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会现场

  9月27日,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有关专家在兰州组织召开了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西部行动计划项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计划”可行性论证会。论证专家组由程国栋院士、汪集旸院士等8名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

  据悉,“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计划”项目将通过实施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潜在赋存区域的钻探工作,寻找和发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赋存证据,提出一套适合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调查方法和用于指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标体系,探讨多年冻土区水合物的赋存状态和机制。本项目将推动我国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想的试验场所,对改变我国新能源结构和国家能源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证会上,该项目负责人吴青柏研究员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计划”的可研性报告,并且进行了专家答疑。专家组在审阅该项目有关材料、听取汇报的基础上,经讨论和评议,一致同意通过了该项目的论证,并建议项目组尽快组织实施相关研究工作。

  寒旱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吕世华和中科院资环局相关领导出席了论证会。

相关文章

理化所等在低温压缩膨胀一体机样机研制方面取得进展

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份额。通过船运输液化天然气(LNG),是天然气在全球流动分配的主要形式。LNG在运输和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蒸发气(BOG),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当前,亟需开展国产化船......

探明储量1330亿立方米!“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突破

1月17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突破,由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提交的位于四川盆地的合兴场气田1330.1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通过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审定,标志着......

科学家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

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作为证明青藏高原隆升历程和幅度的重要证据之一,三趾马(Hipparion)化石发现于西藏吉隆县沃马盆地和比如县布隆盆地的中新世地层。进入新世纪,根......

全球规模最大|我国成功建设年产量60万吨的乙醇生产装置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基于我国自主技术建设的年产量达60万吨的乙醇生产装置12月28日启动试生产,该装置以焦炉煤气为原料,成功产出合格无水乙醇。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乙醇工业生产装置。该装置依托中国科......

首套国产气质分析仪投入运行,中国计量院提供测评验证服务

近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自主研制的国产化气质分析关键设备系列仪器,首次在国家管网集团黑河首站、深圳某液化天然气(LNG)公司投入使用并平稳运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全球首套含氦煤层气提取99.999%以上高纯氦气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近日,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承建的全球首套3.6万Nm3/d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装置在窑街煤电集团甘肃科贝德煤与煤层气开发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一次开车成功,顺利产出99.999%以上纯度的高纯氦气。这......

研究揭示2500年前青藏高原已经广泛饲养牦牛和黄牛

12月13日,《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雷初朝教授团队联合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关于青藏高原史前牦牛驯化与黄牛利用研究的论文。本研究中用到的牛和......

科学家首次通过原位实验证实天然气水合物可到达海表

记者齐芳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构建了天然气水合物上升时随水深变化的演化模型,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首次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可携带冷泉气体到达海表。相......

国内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燃爆试验获得成功

11月13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由该集团组织开展的国内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泄放喷射火试验与封闭空间泄漏燃爆试验日前成功实施,填补了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掺氢泄放燃爆验证试验的空白,为实现天然气长输管道掺氢输......

重大突破!我国首套自研天然气在线气质分析装备发布

10月30日,我国首套自主设计研发的天然气气质分析装备日前完成全部工业性试验正式发布,填补了该类产品国产化空白,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检测关键技术获突破。天然气气质分析仪是保障长输天然气管道安全高效运行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