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04 09:47 原文链接: 专家支招如何缩短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

   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根据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皮尤研究中心1月29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两者之间的距离确实有些远。

  以分歧最大的转基因食品为例,调查结果表明,88%的科学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可安全食用,但持这种看法的美国民众只占37%。而98%的受访科学家认为问题在于公众并不了解他们在说什么;而公众则认为科学家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可信。

  为何科学家与公众看问题的差异如此之大?是科学家远离了公众,还是社会远离了科学?疑问再次产生。

  距离是必然的?

  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确实存在距离。很多采访对象均如是认为。

  “科学家是从科学研究的范围内得出数据,并认为是可信的;而公众对世界的认知来自于感性生活。”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传播教授、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大光说,在不同的语境之下探讨一个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而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高山看来,科学家与公众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必然的。“科学发现往往是违反常识的,公众的想法是顺从常识的,两者会有交叉,但是具有相当长的延后性。”

  专家认为,发现自然规律或实现技术突破,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事实是科学家的本职责任,基本上不会因为公众理解与否而妥协。不过,他们也表示,如今科学信息的增加以及科研工作的细化加深了公众理解科研成果的难度。

  “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都有理解困难,更何况是公众?”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金拓说。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和公众之间不该有交流。科学只有获得了公众的支持和理解才能更好地进步,公众只有汲取了更多科学知识才能提高素养。

  摆正态度是关键

  那么,科学家应该如何与大众打交道呢?对此,李大光表示,很多科学家不愿意与公众打交道,所以中国的科普一直在低层次、老套的、传统的模式中徘徊。“怕出问题,惹麻烦,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做科普中的态度。”他说,很多人愿意把事实讲给大家听,而不愿意把挑战性的东西讲给大家听,这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专家表示,即使面对争议,科学家也有不足的地方。有专家表示,很多事情的争议是科学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而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有应用的时候就不纯粹是科学的问题,涉及到伦理、文化、经济甚至宗教等。而此时,科学家们却犯了错误,只是把其当作科学问题来讨论,而且认为公众不懂科学就没有资格谈论这个事情。

  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认为,要想改善两者的关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对科学家进行培训,让他们善于与公众打交道。“科学家也是一种职业,科学也可以用来谋生和营利。”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刘兵说,科学家也有自身职业的利益,对科学家的要求和准则也要发生变化。

  尚须平等讨论

  除了科学家与公众自身角色之外,当前科学家公信力的下降,也再次拉大了两者之间的鸿沟。近些年来,诸多科学事故如福岛核泄漏、滥用动物做实验等,使公众不愿相信科学家的判断。

  而对于中国来说,南水北调、三峡工程、垃圾焚烧、化学燃料的使用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讨论促进共识。“如果科学家本身公信力塑造得比较好的话,就有更多的公众愿意相信科学家的话。”高山说。

  在李大光看来,为了减少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鸿沟,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平等讨论模式。针对某个科学问题,政府、媒体以及社会公众与科学家面对面讨论,比如1989年丹麦兴起的共识会议制度就一直延续至今。

  “这是科学家与公众的辩论模式,而不是科学家讲,公众来听,双方站在平等的位置来讨论问题。”李大光说,中国也需要类似的模式,而当前中国类似的科学讨论并没有开展。

相关文章

科学家揭开元古宙地层“珍珠项链”存在之谜

神秘的霍氏串珠(Horodyskia)是发现于元古宙地层中的形态类似一串珍珠项链的宏体化石,其生物成因和系统发育位置一直是学界之谜。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

科学家+工程师,科研成果如何有效转化?

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水平的具体路径之一,也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手段。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

科学家研发出可穿戴人工喉还原准确率超90%

一枚硬币大小的石墨烯片,贴在颈部靠近喉咙处,就能帮助发音障碍者获得新“声”。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及合作团队在智能语音交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发的可穿戴人工喉可以感知喉部发声相关信号,......

科学家合作取得光合领域里程碑研究成果

藻胆体(phycobilisome,PBS)是蓝藻和红藻主要的捕光天线,位于类囊体膜基质侧,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捕光蛋白复合物。PBS通过内部色素团(bilins)将捕获的光能以极高的效率传递至光系统II......

分析科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章竹君逝世

据陕西师范大学官网消息,著名分析科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获得者章竹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9日20时30分在西安与世长辞,享年86岁。章竹君先生19......

丁光宏委员:对攀登世界科学险峰的科学家,要减少打扰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关键之一是建设一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工科教师队伍。为此,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建议,要完善基......

湖北38名青年获国家立项!90后科学家崭露头角

2月7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下达的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计划,湖北省38个项目获批立项,获批数量比上一年翻了3倍。承担项目的青年科技人才平......

致敬!我们老一辈质谱科学家查良镇教授

我们老一辈质谱科学家、清华大学查良镇教授今天因病去世,享年85岁。他从事真空科学、质谱学研究超过六十年,是中国二次离子质谱学术会议的创办者。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中国第二代质谱人。早在1961年,查良镇就......

第十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揭晓

上海,2022年12月17日——今日,第十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成功在“云端”举办。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清华大学药学院饶燏3人获颁“杰......

我国科学家成功给低对称极化激元拍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04.shtm科技日报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陆成宽)基于极化激元的纳米光子学技术能够在深亚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