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5 10:53 原文链接: 黑洞撕碎恒星潮汐瓦解事件再现

科技日报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和《自然·天文学》杂志最近共同发表论文,报道了一次极其罕见的天文学奇观——潮汐瓦解事件(TDE)的观测结果,同时探测到有物质喷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从黑洞中“飞奔”而出。潮汐瓦解事件是指当一颗恒星被一颗特大质量黑洞撕裂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该发现将能提升人们对宇宙学距离的黑洞特性的理解。

TDE使人们能研究特大质量黑洞如何通过积聚(或吸积)物质而生长。当一颗恒星受到来自黑洞的快速拉扯时,这颗恒星就会瓦解,其物质会落在黑洞的吸积盘上。某些情况下,吸积的物质会产生强烈的物质喷流,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导致相对论性喷流的产生,其速度近乎于光速。但这类事件非常罕见,人们对此的了解也很少。而最新观测结果增进了人们对这类罕见事件的认知。

包括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在内的研究团队,此次报告了对名为AT2022cmc信号的探测结果:这是一次释放巨大能量的天文事件。观测结果来自使用光学波段和其他波段的多台望远镜,显示该信号与恒星在距离特大质量黑洞过近时因剧烈瓦解释放明亮喷流而产生的辐射是一致的。

这些结果,尤其是对X射线波长的观测,显示有极强的能量参与其中,而亮度的快速变化和整个事件的持久性,正是罕见的相对论性喷射TDE的标志。这类事件迄今只报道过4例,此为其中1例。尽管大部分探测到的TDE都源于附近宇宙,这次事件却来自一个遥远的、距离我们约有124亿光年的星系,之所以能从地球看见,是因为它超常的亮度。

相关文章

“蓝行者3号”巨大的新卫星比天空中几乎所有恒星都要亮

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的麦克梅斯-皮尔斯太阳望远镜捕捉到蓝行者3号留下的痕迹。图片来源:网络在已经布满卫星的天空中,“蓝行者3号”是最耀眼的新成员。仅SpaceX一家航天公司就向轨道发射了5000多颗卫......

新研究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新规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类星体的平均极紫......

研究新进展|新疆天文台利用ALMA观测到二碳化硅在富碳AGB星周呈环状分布

渐近巨星支(AsymptoticGiantBranch,AGB)恒星的星周包层(CircumstellarEnvelope,CSE)中含有大量气体分子(已探测到105个),约占星际空间发现的所有分子(......

科学家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的新规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他们进一步发现,类星体的平均极紫外能谱远比经典......

天文学家发现M87星系中黑洞喷流周期性进动

来自全球45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多个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LongBaselineInterferometry,VLBI)网在2000年至2022年的观测数据,发现M8......

武大师生首次揭秘黑洞“闪烁”

“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这是科幻作品《三体》中描绘的经典场景。作品中,射电望远镜观测到了肉眼看起来平静,却进行着强能量活动的“星空”。看到这一不寻常现象,故事主角为之兴奋、诧异、震惊。在现实中,这份......

天眼再度上新!发现黑洞存在微弱射电脉搏

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最新成果。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论文《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揭示了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微类星体是......

绿星系光谱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郑振亚带领的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团组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国内外研究单位,基于目前最大的绿豌豆......

超大质量双黑洞并和引力波信号的共振探测高度可行方案

基于现有地球轨道高精度星地/星间测距、测月系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引力波实验中心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引力波轨道共振效应,实现超大质量双黑洞并合引力波信号有效探测的高度可行方案。该方案整合现有测距、测......

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究生命繁衍

一组国际科学家使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在太空中探测到重要的碳化合物(CH3+),该分子也被称为“甲基阳离子”,其有助形成更复杂的碳基分子。碳化合物构成了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