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26 00:00 原文链接: 《关于推进钠硫电池产业化的合作意向书》在沪签署

  7月25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在沪签署了《智能电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钠硫电池产业化的合作意向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签约仪式。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分别致辞。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中科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华仁长、副院长朱志远,中科院高新技术局副局长刘桂菊,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所长罗宏杰等出席。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主持。

  韩正在致辞时说,发展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举措。上海将努力成为智能电网功能应用示范基地、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主要装备制造基地。上海已经将发展智能电网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对智能电网应用、研发和产业化给予全面支持。上海将全力配合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各项工作,充分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支撑作用,推动上海智能电网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

  阴和俊指出,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有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历史,并已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良好的合作。面对国家能源安全,中科院积极发挥科技国家队的优势,在多个领域主动部署。在智能电网方面。针对技术和发展涉及领域广泛,需要材料、器件、信息、通讯、控制和管理等多学科参与的特点,中科院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前瞻部署并在大容量储能电池与系统、电动汽车、物联网及传感器、半导体照明等领域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加强在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共同推进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与技术发展,这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电网是目前国家电网的重点建设方向,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之一。而钠硫储能电池因其容量大、体积小、能量储存和转换效率高、寿命长、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非常适合电力储能使用。“采用电力储能技术,可以提高电网经济性、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支持新能源发展。”罗宏杰告诉记者。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通过与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先期合作,在上海市科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研制方面获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容量为650Ah的钠硫储能单体电池,使我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核心技术的国家。据悉,现已建成2兆瓦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中试生产示范线,800千瓦时的钠硫储能示范电站已成功运行,标志着钠硫储能电池已基本具备产业化条件。在向产业应用的转移阶段,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参与合作,从研发、生产到应用三家单位强强联合,集成社会优质资源,创新管理模式,有力地推进钠硫储能电池向产品化、实用化发展。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技术源头,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继续发挥应用牵引,上海电气具备强大的制造和生产管理能力,三方的合作是很好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模式。阴和俊表示相信“通过三方合作,一定能切实的发挥科技对产业的引领与支撑作用,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与日俱增,且电力需求峰谷差日益增大,大规模储能可经济、有效地调节电力峰谷差。同时,随着能源紧缺不断加剧,能源的供应也逐步多元化,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突飞猛进,但这些能源的输出具有不稳定性,需要经过储能系统稳定后再入网。此外,电力的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一次大停电,即使是数秒钟,也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带来的破坏,而大容量储能可提供应急电源。“采用大规模储能装置,可以减少和延缓用于发、输、变、配电设备的投资,提高现有电力设备的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降低发电煤耗。”上海硅酸盐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钠硫电池研制基地技术总工程师温兆银介绍说。

  据悉,上海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储能、电力电子应用及核心器件、智能变电站系统及智能设备、智能配电网与智能用户端、高温超导、相关的IT通信及软件信息服务业等7方面产业和技术。到2012年,上海将力争培育3-5家智能电网行业龙头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左右。

相关文章

五亿元资金助力黑龙江省关键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续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合作协议(第二期)。根据协议,2025年至2029年,双方将共同投入五亿元经费助力黑龙江省关键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支......

一粒种子的“持久战”

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14名青年背起行囊离开北京,踏上前往陕西的列车。火车开动后,有同行者惊讶地问一位戴眼镜的瘦高个儿青年:“背包里怎么带了这么多草根?”他回答说:“西北可能需要。”这些青年是为了响......

中国天眼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其中FAST优先和重大项目之一的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发现了650余颗脉冲星......

我国科学家实现二维金属碲化物材料的批量制备

4月3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二维金属碲化物材料的重要进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的批量制备方向取得新进展,......

王大中:做科研,是一种爱国方式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被授予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后,获得的又一殊......

中国科学院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开始申请

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由中国科学院于2024年初正式批准,依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启动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共建单位。实验室面向国家海洋工程与高......

追忆童第周丨他或许是你知道的第一位生物学家

童第周,或许是中国孩子知道的第一位生物学家,他“在路灯下学习”“一定要争气”的故事,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代青少年。童第周不仅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者。今天是童第周逝世45周年......

重要突破,3年完成7项关键技术攻关

从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101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型车辆液氢储供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日前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车载液氢储供系统本项目围绕重载燃料电池商用车高密度储供氢的行业需......

第二届中国科学院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名单公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表彰第二届中国科学院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的决定》,公布获奖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起鹤研究员逝世享年100岁

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起鹤,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0日9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朱起鹤据公开资料,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