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05 14:40 原文链接: 刘涛:智慧能源的技术基础

  技术是智慧能源的基础。智慧能源的技术可以归为两类,即改进性技术与更替性技术。改进性技术主要指针对传统能源形式开发利用的清洁技术、高效技术和安全技术;更替性技术主要指针对新型能源形式的探索发现及其开发利用技术。

  改进性技术与更替性技术的区分,有形式与趋势两个标准。改进性技术在能源形式上是现有的传统能源,在趋势上是使之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改良进步;更替性技术在能源形式上是已知甚至未知的新型能源,在趋势上是革命性的、能够替代现有主要能源甚至能够完全满足人类能源需求的未来能源。

  改进性技术和更替性技术的关系,犹如智慧能源不断向前迈进的两条腿,协调并行,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改进性技术是阶段性、过渡性的,为更替性技术作技术上的积累与铺垫,满足人类现时直至能源形式大规模更替前的需求,重在“守成”;更替性技术是长期性、革命性的,在改进性技术的基础上找到能够大规模替代现有主要能源形式并长期支撑人类文明发展的主体能源,重在“开拓”。更替性技术与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相协调,持续到一定时间、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逐渐无法满足新的社会和文明需要而转变为改进性技术,因此我们将持续不断寻求新的更替性技术。

  那么,智慧能源技术又有着怎样的轮廓剪影?参照能源形式更替路径与规律,加之现今社会发展和未来文明的需要,我们可以发现其关键性特征:

  系统。智慧能源技术不会是单一的某项技术,必然是有机整合当前的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未来的新技术,实现能源生产、传输和利用等环节多项技术的综合优势。智慧能源技术的功能不再是能源简单的生产、传输、交易和消费过程,而是基于生态文明发展需求,结合环境、社会、人文、政治等指标建立起来的综合体系。

  安全。智慧能源技术必须符合安全的要求,确保为社会提供安全、稳定、持续的能源,同时解决能源巨大能量在不可控制时带来的危害,如火灾、洪水、电击、交通事故等,彻底驯化能源的“野性”。

  清洁。智慧能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将无限趋近于零,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终极方向与目标之一。未来能源的清洁属性必须摆在第一位,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或者产生的有害物质极小,不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智慧能源不仅要加强可见、有形的污染物的控制,而且要消除辐射、电磁波等无形污染物的危害。

  经济。随着能源技术中所蕴含人类智慧属性的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将随之提高,智慧能源技术将探索发掘更加高效的能源,使之拥有越来越大的能量密度,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动力产出。简而言之就是高效率、低成本、高产出。

  茫茫宇宙,充满无限未知,承载无限想象。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对宇宙认知广度与深度的拓展,我们必将发现和发明更多的新型能源形式,有些可能出人意料,有些甚至匪夷所思,极大地超越我们现今的认知范围,但一定会为我们带来如同科幻小说一般奇丽壮阔的未来应用图景。结合前沿科学研究进展,我们大胆设想未来的几种智慧能源技术:

  “冷能”技术。目前“冷能”技术暂未有明确和权威的定义,“冷能”技术的冷是相对的低温,即高于绝对零度-273.15℃,低于常温20℃,其物质载体称之为冷源,如冰、雪、空气等。“冷能”技术指对符合人类需要的冷源进行开发、收集、储存和应用。“冷能”的潜在优点有:自然界储量丰富、可与热能互补利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对冷环境的需求巨大等。目前对“冷能”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刚刚起步,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估量。

  太阳风利用技术。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超音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它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是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被称为太阳风。太阳风中存在巨大能量毋庸置疑,但实际操作中的诸多限制还是个大问题,在人类智慧不断增长的未来,它有可能带给我们不小的惊喜。

  反物质利用技术。爱因斯坦认为,运动的物体都有能量,当它的总和是一个正值时,这种物质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种物质;当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总和是一个负值时,物质的性质、内部组成和我们日常见到的截然相反,这种物质称为反物质。虽然世界各国都在不懈探索着反物质,但是我们现在对反物质的研究还只处于初始阶段,离实际利用还相当遥远。我们希望它终有一天会在我们的努力下为人类所用,成为划时代的智慧能源。

  地磁利用技术。地磁(地球磁场)近似于一个位于地球中心的磁偶极子的磁场。虽然关于地球磁场产生的原因还有待权威的科学解释,但地球磁场的存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地球本身就是一个不停自转和公转的运动体,具有巨大的动能,同时又具有巨大的地磁场,人类只要能够制造出足够的闭合线圈用于切割地磁线,据此开发能源,必将使得未来呈现出与当今世界完全不同的图景。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现任职于云南省发展改革委

相关文章

反物质恒星或是破解谜题的关键

反物质和正物质的质量和电荷数是一样的,但电荷的符号不一样,是相反的。通常,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反物质则是正常物质的镜像,它们拥有带正电荷的电子和带负电荷的原子核。李祖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

满月前后,地球风或帮月球“补水”

通过比较进入磁层之前、期间和之后月表水含量的变化,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证实了地球风(主要是来自地球大气层的氧、氮、氢等离子)可以补充月表蒸发的水。因此,除了太阳风,地球风同样可以与月球表面......

科研人员揭示太阳风中大尺度磁洞奥秘

磁洞是空间等离子体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磁场强度有明显的下降因此被称为“洞”。大尺度磁洞的起源一直是个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利用帕克太阳探测器(PSP)卫星和日地关系探测器-A(STE......

首次观测粲介子在正反物质间“变身”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3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第二轮运行产生的数据,首次捕捉到粲介子从物质“变身”到反物质的过程,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现在的宇宙为何由物质而非反物质组成......

新研究揭示火星上游太阳风的分布和变化

行星空间环境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外部太阳。除太阳辐射外,太阳还会以“太阳风”的形式不断地向外喷射出速度高达400km/s左右的高速等离子体流(主要由质子、电子和少量α粒子组成),“冻结......

地球磁场:存在三十四亿年,起源一直未知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5日发表的一项地球科学模型,首次详细分析了地球早期磁场是如何产生的。地球的磁场已经运行了至少34亿年,而它的起源却一直未知。磁场其实也是地球最神秘的特征之一,它对所有生命体都至......

科学家发现意外的磁极转换和出乎意料的快速旋转

一架掠过太阳的探测器对太阳风的诞生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最佳观测。太阳风是从这颗恒星向外喷涌出的带电粒子流。太阳风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可能对宇航员安全、无线电通信、GPS信号和地面电网等产生影响,但科......

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风射电成像望远镜启动建设

11月1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标志性设备“圆环阵太阳风射电成像望远镜”在四川省稻城县傍河乡和色拉乡交界处开工建设,预计于2021年前后建成并投入科学观测。圆环......

正—反物质不对称性有了新证据

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LHCb实验发现了D介子的正—反物质不对称性,并表示这项发现“绝对会被写进粒子物理的教科书”。这一发现被CERN研究和计算主任Eck......

美研究称可借助太阳风在月球上制造水

美国研究人员借助计算机模拟发现,借助太阳风有望在月球表面制造水,这将为未来建立月球基地提供便利条件。太阳风是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美国航天局20日发布新闻公报说,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