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18 11:03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报】让内审成为科研管理的臂膀

  “审计就是找茬儿。”这是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副所长、纪委书记何宏平主抓该所内部审计工作之初,一些科研人员的看法。“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感觉压力很大,怕得罪科学家,将来会影响自己的岗位竞聘。”何宏平说。

  然而,这一切近几年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从2012年开始,地化所探索以内部审计为抓手,不断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成效初显。

  从被动抽签到主动申请审计

  2012年,恰逢中科院监审局推进科研经济业务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工作。根据要求,地化所组织了一次深入细致的内部审计工作。

  “当时研究人员很抵触,最后只得抽签,抽到哪个组就审计哪个组。”何宏平说。所里实行的是学科组管理制,全所共有25个学科组,每组设有一个学科组组长。审计发现,不少学科组存在野外租车手续不齐全、劳务费支付不规范等问题。“很多时候不是科学家想去占便宜,而是他们对管理上的一些东西不了解。”何宏平说。

  地化所领导在全所职工大会上通报了这次审计的结果,严肃指出了问题,深刻剖析了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同时,针对问题,该所积极修订、完善经费使用和管理等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加强管理。此外,在多个场合,所领导结合审计结果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介绍、宣传。

  从此,该所内部审计工作环境不知不觉地在变化。学科组长也逐渐认识到内部审计对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作用。“如果在经费使用中碰到问题,他们会主动地与纪监审、财务和相关管理部门及人员沟通,探讨解决办法,防范风险。”何宏平说。

  2013年,有5个学科组自愿报名,要求被确定为审计对象。

  “1+N”模式

  2012年,根据《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纪检监察审计工作暂行办法》关于人员配备的要求,广州地化所选聘了一名具有科研业务背景的优秀博士作为该所专职内部审计员。此外,广州地化所在专职人员的基础上,形成了以1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为核心,以若干所财务骨干和下属单位财务负责人为主要力量的“1+N”审计工作模式。

  这种模式既解决了人员短缺,无法开展工作的问题,同时也通过多次审计工作提高了财务骨干和学科组财务负责人的政策法规水平。“1+N”的审计工作模式不仅体现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和业务能力上,还延伸到审计内容上。

  从2014年开始,该所审计重点也从“单一内容”向“1+ N”模式转变。“1”即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差旅费、会议费、交通费等,“N”则是根据学科组科研工作特点确定的审计内容,如野外工作较多的学科组,以车船租赁费、劳务费为重点审计内容;实验研究为主的学科组则以试剂、实验耗材为重点审计内容。

  结合被审计学科组特点确定审计内容,使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更强,审计的效果更好。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研究所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上不断规范,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少。

  积极应对挑战

  每次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工作组都要召开工作总结会,成员们总结工作中的有益做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针对有些野外科研活动拿不到报销凭证的问题,审计人员向该所反映情况并提出建议。研究所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政策,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也减少或避免了野外活动中经费管理的风险。

  “审计是为科研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研究人员面临的和可能面临的问题。”何宏平说。每半年,广州地化所都会以《内审简报》的形式向全所职工通报内部审计工作情况,通报内部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提出改进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何宏平说,审计方面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有正确认识,要进一步加以重视,要让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目前,研究所科研经费每年大约以20%~30%的速度递增,这一方面体现出研究所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对经费的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据介绍,下一步,广州地化所将重点围绕科研经费合法合规使用,将内部审计制度理顺,同时在制度制定、管理实践方面大胆创新,让内部审计在科研经费以及研究所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凸显,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规范经费管理使用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建立经费多元投入机制,为勇闯“无人区”的基础研究护航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提升国......

建立经费多元投入机制,为勇闯“无人区”的基础研究护航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提升国......

北京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和国际化培养资助结果公示

2024年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和国际化培养资助评审工作于日前结束。经过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给予秦翠翠等204名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SHABIRALI等8名博士后国际化培养资助。现......

2024年度社会领域重大课题委托研究征集公告

为进一步深化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完善政策研究体系,增强政策研判能力,为制定实施重大政策提供有益支撑,现对2024年度社会领域重大课题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单位。具体事项公告如下。一、研究题目及要点......

经费1698万!海南公示院士创新平台科研项目拟立项项目

近日,海南省科技厅经公开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行政决策等程序,公示2024年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科研项目拟立项项目11个,安排经费1698万元。详情如下: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4年海南省院士创新......

权威快报丨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

天和、问天、梦天三舱齐聚天宇中国空间站傲立太空夸父探日、青藏科考、微纳卫星、量子传输、质子治疗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2月24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出国留学经费管理办法》印发

财教〔2022〕190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教育局,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教育......

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十年来年均增长10.6%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记者陈杭)北京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由2012年的1063.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29.3亿元,年均增长10.6%......

十年来教育经费投入实现“四个翻番”

中国教育部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数据看十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成效,中国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介绍,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这是中国在2012年首次实现、又连续10年巩固的......

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2.8万亿,比上年增长14.6%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今天公布《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