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11 11:01 原文链接: 袁贵仁回应“钱学森之问”通过改革提高人才创新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今年是“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重要转折,也是落实教改纲要的第一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就此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成就。

  针对“钱学森之问”,袁贵仁说,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先试点再推开,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22年全国普及义务教育

  记者:如果把“十一五”这五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你40多年教育工作生涯中去衡量,你会给出什么评价?

  袁贵仁:“十一五”提出的关于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有的已提前实现,有的可望如期实现。

  近五年,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可以概括为四方面:第一是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惠及 1.6亿学生;第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提高,2009年在学总规模达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第三是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职高职分别占据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第四是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最突出的是建立健全了国家教育资助体系。

  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转变。

  记者: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已提出免费义务教育,但为什么到“十一五”期间才真正实现?

  袁贵仁:我们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在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不仅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也减轻了亿万家庭经济负担,改善了民生。此外,免费义务教育还推动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

  记者:“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质量问题相应凸显出来,“十一五”时期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了哪些工作?

  袁贵仁:“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的“扩招”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我们必须充分肯定这项决策和成果。提高质量,不是说只有一个标准,而是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体现办学特色,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五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励1/2出自高校,社会科学领域2/3成果由高校完成。

  完善资助促进教育公平

  记者:过去5年,教育公平成为热词,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

  袁贵仁:一是以加快发展促公平,推动入学率进一步提高。二是以资源配置促公平,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三是以完善资助促公平。国家资助制度覆盖面更广、比例更大、标准更高。四是以规范管理促公平。通过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强收费管理,建立教育收费听证、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行风行纪已得到明显规范。 2009年反映教育乱收费的举报同比下降20.9%。

  记者:从“钱学森之问”到11名教授联名给你写信,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受到了质疑,该如何看待?

  袁贵仁: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也有很多成功做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国外相比是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但我们也要放眼世界,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空间很大,应实事求是地发扬优良传统,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做法和经验,使教育改革更加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针对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已提出了思路举措,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先试点再推开,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激发创造力和积极性。

  对实现“4%”目标有信心

  记者: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有人对如期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忧虑。

  袁贵仁: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提出2012年要实现4%,并保持稳定增长。现在离2012年实现4%只有不到三个财政年度,我对4%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持乐观态度。

  中央领导都对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今后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同时开辟新的渠道。

  记者:最近媒体和社会各界都在热议教育部等部门出台10项硬招治理择校乱收费,感觉政府对治理乱收费第一次有了时间表。但也有不少人担忧,这是一个顽疾,3至5年见效恐怕难以实现。

  袁贵仁:择校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直接反映,择校引发了择校乱收费。经过共同努力,在义务教育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治理择校乱收费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不少地区,仍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最近,教育部具体提出10条措施,出重拳治理择校乱收费问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经过3到5年的努力,真正在全国范围内解决择校乱收费问题。

  首先,这次出台的10条措施针对性强,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套组合拳。此外,各地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社会各界也在大力支持。由于择校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必须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同时,欢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加强舆论监督。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人才培养应杜绝“排排队,分果果”

日前,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10项重点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

教育部部长:国家将继续支持985、211工程

985、211工程高校的去向终于有了定论。今天(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议时透露,经教育部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沟通,国家将继续支持985工程和211工程,......

袁贵仁:向教育科研系统充分开放教育数据资源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1月31日召开的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向教育科研机构和人员充分开放教育数据资源,为教育科研提供便利条件。他同时表示,做学问要反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哗众取宠,反对生吞活剥......

教育部将颁布新质量评价标准监测体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近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研究颁布实施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监测体系,加强督导,公开结果。袁贵仁说,2013年要重点作好七项工作:一是发挥教育......

教育部部长称高考制度可能并非最好但最可行

2月24日在京举办的热点问题形势报告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教育的几大热点问题作了一一阐述。学前教育是否该算入义务教育曾在社会上引起热议。袁贵仁明确表态: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需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

袁贵仁回应“钱学森之问”通过改革提高人才创新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今年是“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重要转折,也是落实教改纲要的第一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就此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成就。针对“钱学森之问”,袁贵仁说,要加大教学模......

袁贵仁回应“钱学森之问”通过改革提高人才创新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今年是“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重要转折,也是落实教改纲要的第一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就此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成就。针对“钱学森之问”,袁贵仁说,要加大教学模......

首届创新中国论坛成功举行

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由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为论坛主席,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

李政道与教育学者共答“钱学森之问”

李政道先生作报告:要创新需学问 过去的一年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震聋发聩的疑问一直是教育界、知识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随......

吴澧:大师来自大世界

纽约曾经的骄傲——世界贸易中心被恐怖分子摧毁后,就遗址的处理,有美国穆斯林团体提出,他们愿意投资1亿美金,在遗址旁边建一所清真寺及其配套设施。很多人反对,包括一部分“9·11”受害者的遗属。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