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14 09:45 原文链接: 精准扶贫如何精准?青海用大数据说话指导服务成亮点

  前不久,上线半年的“海东市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平台”更改了名称,改为“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这一改,平台涵盖的信息量骤增,不仅扩展了地域范围,还加大了数据的融合和共享力度。大数据平台将各种资源都整合在一起,让扶贫更精准,使产业指导开发增值服务成为可能,也为该省的决策制订提供了重要支撑。

  海量数据筑起“精准识别”第一关

  “目前来说,在全国科技系统中,只有青海研发搭建了精准扶贫的大数据平台。”作为技术支持单位的负责人,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胡永强不无自豪地说。

  2015年10月,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着手搭建精准扶贫平台。平台搭建之初,即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服务、精准管理、精准评价的四精准构架。

  “国家扶贫办的平台里面,主要功能还是集中在统计方面,在精准识别上相对来说非常简单,根据青海实际情况,我们补充了很多内容。”胡永强打开平台界面,逐一介绍。

  在随意调取的贫困户信息中,罗列了详尽的个人信息,单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一栏,就列出了包括家庭收入、耕地等48项具体内容。除了文字信息,系统在个人信息卡片中还增设了现状照片,如实反映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

  截止目前,平台已经录入了20多万贫困户的个人数据,且正在全省范围推进这项工作。如此详尽的信息,产生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其实,这个系统上线并开始向下推的时候,并没有遭遇太大阻力,还深受基层人员的欢迎。

  “以前都是拿着纸笔采集信息,信息量大了以后,很多信息就容易被忽视。现在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到村入户,现场就可以采集到准确信息。掌握了贫困户的精准数据,为我们下一步制订扶贫措施和产业规划提供了依据。”肖懋说。肖懋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凉坪村的第一书记。作为平台试点村,肖懋和其他试点村的第一书记们一样,用海量的数据筑起了精准扶贫中的“精准识别”第一关。

  产业指导服务成亮点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有了具体的实施对象,才能因户施策,做好精准服务。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除了做好数据记录外,还增加了信息化支撑下的产业指导服务。

  “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根本,发展产业除了有资金问题之外,还有技术问题。搞技术是科技工作部门的强项。”胡永强说。

  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在构建中,融合了青海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青海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制订帮扶措施,对有产业帮扶措施的贫困户,定时主动推送产业指导信息,跟踪追溯其生产过程,再通过电子商务帮助其解决产品销路,这是青海省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其中,主动推送服务除了推送产业技术指导外,还针对贫困户有劳动力却没有输出渠道的现状,联合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每天在平台中更新就业需求信息,再通过第一书记发布给有需求的贫困户。

  分三层次实施精准管理

  “识别是基础,管理是核心,最终的目标是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周卫星说。

  在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设计中,精准管理被分成了三个层面。

  第一是对项目进行精准管理,今年初,为打好脱贫攻坚战,青海省启动实施“八个一批”脱贫工程。为了摸排清楚脱贫项目在哪些村实施,由什么人受益,平台对项目的精准管理细化到了受益人个体的层级。第二是对项目执行部门进行精准管理,通过“一送两审”制度,切实核查清楚项目执行情况,实时更新项目执行数据,规避了申请造假、执行造假的可能性。第三是通过系统对第一书记进行精准管理,要求第一书记以日志形式汇总工作情况并上传系统。这三个层面的精准管理为今后不同层级考核做依据,更为精准评价做足了功课。

  “脱贫没脱贫,谁说了都不算。系统会自动对每一个贫困户、每个贫困村以及县级层面的脱贫工作按照不同指标进行打分。”胡永强说。

  精准评价用动态更新的形式呈现帮扶成效,系统为贫困户设计了6项指标,只有权重分数达到80分,才算预脱贫,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有无安全稳固住房为一票否决制,只要其中一项不达标,都评估为该贫困户未脱贫。而村级和县级想要摘掉贫困帽子,则需要在系统中分别达到设定的12项和10项指标。项目执行的动态数据,就是支撑这些指标会否达标的依据。

  民和县是第一个应用精准扶贫平台的试点县。作为副县长的马瑞,从平台设计搭建之初就往返于西宁和民和间。

  “民和县申报的项目多,但是落实到村上的情况没规整过,只有运用了大数据平台,项目才可能落实到村上户上。项目实施了,数据更新了,究竟惠及了谁,一看就明白了。”马瑞说。

  谈到科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周卫星说:“我们靠实时更新的数据支撑大数据平台,把各种资源都整合在一起,以后用好了,还可以开发出很多增值服务,实现‘一网打天下’的功能。”

  “全省会形成一个大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会对我们今后的决策制定提供重要支撑。”胡永强对大数据平台潜在的价值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

2023年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名单公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发函〔2023〕187号),经企业自主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形成了2023年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名单......

财政部四川监管局:立足“三个一”构建财政运行分析“立体画像”

为全面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实现财政治理现代化。四川监管局统筹整合全省财政数据资源和全局各处室监管成果,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自主研发财政运行分析评估系统,以“一张图”对全省监管单位实现财政运行分析......

科学家提出地理大数据实时呈现新方法

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在生物多样性、移动通讯、网络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如生物地理分析、即时通讯场景的位置共享、手机定位、卫星定位等。因此,大规模地理数据的快速呈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上海公共政策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日前,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指导,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主办的上信智库全球科创指数暨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活动在上海举行。在活动上,上海经济信息中心数据2.0平台(以下简称......

安徽召开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

近日,安徽省政府召开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安徽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增补成员单位和职责调整、今年以来质量强省建设推进情况、省政府对市级政府质量工作专项考核结果、“安徽省质量强县......

智能手机变成“窃听器”?国家安全部发声了

国家安全部官微发文,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网络失泄密情况日益增多,侵害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的网络监听、攻击、窃密活动愈演愈烈。一部智能手机、一个应用程序、一个社交媒体账号,都存在引发失泄密的可能性......

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眼下,“元宇宙”成为热词,相关企业争相布局。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通过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3)》显示:我国生态恢复成效明显

9月20日从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获悉,我国在全球发展倡议合作成果展示高级别会议上发布的《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3)》显示,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截至2022年,我国过半环......

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为响应政府建设数字经济,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号召,近日,由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海市数商协会举办,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合信息”)承办的“数商沙龙-走进合合信息”在上海......

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健康发展

工信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险政策标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强化网络安全技术赋能保险发展、促进网络安全产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