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4 14:57 原文链接: 华东理工大学制备出新型太阳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杨化桂课题组在太阳能光解水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太阳能光解水催化材料。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

  光解水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换存储为化学能,被视为解决全球性能源与环境问题的理想方式之一。光解水材料的吸光范围是太阳能转换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目前已报道的单一半导体光解水材料的吸光范围在600纳米左右。进一步拓宽光解水材料的吸光范围是该研究领域的一大挑战。

  在这项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基于金属性光解水材料依靠带内跃迁来产生电子空穴对这一特点,利用钨酸铵和盐酸溶液合成反应中间体钨酸,通过在氨气环境下通过固相烧结的方法可控制备出一种分解纯水响应波长达765纳米的金属性光催化材料氮化钨。并通过导电率和电化学阻抗等测试,证明了合成的氮化钨具有金属性。同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验证了氮化钨材料的金属性,并计算出该材料分解水过程为放热反应,从热动力学角度印证了其易于完成光解水过程。

  该项工作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材料不仅首次实现了金属性光催化材料全分解水,而且是目前分解纯水响应波长最长的单一光解水材料。这一研究成果为拓宽光解水材料吸光范围提供了重要思路,或使今后全频谱利用太阳能进行光解水制氢成为可能。

  据悉,《物理化学学报》对这项工作做了亮点评述。该研究工作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王雨蕾,指导教师为杨化桂教授;理论计算部分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龚学庆教授和博士生聂婷完成。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项目资助。


相关文章

西工大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室温快速无损封装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中心李炫华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室温自交联的氟硅聚合物凝胶,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室温快速无损封装。此外,团队提出的封装策略有效地促进了传热并减轻了热量积累对封装器件的潜在影......

2022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在敦煌召开

2月26日,“2022(第十六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在甘肃省敦煌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永久名誉主席徐建中在书面致辞中表示,太阳能热发电带有长时安全储热技术,是新型电力系统中能......

科学家解决下一代太阳能电池寿命问题

2月17日,“90后”江苏小伙儿李崇文和他的博导鄢炎发在Science发表论文。这项关于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被认为解决了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续航问题,使其实验室寿命超过3500小时,为当前的国际顶......

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人工环境节能技术研究室董凯军团队在相变蓄热材料强化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太阳能-热能......

微米级太阳能电池,在这所世界级大学诞生

这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开发的一款超薄太阳能电池,整个结构只有2~3微米厚。传统的太阳能电池都比较笨重,像一块厚厚的板↓而这款超薄太阳能电池可不简单!MIT的研究人员打破常规,开发出一种可......

亚纳米催化材料精准合成及催化取得系列进展

亚纳米尺度(单原子和团簇)催化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极高的原子利用率,有望突破传统催化剂的限制,获得更高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近年来,山西煤化所陈朝秋副研究员和覃勇研究员团队通过对原子层沉积过程动......

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将物体表面变为电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师在最新一期《小方法》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款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快速方便地将任何表面变为电源。这款比人头发丝还纤薄的太阳能电池黏附于一块织物上,重量仅为传统太阳能......

大连化物所揭示碳化钼催化材料的结构演化过程

近日,大连化物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DNL1905组)孙剑研究员、俞佳枫副研究员团队与我所电镜技术研究组(DNL2002组)刘岳峰副研究员、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Grunwaldt教授等合作......

空间站将为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提供在轨技术验证

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正在海口举行,中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在今天举行的空间太阳能电站专业论坛上表示,中国空间站将为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提供在轨技术验证。杨宏介绍,当前中国空间站已完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

提高三乘积,让可控核聚变走向现实

依托现有核科技工业体系,凝聚核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经验和技术基础的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逐步搭建聚变能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聚变工程和技术攻关,再经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50年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