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10 09:43 原文链接: 空间海洋技术发展期待战略新突破

  今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要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要提高空间探测能力、对地观测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在空间科学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方面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保证我国有效和平利用空间。要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增强我国海洋能力拓展,支撑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保护和利用海洋。

  胡锦涛提出将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作为“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八大科研领域之一,再次提升了中科院为该领域制定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的重要性。

  2009年6月,中科院发布《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描绘了我国在能源、人口健康、空间与海洋、国家与公共安全等18个重要领域面向205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

  路线图提出,按照2020、2030和2050三个阶段,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我国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位列其中。

  那么,我国在空间和海洋科技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将空间和海洋科技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又将如何有效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面对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路线,科技界又当如何努力?

  近日,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原所长相建海研究员,共同做客由中国科学院和人民网科技频道联合主办的“展望中国八大科研领域突破访谈”,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和探讨。


  吴季:

  空间探索——以国家需求为牵引,规划科学创新目标

  1957年,苏联发射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了人类探索空间的新时代。随后,人类先后对月球、金星、火星、木星等太阳系行星展开探索征程。如今,人类的宇宙飞船历经30多年飞行,已接近太阳系边缘,目前仍然在向前进发,并传回大量数据。

  相比而言,我国的空间科学探索刚刚起步。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双星计划”发射了首颗地球空间探测卫星。2007年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今年10月,嫦娥二号正式奔月履行使命,并传回月面影像。

  吴季在总结我国空间科技探索现状时说:“回顾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中国在代表人类探索太空方面还相当落后。”不过,吴季也同时表示,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很快。

  针对不少人提出我国面临“前有劲敌,后有追兵”的发展形势,吴季认为,“前有劲敌,后有追兵”的说法反映出一种冷战思维。冷战期间,美俄两国有着激烈的太空竞赛,倾其国力发展太空探索。美国曾在“阿波罗计划”高峰时期,拿出近7%的GDP予以支持。

  在和平发展时期,吴季认为,我国的太空探索不能仅仅“为了和别人比”,而是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来布局发展。“这些需求不光是直接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也包括为人类提供一些科学支持。在太空探索上,我们要做一些创新的东西,而不光是做一些跟踪的东西,重复别人的东西。这同样是一种国家需求”。

  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提出大力发展空间探索,给空间科技界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吴季希望“能够在关注国计民生的同时,关注一些稍微长远的基础科学问题”。

  在吴季看来,空间探索中原创性的突破,要求我们必须提出自己的创新型计划、设计思路和探索思路,以便让中国科学家获取第一手数据,从而发现一些原创性知识。

  为此,上百个科学家共同参与制定了我国空间科技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布局具有创新意义的科学目标以及科学卫星计划。

  吴季介绍了该路线图中的几个分支,包括:名为“天体号脉”和“天体肖像”的对宇宙观测以及暗物质探测计划;“太阳全景”和“太阳显微”的对太阳观测;日地关系计划;地球观测计划;太阳系深空探测计划;微重力计划和生命科学计划,以及基础物理实验计划。


  郭华东:

  对地观测——加大投入,重点发展自主遥感卫星

  对地观测与航空航天的发展密不可分,上世纪60年代,航空和卫星的对地观测率先在西方发展起来。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发展对地观测技术,而地域辽阔则给我们提出了很高要求。”郭华东介绍说,“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并不是特别落后,总体上在全球属于第二集团,个别领域已跨入第一集团。”

  在郭华东看来,胡锦涛的讲话给对地观测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

  基于目前我国的对地观测发展现状,郭华东认为,要根据国家需求和目标作好规划,有针对性地发展星载对地观测体系、航空对地观测体系以及综合对地观测体系。

  在谈及我国对地观测的原创性突破能力时,郭华东坦陈“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他表示,原创性成果的取得,需要明确科学目标、有效凝练科学问题;此外,还要用全球视野分析问题,引导技术发展,明确未来发展之路。

  在郭华东看来,胡锦涛的讲话将在政策层面有力推动对地观测的发展。下一步,应该投入更多的经费以匹配发展目标,并吸引、造就一流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来引领发展。

