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02 09:51 原文链接: 穹顶之下并非柴静私人恩怨公众行动带来改变力量

  2月28日,长达103分钟的公益作品《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将“雾霾“这个词,又拽到公众眼前。“雾霾”一词搜索量趋势图曲线,在这天陡然上升。

  片子中,离开荧幕一年的前央视记者柴静,穿着一袭白色上衣和旧牛仔裤,做了一场演讲。她将“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这些科学性极强的问题,用娓娓道来的风格,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公众。

  24小时之内,这部对雾霾刨根究底的片子,全网播放量破亿。柴静说,这是她跟雾霾的一场“私人恩怨”。有了女儿之后,她意识到这个脆弱的生命要由她来负责。以一个母亲的立场,加上一名调查记者的素养,有了这部柴静所说的,“计划外的片子”。

  但是穹顶之下,不只有柴静一人。

  环保组织网站被挤爆

  3月1日,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媒体见面会上说,他看完了《穹顶之下》,并发短信对柴静表示了感谢,感谢她唤起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网络发言上。位于北京的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对此有更直观的感受——他们一款手机应用在一拥而入的访问请求面前几乎要崩溃了。

  视频里,柴静提到了一个公开企业排污信息的手机应用——污染地图。她告诉大家,看到超标排放废气的企业,可以举报。当天下午,“污染地图”官方微博发文称,由于下载量加大、数据库运行缓慢,该手机应用已经无法正常运行。

  网民的热情让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始料未及。从2014年6月上线至柴静调查播出前夕,“污染地图”的下载量在五万左右。但从2月28日起,下载量迎来了“井喷”,光iOS系统下载量就超过20万。马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污染地图”“罢工”时,网友给予了这款应用极大的耐心,他们留言说,没关系,我们等。“这也说明公众强烈地希望能做些什么。”

  同样刷了一回存在感的是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柴静的调查片中,自然之友贡献了一段动画,告诉公众,面对雾霾,他们能够采取哪些行动,比如少开车,比如看到环境不友好行为拨打投诉电话12369进行举报。

  自然之友网站的服务器也没招架住大量涌入的访问请求——它宕机了。网民们想报名成为自然之友的志愿者,由于人数过多,报名链接一度无法打开。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说,片子播出后,他和他的同事收到来自各界的信息,被片子打动的人表示,他们想成为“环保行动派”。

  公众行动带来“改变的力量”

  实际上,自然之友已经推出了一个叫作“蓝天实验室”的项目,这不是一个实体的实验室,没有需要专业知识才能理解的科学定理,它更想强调的是有趣和互动。在自然之友的官方介绍里,这是一种“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大气污染检测和雾霾应对方法开发的创新行动方式”。

  “我们都知道雾霾不好,但是面对雾霾,大家普遍有一种无力感,甚至是抱怨。我们就想,能不能做些什么,让不得不面对雾霾的这些人,和雾霾科学、积极地相处。”张伯驹说。

  蓝天实验室里集合了青年科学工作者、志愿者和普通公民,自然之友希望用公民参与的方式,来澄清公民自己的疑问。张伯驹举了一个例子:“我们都在倡导绿色出行,那能不能用数据来证明,究竟哪一种出行方式更健康?”疑问有了,蓝天实验室里的青年科学家就负责设计实验,然后由招募来的志愿者完成测试。这是一个已经启动的测试活动,志愿者们会收集不同交通方式下PM2.5的可能吸入浓度,然后由专业工作人员对数据做出分析,之后再发布一个能让公众“看得懂”“愿意看”的报告,为公众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提供参考。张伯驹希望,他们能够培养一股积极、建设性的力量,在探索和求知当中,激发大家的行动力。

  柴静在视频里说:“因为一个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点点事情,可以让事情本身变得更好,他心里面就能踏实了。”

  马军看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这种“心里踏实”。“从第一个环保组织注册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时间。前期的很多时候,公众参与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次。但是近两年来,我们看到了积极的改变。环保组织参与行动的空间扩展、深度增加、类型更加多样。而公众的直接参与,比如说对排污企业的监督,更是有明显的进展。”马军介绍道,污染信息实时公开,公众捧着手机,看到超标排放,就能随手“@”当地的环保部门。在某些省市,这种政民互动已经达到“高度积极”的程度。

  不只一时冲动,更需长久参与

  张伯驹强调,自然之友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公众可以选择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一种不奢侈、不浪费但又能保证生活品质的生活方式,来实现环境友好。“把行动融入生活和习惯,这个特别重要。这部片子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信息,它告诉大家,我们的行动、政府的行动、环保组织的行动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行动,能够让改变发生。”

  因为《穹顶之下》,自然之友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收获了他们完全没预料到的高度关注。但是,他们也清楚,因为片子激发的热情总会消退。而治理污染,关注环保,还是一个长期课题。

  “我们会努力,让公众看到他们力量产生的作用,让他们愿意持续性地去关注、去参与。”马军说,他们准备推出“污染地图”的2.0版本,用更多功能、更高的用户友好性,来助力守望蓝天。张伯驹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任重道远,他希望《穹顶之下》能产生更为长远的影响。

  在演讲快要结束时,柴静说:“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这,也正是环保组织希望从普通人身上看到的决心。

相关文章

穆荣平:科学地讲科学,才能赢得公众信任

日前,一份名为《科研之信: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显示,中国受访科研人员认为,科研关注度的提升能够在“增进社会效益”(55%)、“影响政策制定”(48%)以及“提升科研质量”(47%)三个方面带来积极影......

南开大学张新星质谱团队新成果揭示隐藏雾霾成因

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是大气化学中的关键过程,这是因为硫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由于其具有高吸湿性,也是有效的云凝结核,能够形成云雾从而进一步影响空气质量、人类健康和气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华北......

又一研究所举办公众科学日

5月22日,在全国科技周期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天津工业生物所)举办了2022年公众科学日主题活动——合成生物“寻宝途”。本次活动以“云”直播方式向公众开放,两位主播带领屏幕前......

新疆及西南地区等地有雨雪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有雾霾

中新网11月26日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7日至28日,新疆、西北地区东部、川西高原、西藏东部等地部分地区仍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此外,26日至28日,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逐渐转差,有轻至......

华北黄淮等地雾和霾频扰寒潮即将大举南下

从11月4日开始,全国性寒潮影响将逐渐铺展开,大风、降温、雨雪接连来袭,本周末至下周初全国大部将陆续度过下半年来最冷一天,公众记得提前备好厚衣服。不过在寒潮主要影响到来前,今明天华北、黄淮等地仍多雾和......

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多阴雨华北中南部等地有雾霾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0月29日至11月1日,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江南西部和南部、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贵州东部、云南南部、湖南西部、广西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29日至30日,华北......

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多阴雨华北中南部等地有雾霾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0月29日至11月1日,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江南西部和南部、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贵州东部、云南南部、湖南西部、广西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29日至30日,华北......

大连化物所等利用大连光源揭示氢键费米共振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江凌团队、副研究员张兆军和院士张东辉团队,与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郭哲来团队、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志锋团队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大......

我所利用大连光源揭示氢键费米共振新机制

近日,我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凌研究员团队、张兆军副研究员和张东辉院士团队,与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郭哲来研究员团队、香港中文大学刘志锋教授团队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大连相干光源的中性团......

研究发现我国雾霾发生新机制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得州农工大学开展合作研究,揭示了区域雾霾形成的新机制。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对我国及世界发展中国家合理制定减排措施以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切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