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2 15:52 原文链接: 空间站与“卡脖子”,中国在警醒中争取“逆袭”

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举世瞩目。中国航天员身后的“太空之家”里,拟南芥幼苗已长出多片叶子,高秆水稻幼苗、矮秆水稻也在奋力生长。

自1987年中国首次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天迄今的三十多年里,已有千余种植物“上天”又“入地”,培育出小麦、高粱、黄瓜、番茄、西瓜等700多个太空品种,丰富着中国人的餐桌。

航天育种只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冰山一角。有人认为,这十年,是中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已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问探火、蛟龙入海、墨子传信、北斗组网……一次次刷屏,普通民众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航天科技、大数据、5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纳米技术、医疗新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加速创新和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生活。

如今,无论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地区都用上了扫码支付,购物、出行、订票、外卖……一部手机轻松搞定。中国高铁可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乘高铁一天之内可走遍中国。受惠于5G技术,北京专家可通过智慧医疗系统对西藏拉萨的重症患者进行远程诊疗。

科技不仅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还在全球“圈粉”。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曾公开表示自己是中国科技产品的头号粉丝:“如果你在中国有一部手机,你都不需要会说中文,事情就全能搞定。”

华为、OPPO、vivo、小米、一加等中国品牌手机畅销海外。智能机器人、无人机、以及自动果蔬清洗机等生活小家电更是令外国网友惊叹:中国民众生活在未来。

德国《焦点》周刊3月16日报道称,1990年,美国、日本和德国在高科技出口全球份额上领跑全球。当时中国高科技出口仅占全球0.6%份额。但到2020年,中国份额已达约四分之一,是高科技出口全球冠军。

从落后到领先,中国是如何逆袭的?源于几个“变”:

理念之变。科技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和藩篱。

投入之变。十年来,中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人才之变。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研发人员总量预计为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第一。

基础之变。中国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是世界上拥有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产业链齐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开放之变。中国持续深化对外开放,重视与全球进行人才交流及创新合作,开放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

然而,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有一种感受强烈的痛楚如影随形——在某些关键核心领域仍受制于人。

就在中国加紧建设空间站时,美国又出台了一项意图明显的“芯片法案”。这样的对比颇为耐人寻味。

近几年来,美国对中国频频发起贸易战、科技战,搞断供、脱钩,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在国际上构建围堵中国的“科技联盟”,尤其是利用其在芯片等领域的优势对中国进行遏制,引发中国全民警醒。

中国人清醒地意识到,被“卡脖子”,根在技不如人。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科技创新”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被重点提及。

如今,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科技攻关的重点,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比如,中科院已经成立了一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领导小组。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正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同时,投入资金支持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正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不仅广泛服务国内,相关产品还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芯”都是“中国芯”,基础产品实现自主可控。

相关文章

医疗AI引领范式革命,国内首家人工智能医院正式揭牌

经过十年深耕,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嵌入影像学、信息学、生命科学等各个应用场景,为医疗流程降本增效,甚至颠覆传统范式。然而,由于缺乏统筹的人工智能厂商,医院内的人工智能应用往往分散、间断,无法......

人工智能可用人类“化学直觉”

研究总体框架图片来源:《自然·通讯》在线版《自然·通讯》3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能部分重现职业化学家在工作中积累的集体知识,这类知识通常被称为“化学直觉”。研究团队认为,该研......

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发布白宫首个生成式AI监管规定

·行政命令要求美国多个政府机构制定标准,对人工智能产品进行测试,寻求“水印”等内容验证的最佳方法,拟定网络安全计划,吸引技术人才,以保护隐私,促进公平和公民权利,维护消费者和劳动者的利益,促进创新和竞......

三院士同台共议极端气候下未来农业发展:人工智能或是突破

杨维才院士认为,目前关于植物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非常少,未来需要加强相关植物分子机理的研究。同时,他也赞同继续挖掘自然界存在的优异基因资源的观点,并认为需要为此钻研新的技术。10月14日-17日......

连接数千个人工神经元,自适应神经连接光子处理器问世

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牛津大学联合团队现已开发出一种所谓的基于事件的架构,该架构使用光子处理器,通过光来传输和处理数据。与大脑类似,这使得神经网络内的连接不断适应成为可能。这种可变的连接是......

“4+4科创工程”重要一环——湖南两大实验室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近日,湘江实验室和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在长沙相继举行了第一届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的成立会议,标志着这两大实验室的建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和实体化的运行,它们将为推动长沙成为全球研......

人工智能赋能空间转录组数据的计算与解析研究获进展

细胞在组织和器官内的空间位置,对其发挥特定功能颇为重要。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空间转录组(SpatialTranscriptomics)技术能够同时测量生物组织切片空间位点的基因表达和空间位置信息,为研究......

得了癌症,还可以活多久?人工智能给出准确答案

根据正在举行的2023年美国外科医生学会临床大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用于估计新诊断的癌症患者长期生存的机会。目前,估计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癌......

2023年度29个重大难题发布,涉及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科学等!

10月2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了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受到关注。发布现......

科技行业的“表面风光”:只有AI投资在飙升其他部门均在下滑

在硅谷,对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几乎已经司空见惯——人工智能公司筹集的资金超过了其他所有科技类别的融资总额,第三季度达到179亿美元。根据PitchBook的数据,第三季度全球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