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从深圳盐田港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第27次科学考察任务。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东南大学联合研制的南极冰穹A天文科考支撑平台随船出发。

  该平台是我国首座独立设计、制造及运行管理的南极天文科考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结构与温控系统、电源系统、现场主控系统、数据存储系统、通信及国内监控系统,提供南极天文望远镜等观测设备的电力,并对天文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遥控及数据通讯等。

  今年6月和8月,该支撑平台先后顺利通过南京平原测试和西藏羊八井(海拔4300米)高原测试。10月29日,该平台从南京启运。东南大学校长易红、副校长沈炯,紫金山天文台党委书记鲁春林以及支撑平台项目组成员等参加了启运仪式。

相关文章

章鱼DNA揭示南极冰盖或将崩溃

科学家一直想知道,西南极冰盖是否是一颗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定时炸弹”。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来自一只生活在南大洋的小型章鱼的DNA新证据表明,西南极冰盖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崩溃。如果人类......

赛默飞携手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共建生物科技创新实验室共享平台

2023年12月11日,三亚——近日,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在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城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生物科技创新实验室共......

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我国将建第5个南极科考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07.shtm  ?南极新科考站效果图。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11月......

中国科研团队建立全球大气光学湍流预测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大气光学参数建模研究团队近日建立了全球大气光学湍流预测模型,并首次实现了全球大气相干长度时空分布预测及可视化表征,丰富和提升了全球大气光学湍流时空分布特征的认识。据悉,......

新研究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新规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类星体的平均极紫......

人类为何对月球南极如此着迷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8月20日发布消息称,其发射的“月球-25”号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与月球表面相撞后失联,任务以失败告终。按照原定计划,“月球-25”号将在月球南极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陨石坑附近软着陆。正......

中国在南极意外发现“海上粮仓”每立方米海中容纳3万只……

8月24日开始,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洋。在此之际,我国的南极科考队经过长时间的深入探索,在南极洲的边缘海域,意外发现了一个蕴藏着丰富海洋生物资源的海域,堪称南极洲的“海上粮仓”。这......

AI大事件,复旦大学携手阿里云国内首个高校智算平台来了

国内高校首例!在数据和智能技术驱动的“大科学时代”,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环境中赢得主动,在关键领域取得创新突破,是时代给予高校的命题。6月27日,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CFFF(Compu......

中国地学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平台2023年度交流会举办

2023年6月2-3日,中国地学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平台2023年度交流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地学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平台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承办,邀请了国内......

天文学家首次在褐矮星周围发现太阳系外辐射带

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个辐射带,围绕着一颗名为LSRJ1835+3259的褐矮星。该辐射带的强度是木星的1000万倍,代表了探索潜在的可居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的关键一步。这一发现是通过一个由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