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10 13:51 原文链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现代农业路越走越宽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指出,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为什么还要继续转变方式?

  2014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总体形势平稳向好,继续保持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全年粮食产量12142亿斤,比上年增产103亿斤,增长0.9%。畜产品、水产品、蔬菜生产保持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那么为什么一号文件还要强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原因在于当前农业发展既有很大成绩,也有不少忧患。最大的压力来自3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二是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三是过去以单纯追求产量为主,拼资源、拼消耗的农业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比较大的危害,同时也对农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制约。在此背景下,要想保持农业发展好的态势,一定要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发展方式上来。

  如何转变?陈锡文认为,一方面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来提高农业的科技进步,强化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农业自身结构。

  “这次一号文件中大家特别关注的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既提供初级农产品,自己又能对其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它的产业链,提高它的价值。同时还可以在农村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包括旅游业、农家乐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农民收入。”陈锡文说。

  如何控制农业用水量?

  关于水权管理和水价制度改革,在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很多地方进行了积极大胆的尝试。

  什么叫农业水权?

  举例来说,中国北方很多省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来自黄河,黄河每年的径流量是有限的,如果上游用多了,下游就没得用了。因此,从黄河源头开始,国家对每个沿黄河两岸的省份可以从黄河流域用多少水有所分配和定额。比如允许一个省从黄河调用21亿立方米的水,这个就是水权。这21亿立方米的水,比如其中可能有12亿是用在农业方面,这就是农业的水权。

  陈锡文指出,农民灌溉一亩地允许一年使用800立方米的水,就是这一亩地的水权。超了要扣,节约了要奖励,这要形成一个机制。最终如果没有价格做杠杆的话,谁去节约就很不好办。所以实行水价制度,不是简单地提高水的价格,而是要通过水价制度的改革,让水权也可以交易。实际上通过这个办法既能达到节水目的,也能增加农民收入。因为节约下来的水权可以转让,从中获得一部分收益。

  陈锡文强调,现在各个省分散试点比较多,一号文件提出,把它作为一种面上的改革政策逐步向前推广。总的来说,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长江以北,整个北方地区拥有的水资源只占全国水资源的1/5,但其面积广大,尤其是农业方面主要农产品的增产现在越来越依靠北方。所以怎样既能科学地节约用水,又能通过这种节约用水促进生产的发展,带动农民的增收,这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怎么保证中国人的饭够吃?

  关于农村改革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三块地”的改革,即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央对此确立了“三条底线”,就是公有制性质不能改变、耕地红线不能破、农民权益不能受损。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说:“确立这3条底线不是说不改革,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革。‘三块地’的改革试点方案有关部门已经在牵头落实。试点任务到2017年来完成,在2017年年底之前主要是推进搞好改革的试点。”

  韩俊表示,我们说要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一定要落到实处。现在耕地需要占补平衡,现实中有的地方确实存在占多补少、占好地补差地的现象,有的甚至只占不补,因此要建立起耕地保护责任制。

  一号文件提出,要划定永久性的基本农田,这项工作正在加紧落实。历年一号文件关注的重点就是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损害。韩俊指出,我们期待着土地制度改革的试点能够摸索出一些很好的经验,并进一步推广开来。

  同时,一号文件针对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还提出许多细化的要求,除了永久农田划定,还有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保护质量与提升、投融资等。

相关文章

玛丽·居里学者华人学会首届年会召开

4月1日~2日,玛丽·居里学者华人学会首届年会暨中欧科技人才论坛在德国慕尼黑以“全球直播+线下”的形式成功举办。该年会由玛丽·居里学者华人学会和玛丽·居里学者全球校友会联合主办,本届主题定为“卓越、研......

《中国药大人南京共识》发布

4月1日~2日,中国药科大学“共话中国生物医药未来”校友论坛在该校举行。近千名中国药科大学各行业杰出校友、百余位专家教授以及药大友人齐聚一堂,直面生物医药领域核心基础科学难题和卡脖子技术瓶颈,共同探讨......

跨部门协同:挖掘农业生产力布局的潜力

两年前在黑龙江调研的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朱安丰发现,部分农户有种植小麦的愿望。然而东北三省如今的小麦种植面积不足10万公顷。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卸任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通识核心课程《大国三农》,其......

浙江省“送农业科技下乡助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启动仪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近日,浙江省“送农业科技下乡助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启动仪式暨宁波市春耕备耕现场会在余姚市黄家埠镇上塘村举行,吹响了今年备春耕生产的“集结号”。活动现场设置了农业科技咨询等......

世界水日,专家聚首中国农大研讨“水”

3月22日,恰逢第31届“世界水日”。由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主办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智慧水利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0位院士齐聚中国农......

世界水日,专家聚首中国农大研讨“水”

3月22日,恰逢第31届“世界水日”。由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主办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智慧水利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0位院士齐聚中国农......

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产业大会召开

3月19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2023年产业大会”在沈阳市举办。大会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和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共同主办。辽宁省副省长姜有为、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等共同......

气象站立田头农业气象观测网越织越密

央视网消息: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催生新发展动能。当科技和春耕相遇,会给麦田带来了哪些新变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今年的春耕生产更有看头。卫星观苗情高分卫星遥......

北京农业中关村核心引擎初步建成

记者17日从2023农业中关村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历经3年多的建设,北京市的农业中关村核心引擎初步建成,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立运营,建成了中心总部和三个分中心功能实验室和果业、温室园艺示范园。......

丁建宁代表:应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当前,科技和人才的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扬州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丁建宁说,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也面临着重要挑战,主要表现为“四难”,即建立深度交叉合作难、获得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