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7 13:29 原文链接: “第九大行星”新进展:证据尚不充足

   最近,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展示了3颗已发现的海王星外侧天体(TNO),这些天体和最初发现的6颗天体一起,因其有助于缩小行星的假定轨道,促使人们纷纷推测它们的存在和“第九大行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同时,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天文学家最新发现了4条独特的“柯伊伯带”轨道,这更暗示了神秘的“第九大行星”或许真的存在。

  诸多证据面前,人们是否真该有理由相信海王星外的确存在着这样一颗“大行星”呢?

  必须直接观测到

  实际上,长期以来,究竟怎样大小的行星可称之为“大行星”在国际天文学界并无硬性和严格的规定。人们把那些围绕着恒星公转的不发光天体称为行星,不幸的是,这个松散的定义同时也囊括了数千颗小行星。

  2006年,随着天文学家意识到对冥王星以及“柯伊伯带”的其他天体的命名应该更加科学理性开始,他们将冥王星排除在了“大行星”行列之外。也同样是从那时候起,太阳系是否真的有“第九大行星”存在也成为了国际天文学界扑朔迷离的想象之一。

  “首先需要我们纠正的是,自从冥王星从‘大行星’行列中剔除以后,现在天文学界已经没有所谓‘大行星’的概念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指出,之前,“第九大行星”被人们普遍认为再次被发现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前段时间也有天文学家通过计算认为其有存在的几率。

  如今,天文学家通过几颗“柯伊伯带”天体,观测它们的轨道运行,发现了其存在的共同特征,认为由于共振才产生了相似的轨道,所以推断可能还会有一颗行星在“幕后”存在着。但朱进坦言,作为天文发现,并不是隐约看到某种趋势就能对此下定义,必须拿出实际的直接观测证据。他也对此表示,如果这颗行星真实存在的话,未来是完全可以通过天文学仪器等手段的提升直接观测到的。

  现有证据并不充分

  面对目前天文学界对于“第九大行星”存在可以提供的证据,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基伟表示,这些所谓证据只能说是线索,而并非是充分证据。

  在谢基伟看来,“第九大行星”存在假设的提出,主要出于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批拥有特殊轨道特征的TNO:其运行轨道在一定方向上会有所聚集。

  “为了解释这一特征,有天文学家认为一定是在TNO运行轨道外部,有一颗未知的行星,即‘第九大行星’正在通过自身引力的摄动,‘聚集’起它们”。但谢基伟也认为这只是迄今为止“第九大行星”存在争论中的一种解释而已。

  其实,目前国际天文学界对TNO 的发现已经达到了成百上千颗,其发现可谓意义颇丰。由于其始终被天文学界认为是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化石”,所以人类通过对它们的物理性质和运行轨道的了解,在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上,又多了一些重要线索。

  “这3颗海王星外天体,和最初发现的6颗天体一起,对于‘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只能说给出了一些侧面证据,但并不能成为充分理由。”谢基伟表示,由于未知行星的引力会让“柯依伯带”天体的运行轨道发生倾斜,所以未来更多天体的运行轨道如果发生异常,“第九大行星”存在的结论才更有依据。

  与此同时,就像美国天文学家指出的,这颗未见过的巨行星的影响力,除了可以解释垂直于太阳系平面的天体拥有的奇怪轨道外,更会为太阳朝着其轴线略微倾斜这一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这也并非太阳轨道倾角产生的唯一答案。”对于上述揣测,谢基伟认为如果“第九大行星”确实存在的话,它的确可以为太阳的7度轨道倾角提供一种合理解释。

  真相叵测

  在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礼勇眼中,目前普天盖地的“第九大行星”的发现真相叵测。

  他表示对于“第九大行星”的发现,目前学界尚无实质性进展。“人们对这颗所谓的‘第九大行星’的了解仍然是非常笼统的猜测,目前的观测证据也基本停留在原先状态,更多的报道可能出于公关需要。”

  诚然,无论发现之旅多么艰难,当前获得国际天文学界公认的太阳系行星也只有八颗。而在真正的“第九大行星”发现之前,我们还有必要了解冥王星的真正“出局”原因。

  其实所谓的行星,首先必须是绕着太阳公转,朱进认为“个子大”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此外,行星还需要依靠自身流体静力学平衡,形成一个球状体,显然冥王星非常符合上述的两项标准。但最重要的是,行星还需要将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小天体“清扫”干净。“即这一天体必须将运行轨道和运行环境内的其他体积较大的天体通过引力作用或碰撞清除掉,不能有其他小天体和其运行轨道相同。显然,冥王星不符合这一条件。”

相关文章

新研究揭示了海王星和天王星的真实颜色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确认了海王星和天王星的真实颜色为绿蓝色,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深蓝色和淡青色。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过去的误解是由于20世纪拍摄的两颗行星的图像都是单色图像,在后期合成......

科学家首次在地球上观测到海王星神秘黑点

智利超大望远镜的观测表明,海王星黑点由大气层深处的暗粒子引起超大望远镜拍摄到的海王星图像分成不同波长的光。在最右边的图像中,所有颜色组合在一起,黑点在右上角图片来源:ESO/P.Irwinetal.科......

惊人的美!韦伯望远镜拍到史上最清晰海王星光环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拍摄到的海王星照片,这张图片是几十年来最清晰的海王星照片,显示了该行星的光环、部分卫星和其表面的热带。由于海王星大气中存在甲......

婚神星冲日、“木星合月”等天象将在9月登场

8月31日,天文预报显示,火星经过毕星团、婚神星冲日、中秋满月、“木星合月”、海王星冲日、木星冲日等天象将在9月天宇“扎堆”上演。首先是冲日天象。所谓冲日是指地球运行轨道外的其他行星或小行星和太阳正好......

28日金星合海王星,一次难得的行星极近现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8003.shtm新华社天津4月26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科普专家介绍,4月28日凌晨,金星与海王星近......

“海洋之神”海王星9月12日“冲日”

 9月10日天文专家介绍,海王星将于9月12日“冲日”,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在此后10多天中,有兴趣的天文爱好者借助天文望远镜将可目睹到这颗淡蓝色神秘星球的风采。自从冥王星被逐出“行星家族”......

海王星最小卫星是“马头鱼尾怪”

海王星“最小”卫星现身,这颗碎片形成的小星体有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马头鱼尾怪(Hippocamp)。近日,《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有关这颗最新发现的海王星卫星的观测结果,详细介绍了马头鱼尾怪的大......

海王星大小的新系外行星现身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开普勒探测器K2任务,发现了一颗海王星大小的新系外行星K2-263b,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4.8倍。新发现有助天文学家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历史,以及地球与其他系外......

NASA准备探访天王星和海王星

“冰巨星”探测任务正开展预研工作天王星(左)和海王星(右)合成图《新科学家》17日报道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冰巨星”预研组正在积极探讨,如何在未来10—20年内,开展太阳系外层行星系统(......

“第九大行星”新进展:证据尚不充足

最近,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展示了3颗已发现的海王星外侧天体(TNO),这些天体和最初发现的6颗天体一起,因其有助于缩小行星的假定轨道,促使人们纷纷推测它们的存在和“第九大行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同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