  据郭华东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2020年,美国对地观测平均每年的计划经费是75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遥感卫星系统。

  郭华东说,在对地观测中,卫星观测是一个主体。考虑到中科院的基础和目前的学科划分,主要还是做了对地观测卫星的路线图。从对地观测卫星的角度来讲,我国有比较好的布局,比如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环境卫星系列,下一步将有测绘卫星、电磁卫星等其他卫星相继问世。

  郭华东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的对地观测研究主要利用了主流的国际遥感卫星,因此国外数据占了绝大部分市场。路线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逐步提高我国自主遥感卫星的比重。到2050年,将有70%到80%的信息来源于国产卫星,并以此为主开展应用事业。

  除此之外,路线图中还包括了机载对地观测、对地观测数据处理分析,以及对地观测在农、林、地矿、海洋等国民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应用。


相建海:

  海洋探测——保护好“蓝色财富”,“取之有术,用之有度”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基石和重要的物质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必须要有勘测海洋的更多能力。”相建海认为,海洋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营鱼盐之利,行舟楫之便”,我国自古便有利用海洋的传统,海洋探索也曾在郑和下西洋时辉煌一时,而后却逐渐落伍。解放后,我国的海洋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但由于投入有限、起步较晚,总体上海洋科技力量至今仍处于落后20到30年的阶段。”相建海介绍说。

  另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因认识到海洋对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大作用,我国开始将和平利用、开发海洋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海洋科技取得了很大进步,近年来发展趋势很好。

  相建海介绍说,通过“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科技项目的部署,人才队伍已经初具规模、整体实力逐渐增强,并在海洋生物技术、海洋探测技术和资源利用技术等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如果说之前的重点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进行追赶,那么当前面临的任务则是迅速抓住重点,有所作为。”相建海说,“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到,要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应用开发利用能力,实际上非常英明地给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我国有将近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这是我们解决新世纪所面临的资源、人口和环境挑战时非常重要的一笔财富。相建海强调,“如何在保护好这笔财富的前提下应用、开发它,应成为当前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建海进一步指出,海洋资源是有限的,应该“取之有术,用之有度”。有术,就是要采取科学、严格的管理办法,采用合理的技术进行开采。有度,就是提高科学认识的水平,掌握规律,在保护好它的前提下,达到可持续开发的能力,让其可以再恢复。

  在制定面向205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时,海洋领域众多相关专家学者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国际前沿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基础,描绘出了海洋科技路线图。

相关文章

“每件标本都在讲述海洋的故事”

奔赴浩瀚的大海采集标本,认真挖掘标本背后的价值,持续开展海洋科普活动……在海洋生物标本收藏量居亚洲首位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海洋工作者加大科普力度,带领参观者开启奇妙的海洋探秘之旅,让更多人了解......

海洋生物“霸主”易位之谜获揭示

在三叠纪以前的海洋里,腕足类动物在温暖的浅海中繁衍生息,是海洋中最常见的底栖生物,比体型相似的双壳类繁盛得多。但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2.5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后,双壳类迎头赶上并超越腕足动物,遍布全......

船舶零碳排放,未来可通过三条途径实现

“人类的未来在海上!”8月26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海洋强国战略科技创新论坛2023上,大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说。如何认知海洋、开发海洋,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战略步伐?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

中印尼海洋科学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共同建立的中-印尼海洋科学联合实验室在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沙忠利等出席......

太平洋经向模态的位相非对称性及其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在团队联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杨崧研究了太平洋经向模态(PMM)的位相非对称性及其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我国自研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脉”正式投入使用

今天(7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装备——“海脉”在渤海海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上迈出关键一步,对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进一步健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勘探装......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

7月25日,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中国海油海洋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再上新台阶。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新增建筑面积......

海洋所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演变规律的整合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凡在中国近海演变规律的整合研究方面取得进展。7月18日,相关综述性文章以《气候变暖下的中国近海》(TheseasaroundChinainawarmingclimate)为......

多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方面新进展

近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多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领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甘波澜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中纬度多尺度海-气相......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演变规律

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中国近海正在发生着多方面变化。该综述文章首次在国际上从跨学科角度整合了近年来物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等领域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