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6 14:04 原文链接: 基因组“暗物质”挑战遗传学中心法则?

1953年,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标志着近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957年,弗朗西斯·克里克进一步提出了经典的遗传学中心法则,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科学家对于非编码RNA的认知极大丰富了人类对中心法则的理解。从广义上讲,非编码RNA在真核生物转录组中占据了非常大的部分,包括小RNA、长非编码RNA、环形RNA以及高度重复序列的RNA等多种类别。更重要的是,尽管非编码RNA不具备编码蛋白质的能力,但可以直接调控生物性状。

我和非编码RNA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在博士阶段接触的第一个课题。当时,我就对非编码RNA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国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后,我提出了一个猜想:并非所有长非编码RNA都具有当时科学界所认为的、类似信使RNA的结构,可能存在一些新型长非编码RNA家族有待发现。

基于这个猜想,我们实验室创建了针对无多聚腺苷酸尾RNA的研究新体系,为发现新型长非编码RNA分子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人类细胞中无多聚腺苷酸尾转录本的深入分析,我们相继发现了来源于内含子的带有小核仁RNA的长非编码RNA家族、多基因连续转录加工产生的SPA长非编码RNA家族,以及环形长非编码RNA(简称环形RNA),并证明这些RNA分子具有全新的生成途径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近些年来,一系列新兴的研究工具和技术极大推动了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包括三代RNA测序、化学探针、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以及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等。这些技术有利于我们更快地发现细胞、组织以及物种特异性的RNA异构体,也使我们能从分子二级结构、精准亚细胞定位等多个角度去深入解析长非编码RNA的作用模式及时空表达图谱。

回望长非编码RNA的研究历程,特别是那些奠基性的研究成果,长非编码RNA展现出多样化的作用模式——从染色质状态调控到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长非编码RNA广泛地参与了中心法则的全部过程。因此,非编码RNA的多样性功能拓展了人们对中心法则的认知,而并非传统观点中认为是对中心法则提出挑战。

目前,非编码RNA研究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新技术去解决。例如,在超高时空分辨率尺度下探究RNA与蛋白质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发展化学标记和智能计算等方法协作研究RNA的折叠与结构等。

对非编码RNA的探索永无止境。比如,长非编码RNA中的逆转录元件是如何被表达、分布并发挥功能的?如何实现对长非编码RNA的整个生命活动的完全注释?如何多维度阐释长非编码RNA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解开其中的奥妙。


相关文章

德国应用化学:国家纳米中心构建基于DNA纳米机器的基因编辑递送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丁宝全课题组在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进行靶向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GeneEditingSyst......

丁宝全课题组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进行靶向基因治疗获新进展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研究员课题组在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进行靶向基因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GeneEditingSystemforEff......

忻州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PCR实验室医疗废弃物处置规程》

近日,忻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PCR实验室医疗废弃物处置规程》。2023年10月13日发布,2023年12月13日开始实施。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PCR实验室医疗废物处置的术语和定义、处置程序、技......

新研究阐明真菌感染重要分子机制

真菌感染会对人类、动物和植物构成威胁,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HHU)等机构的科学家,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阐明了真菌感染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有望促进新型抗真菌药物......

Nature子刊:武汉大学团队开发基于水凝胶的分子张力荧光显微镜

细胞外基质(ECM)刚性是影响多种生物过程的重要机械线索。然而,对刚性传感的分子机制的理解受到当前细胞力测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和力灵敏度的限制。2023年10月5日,武汉大学刘郑团队在NatureMet......

Nature:外源核酸诱导的原核生物短Ago蛋白系统发挥功能的分子机理

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调控在生命个体抵御外源入侵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Argonaute(Ago)蛋白是存在于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种蛋白。它为非编码小RNA提供锚位点,达到降解靶基因或者抑制翻译......

纳米孔测序和DNA“条形码”相结合一次检测数十种生物标志物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与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种新方法,可同时分析数十种不同类型的生物标志物,改变了对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检测,从而让临床医生收集到有关患者疾病的更多信息。研究成果25日发表......

科学家绘制细胞游离DNA单分子全基因组突变图谱

体细胞突变是肿瘤发生的标志,可用于癌症的无创诊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绘制细胞游离DNA单分子全基因组突变图谱,用于癌症无创检测。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Genetics》杂志上,......

科学家开发工程化细菌用于检测肿瘤DNA

人们应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已开发出精密的细胞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人类疾病。然而,生物传感器尚未被设计用于检测特定的细胞游离DNA序列和突变。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等机构合作开发一种工程化细菌,可检测活体......

我国科学家提出DNA数字存储纠错新算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组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提出DNA数字存储纠错新算法,成功突破了冗余对纠错能力的限制,将大幅提升DNA存储纠错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