内部的快速转移。

  庞大的表面积再加上非常小的电荷分离距离,使其具有惊人电容量。张峰说,该电极在1A·g-1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达到374.7±7.7F·g-1。当电流密度增大500倍至500A·g-1时,电极比电容仍可维持在235.9±7.5F·g-1(为1A·g-1时比电容的60%)。


相关文章

一种轻薄柔性的全生物可降解超级电容器植入物面世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兰伟课题组联合美国休斯顿大学教授余存江和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王凯荣,研究了一种轻薄、柔性的全生物可降解超级电容器植入物,兼具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该器件全部由绿色、安......

煤化所在电池负极用碳及硅/碳材料研发方面获进展

在加速能源使用形式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战略背景下,锂离子电池(LIB)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长循环寿命、较高的工作电压、放电平稳、宽工作温度范围、无记忆效应和安全性能较好等综合优势,在实现环......

研究开发微型超级电容器气体传感器平面化集成微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化学传感器研究组研究员冯亮团队合作,设计并可控制备出一种有序双介孔聚吡咯/石墨烯纳米片,以其作为双功能活性材料构筑出高性能、......

自发收缩组装策略实现可编程集成微尺寸超级电容器

微型及便携电子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推动了对体积小、可快速充放电、具有超长循环寿命的微尺寸电容器的需求。目前,微型电容器面积容量提升很大,但由于电极材料负载量少,实际应用仍然受限。另外,常用的微型电容器......

无基底、无固定形状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研发面世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和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组研究员傅强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器件组装新方法,将平面图案化微电极包裹在化学交联的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基水......

在盐水电解质中嵌入3D锂离子通道,开发柔性超级电容器

水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和良好的离子导电性,是商用有机电解质很有前途的替代品。然而,它们的工作电压窗口很窄(1.23V),因此产生的能量密度不足。盐中水电解质(WiSEs)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方式,可......

一步法制备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团队、研究员吴仁安团队合作,采用激光热解聚酰亚胺的方法,一步实现了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微型超级电容器单体的......

苏州纳米所在三维碳材料神经支架研究中取得进展

微环境中支架维度、刚度、拓扑结构等物理因素,表面功能团修饰等化学因素,以及胞外因子缓控释等生物因素,决定了干细胞增殖状态与分化方向的命运。基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突出的导电......

苏州纳米所在三维碳材料神经支架研究中取得进展

微环境中支架维度、刚度、拓扑结构等物理因素,表面功能团修饰等化学因素,以及胞外因子缓控释等生物因素,决定了干细胞增殖状态与分化方向的命运。基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突出的导电......

新疆理化所在植物基功能型碳材料设计制备领域取得进展

功能型碳材料是以碳作为基本骨架的新型材料。这类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隙、高的比表面积、优良的耐热性能,孔径大小可调等优点,使其在催化、吸附、传感、分离以及储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各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