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4 09:39 原文链接: 建议加快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规划建设

  自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樊杰2017年提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概念以来,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正在转变为政府行动。

  “过去4年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研究成果充分表明,在青藏高原建设国家公园群,是优化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是造福当地百姓、推进青藏高原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伟大工程,应加快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规划建设。”日前,樊杰告诉《中国科学报》。

  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樊杰指出其具重要意义,并分析在建设过程中应杜绝和遵循的注意事项。

  青藏高原具有全球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原真性和代表性,具备建设由20多处各具特色、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公园组成的“国家公园群”的优越条件。初步评估,国家公园群适宜区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超过美国现有国家公园面积之和。通过广域严格保护,局域低密度开发利用,有助于青藏高原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牧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有望成为生态文明高地最亮丽的名片。

  樊杰强调,严格杜绝以“国家公园”名义超出生态环境容量的过度开发,坚决扭转“国家公园”只能生态保护不能合理利用的理解偏差。

  目前,这两种倾向在地方政府中都有反映。有些地方私自挂“国家公园”的牌,大规模招揽游客,低水平低价值开发,导致宝贵的生态资源受到破坏。有些地方又拒绝国家公园,担心被选入国家公园后,因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管理法规而阻碍了地方合理发展的需要。

  国家公园群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一方面,要尽快在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体系整体框架下,科学选择国家公园,杜绝自然保护地不成体系重蹈覆辙和地方政府盲目开发旅游资源的乱象。二是尽快提出每个国家公园合理容量和功能分区方案,该保护的功能区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在不逾越人类可利用空间上限的约束条件下,确定合理的生态旅游规模和方式,实现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双赢。

  樊杰建议,加快编制高水平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规划,抓紧出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规程和管理办法。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旅游体验和心灵净化的大美品质、以及智能化管理服务等方面,都应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必须规划先行。一方面,要尽快编制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明确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功能结构、层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确定各公园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原则,避免单体面积过大和形状奇异不便于未来运行管理,并争取纳入本轮国家和省区国土空间规划总体布局中。

  另一方面,以立法为保障,助推边境建设与国家公园建设的深度融合,形成国家公园建设与当地牧业发展、文化建设、乡村振兴、城镇化有机互动。探索珠峰、帕米尔高原等国际合作共建跨国国家公园的途径,拓展一带一路愿景在相邻国家合作共赢的新领域。

  另外,要统筹部署山水林田湖草工程,整合在国家公园群备选地的生态屏障建设资金,有效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安全屏障功能。

  “创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国家公园群现代化治理体系。”也非常重要。

  樊杰指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应是中央政府的事权,建议在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分局。

  他提出,应以探索自然资产权属改革为切入口,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机制,努力实现国家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从直接补贴藏民生活或补贴地方财政,转变为补助和投入国家公园群建设。着力打造多劳多得,只有公园可持续发展、百姓才能持续致富的机制,牧民通过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和经营活动获取劳动收益,社区在国家公园产业链形成中获得发展新机遇,实现“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型。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2500年前青藏高原已经广泛饲养牦牛和黄牛

12月13日,《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雷初朝教授团队联合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关于青藏高原史前牦牛驯化与黄牛利用研究的论文。本研究中用到的牛和......

青藏高原上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30日发布消息称,该园古生态研究组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拉孜县柳区晚古新世植物群中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为解析羊蹄甲属植物的起源及其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线索。相关研究成果于......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公开招标采购多种质谱仪

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全自动提取浓缩设备、六通道多列包装机)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SYZB......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面获进展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并对气候变化颇为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区永久性冻土层消融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不稳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进了......

青藏高原生物源气溶胶差异及与棕碳光吸收关联获揭示

生物圈释放的大气一次生物气溶胶(PBAPs)在地球系统中广泛存在,阿拉伯糖醇、甘露醇、葡萄糖和海藻糖是主要的生物源组分,并作为示踪物应用于PBAPs的表征和解析。有研究指出PBAPs对大气棕碳有重要贡......

“海燕号”实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象精细化垂直探测首飞

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两架“海燕号”气探型高空大型无人机日前在四川省自贡市完成交付,并成功实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象精细化垂直探测首飞。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李良序介绍,这意味着国家级机动观测业务正式启......

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

23日中午,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2023年珠峰地区综合考察研究中的峰顶科考。记者从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办公室了解到,本次科考顺利完成了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雪冰样品采集、冰芯钻取、......

青藏高原“长高”如何影响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生长是新生代最为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也是驱动东亚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加深了关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气候系统、水汽循环和生态系......

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青藏高原生长是新生代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也是驱动东亚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青藏高原生长开展了深入研究,深化了关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气候系统、水汽循环和......

青藏高原科学与全球高原科学比较研究座谈会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的工作部署,4月9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召开青海高原科学与全球高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