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12 10:04 原文链接: 1月8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神经系统受伤后的再生

  在线虫的神经系统受伤后,一个轴突会朝向其脱离的部分长出新芽。在封面图片上,固定在细胞膜上的一个荧光团用蓝色表示,细胞质用洋红色表示,同时为了能让读者看清楚,各片段的位置也稍微动了一下。Massimo Hilliard及同事对线虫神经系统中一个高效再生方式作了详细分析, 这个再生方式被称为“轴突融合”,即分离的轴突各部分能够自发地重新连接和融合,以恢复最初的线路连接方式。这种情况下的融合可防止脱离的轴突部分分解,而且只需要通过再生就可以将受损区域桥接起来。作者对这一再生过程所需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从轴突膜的磷脂组成的改变开始,接着是从重新生长的轴突中以及从周围组织中吸引特定的分子。引人瞩目的是,这一过程中所发现的分子和机制与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识别和吞噬中所涉及的分子和机制相似。

  蝙蝠的神经罗盘

  很多哺乳动物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把握方向,这是由于它们能够对三维空间进行准确的神经表征,其中涉及那些编码空间、距离、边界和头部方向的细胞的协调。通过头部方向细胞把握方向是这一导航系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但我们对这一罗盘的性质却知之甚少。在对自由运动的埃及果蝠(它们要么在飞、要么在爬,以寻找食物)所做的一项研究中,Arseny Finkelstein等人为大脑怎样编码其神经罗盘提供了新见解。利用来自大脑(具体说是来自名为“前下托”的区域)的神经记录,本文作者识别出了编码头部三个欧拉转动角度(方位角、俯仰角和横摇角)的神经元。来自这些头部方向细胞的记录,显示了关于空间取向的一个环形模型,它由根据两个环形变量(方位角和俯仰角)变化的细胞标绘出。

  酵母α-甘露糖的代谢模式

  Harry Gilbert及同事发现,多形拟杆菌(人肠道微生物群中占主导地位的一个成员)能将来自宿主糖蛋白和来自饮食中源于酵母之多糖的含α-甘露糖的复杂碳水化合物用作一个可行的食物来源。作者识别出了编码使多形拟杆菌能通过大型寡糖代谢α-甘露糖(这些大型寡糖随后又会通过周质酶的作用被解聚成甘露糖)的机制的基因位点。共培养研究显示了α-甘露糖代谢的一个“自私”模式,该模式与认为肠道微生物群的多个成员参加并受益于多糖分解代谢的普遍假设是相反的。这项研究为了解人肠道微生物群中聚糖降解的演化如何反映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饮食变化提供了见解,因为酵母α-甘露糖只是从现代人类饮食的获取以来才成为我们饮食中一个普遍成分。

  谷胱甘肽信号促进李斯特菌的致病性

  为了在其宿主身上成功定植,细胞内病原体必须能够感应它们的环境和调制它们的毒性基因表达。例如,当“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宿主细胞时,它会通过对主调控因子PrfA的激活来重塑其转录程序。以前的研究工作表明,PrfA是被宿主细胞内环境特定的一个小分子活化剂变构调控的,但这一小分子的身份却一直难以确定。在这项研究中,Daniel Portnoy及其同事发现,细菌的和来自宿主的谷胱甘肽是“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致病所必需的,但并不是通过其在氧化还原动态平衡中所起经典作用来产生致病性的。

  S-型星中的核合成

  Sophie Van Eck 及同事发表了从一组23个主序后星(其中包括17个“S-型”和6个“M-型”)获得的高分辨率光谱。S-型星是红色巨星,在其中“慢中子捕捉”或“S-过程”正在合成重元素;M-型星是类似的、但没有“S-过程”增强现象的巨型恒星。利用新的光谱数据和专门的模型大气,本文作者获得了锝、锆和铌的准确丰度。与从最先进的恒星演化和核合成计算得出的预测所做比较显示,S-型星中的合成温度不到大约2.5亿K,同时也支持认为碳-13是“S-过程”中子源的观点。

  量子纠缠时间达到6小时

  量子纠缠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分布(正如一个世界范围的量子通信网络将会要求的那样)是被在传播过程中积累的损失所禁止的。这个局限性利用一个涉及量子信息存储的转发器协议也许可以克服,假如能够实现寿命足够长的纠缠的话。目前的相干时间纪录是3小时,是在由硅-28内的磷供体组成的一个系统中实现的。在这项研究中,Manjin Zhong等人打破了这一纪录,在铕掺杂的正硅酸钇材料中实现了6小时的相干时间,而这种材料中以前的相干时间只限于几十毫秒。这一系统的关键优势是,所涉及的转变是可以光寻址的,这使得该发现对于长寿命量子记忆应用尤其充满希望。

相关文章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人类罕见的神经胶细胞瘤的新型疗法

弥漫型内因性桥脑神经胶细胞瘤(DIPG,DiffuseIntrinsicPontineGlioma)是一种致命性的小儿脑瘤,患者常常会在诊断后的一年内死亡,由于肿瘤的位置,进行手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化疗......

科学家阐明摄食全过程的序列性神经调控机制

自然环境变幻莫测。自然界中的动物即使在摄食过程中也需要时刻关注环境中的各种线索,一方面有助于及时发现危险,另一方面利于获取更多资源。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细致分析动物多种自发行为的手段,科学家主要利用摄食......

刘明院士团队:自旋神经形态器件研究新进展

生物启发脉冲神经网络架构有望通过模拟人脑的高算力、高并行度、低功耗等特性,解决冯·诺依曼架构存储墙和能效瓶颈等问题。然而,面向构建脉冲神经网络的神经形态硬件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基于传统CMOS的神经......

新材料实现视神经最长距离再生

记者27日从首都医科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李晓光团队在暨南大学苏国辉院士团队指导下,联合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团队,利用生物活性材料(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壳聚糖)促进成年大鼠完全离断的视神经长距离再生,并恢复......

Nature:重大发现!揭示一种修复神经元DNA损伤的新策略

 “不使用它就会失去它”,这句格言被广泛地应用于从我们的肌肉到我们的头脑的一切,特别是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然而,当涉及到大脑时,这种使用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虽然使用脑细胞可能确实有助于在整个......

Cell:科学家揭示光调节机体代谢过程的神经分子机制

研究表明,人造光(artificiallight)是引发机体代谢紊乱的一种高风险因素,然而,光调节机体代谢背后的神经机制,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Lightmod......

基因治疗能有效改善大动物模型神经退行性疾病

2月16日,我国科学家利用病毒载体表达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技术敲除和修复亨廷顿猪模型的突变基因(HTT),首次在国际上证明基因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动物模型的病理变化以及行为症状。......

受体位置对迷幻药的影响研究

位置,位置,位置是迷幻药物的关键,可以通过快速重建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来治疗精神疾病。在2月17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表明,与神经元内部的5-羟色胺2A受体结合可......

猴头菇中活性物可促进神经生长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开展的一项临床前试验发现,猴头菇中的一种活性化合物能促进神经生长,从而增强记忆力。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神经化学杂志》,有望为治疗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认......

中科院最新研究为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新思路

脊髓损伤(SCI)发生后,由于损伤微环境的动态和复杂性,导致受损部位神经存活和组织再生困难。其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形成多个正反馈调节信号网络,在损伤后占主导地位,成为外在神经损伤环境的标志。SCI通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