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5 15:15 原文链接: 化学所在短肽分子手性可控组装方面获进展

  β-淀粉样蛋白多肽的核心识别序列—苯丙氨酸二肽不仅具有超强的自组装能力、易于化学修饰和生物降解等优点,还具有天然的手性特征。以苯丙氨酸二肽作为模仿生物体手性组装的简易模型,对于理解Aβ纤维的结构基础、构建超分子手性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李峻柏研究团队在短肽分子的可控组装与功能化调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近期,该团队将芴基保护的L型苯丙氨酸二肽(L-FmocFF)分别与两种非手性吡啶衍生物进行共组装,制备得到的超分子凝胶组装体由具有淀粉样蛋白特性的β折叠结构转变为具有不同手性的超分子螺旋结构,并出现了鲜有的反超分子手性现象。通过分析凝胶形成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两种非手性分子不同的π-π堆积方式及在水中的聚集能力影响了手性碳在水中的微环境,诱导L-FmocFF发生选择性的手性转移或放大,从而实现了苯丙氨酸二肽类超分子凝胶的手性可控。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上述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支持。

  论文链接 

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的手性可控组装 

相关文章

突破手性结构的极限

密歇根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证明,由纳米粒子自我组装的微米级"领结"可以形成一系列精确控制的卷曲形状。这一进展为简单地创造与扭曲的光线相互作用的材料铺平了道路,从而带来在机器视......

受生物启发的分子,大大促进骨骼再生能力

人们的骨骼再生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并因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而进一步下降。为了帮助改善人口老龄化,研究人员正在寻找能够改善骨骼再生的新疗法。现在,来自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BIOTEC)和医学......

Nature子刊:竺淑佳研究组揭示NMDA受体功能分子基础

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竺淑佳研究组撰写的题为Distinctstructureandgatingme......

JCI:癌对药物疗法索托拉西布产生耐受性的分子机制

据西班牙肿瘤医学学会(SEOM)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西班牙将会有3万多例新发肺癌病例,这或许就使肺癌成为西班牙人群第二大常见的癌症类型,除了其较高的发病率外,这类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是所有......

左小磊等合作开发基于DNA框架的多维癌症诊断分子分类器

准确反映临床行为的疾病分子分类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基础。计算机内分类器的发展加上基于DNA反应的分子实现标志着更强大的分子分类的关键进步,但处理多种分子数据类型仍然是一个挑战。2023年3月27日,上海交......

生态中心在同源重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海林团队在同源重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lankingstrandseparationactivityofRecAnucleoprotein......

科学家提出构建聚电解质组装体新策略

将光热治疗(PTT)与磁共振成像(MRI)集成在纳米诊疗体系中,对实现个性化诊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现有纳米体系的限域环境严重抑制了具有光热性能染料的激发态分子内运动,进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光热性能。......

双剑合璧!科学家“掌舵”分子论证基础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无处不在,如何精确调控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工程师们常常通过添加催化剂、改变化学过程的温度、压力等宏观参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化学反应,得到了所需的化学反应产物......

实现量子点—分子杂化体系的近红外热延迟发光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与副研究员杜骏团队在量子点—有机分子能量传递机制与应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采用低毒性的CuInSe2量子点结合并四苯分子,实现了该类杂化体系在近红外波......

手性亚砜亚胺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取得新进展

手性亚砜亚胺具碱性氮原子且在极性溶剂中具良好的溶解性,是一类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图1)。合成此类化合物的主要策略是基于手性底物的立体专一性转化,如手性亚砜的亚胺化、手性亚砜亚胺的氧化和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