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26 14:48 原文链接: 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昌召开

  

  会议现场

  11月14日至16日,由四川省作物学会主办的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昌学院召开。四川省作物学会理事长、四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跃建研究员主持会议。

  成都生物所农业中心主任余懋群研究员、天然产物中心陈蓉分别作了题为“抗禾谷孢囊根线虫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目标基因的可视化检测”的大会报告。

  大会还分专委会开展了学术活动,余懋群作为农业生物技术专委会主任组织了学术交流,成都生物所农业中心李林博士作了题为“基于HDG11转录因子遗传转化的抗旱小麦材料的创制”的报告。

  农业中心副主任吴瑜研究员在小麦专委会汇报了成都生物所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此次大会邀请了省内10名专家就作物资源、抗病、抗虫、抗逆、高产优质基础研究、新品种培育、高效生产及经营管理作了专题报告,来自省内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管理等领域的230余名会员参加了大会。

  成都生物所作物学会会员和学生共30余人参加会议。

相关文章

选人不选项目!2023“新基石研究员”启动申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作为目前国内社会资金资助基础科研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从4月10日起开放2023年度申报,截止日期为5月31日。今年该......

JochenSchwenk教授和于晓波研究员:循环蛋白质组

“WestlakeProteomicsSeries”(WeOmics)系列研讨会 由西湖大学Guomics实验室,西湖实验室iMarker实验室,CN-HUPO,TheProteomicNa......

减缓土壤碳排退化泥炭沼泽中“谁”最稳?

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槐及其团队以“退化泥炭沼泽中有氧层、过渡层和厌氧层土壤二氧化碳排放对增温的响应”为题,在国际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上发表论文。该研究发现在退化泥炭沼泽土壤......

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作用机制获揭示

当期期刊封面。研究团队供图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邱声祥团队研究揭示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近日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ofAgricul......

从乡村到MIT!中国博士:我也曾经历至暗时刻

在旁人眼里,曹祥坤年轻有为,身上有太多光环。入选福布斯杂志北美地区2019年能源领域“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2020年“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202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气候与可持续发展联......

宋亮研究员:我们在版纳种雨林

作为众多真实的“云南虫谷”之一,哀牢山地区至今分布着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是历史和自然留给科研人员的一本解锁亚热带原始森林的无价宝典。“这两年北京降雨多,但湿度和我们在哀牢......

刘江研究员:夫勇者,敢为天下先

编者按:有一颗单纯、专注、好奇的心。他守自己的心,如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又见刘江,10年前的笑容,仍挂在行路人脸上,单纯美好;10年前的激动兴奋,已化为脚下踏踏实实的路。摄影/刘孜铭乘电梯......

温泉蛇的起源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起有关系

10月11日,《科学》杂志新闻栏目以“揭示西藏温泉蛇的秘密”为题,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简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李家堂研究团队的温泉蛇系列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 Science杂志News......

石雷研究员:将芬芳的种子,播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早在3500年前,古代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就会通过焚烧香料参与相关活动。到了中世纪,香料已成为欧洲贵族地位的象征,一度和黄金等价。中国汉代的《礼记·内则》中记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这里的“容臭”......

李舟研究员:科研路迢,爱抵漫长

自2020年起,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领雁奖章,表彰上一年度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获得者。在今年国家级领雁金奖的获得者中,有一位在学生眼中亦师亦友的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和很多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