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23 07:44 原文链接: 我国医改把强基层作为着力点成效逐步显现

  医改实施以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初步成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医改的成效逐步显现。

  

  12月22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报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

  ●保障范围正从重点保大病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

  “截至10月底,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增加到4.24亿人;新农合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参合人数达到8.35亿人。”张平说。

  目前,保障范围正从重点保大病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今年,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20元,多数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60%和60%。随着城乡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对象逐渐从五保、低保对象扩大到其他特殊困难群体,截至9月底,今年已累计资助4912万人参保参合,直接救助1026万人次。

  不少群众发现,随着“一卡通”等来到身边,就医结算比起以前大大方便了。目前,90.6%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地区实现了医疗费用即时结算;89.1%的新农合统筹地区首先实现县域内医疗费用的即时结算。

  基本药物制度是本次医改提出的一项新制度,旨在保障基层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可及。张平介绍道,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基层实施,确定了307种针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药物。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6006个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占总数的51%。零差率销售后的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也在有序推进。“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门诊次均费用下降、住院日均费用下降、门诊人次上升的势头,群众基层就医负担开始减轻,新的运行机制正逐步形成。”张平说。

  ●医改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支出累计达2490亿元

  “大病拖,小病捱,重病才往医院抬”,一句顺口溜道出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薄弱。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基层服务能力不强,使原本可在基层治疗的小病也要到大医院看,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

  “医改把强基层作为改革着力点。”张平介绍道,一是极大改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3年内通过转岗培训、订单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为基层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三是引导基层将服务重心逐步转移到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居民健康管理上来,努力使城乡居民不出乡镇、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方便、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的公共卫生服务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2009年,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在内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面向城乡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目前,已有36%的城镇居民和24%的农村居民拥有了健康档案。针对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在现有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防治项目基础上,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等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已启动实施。今年开始,还启动实施了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规划。

  张平介绍道,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 一是推进建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使公立医院有更多的精力攻难关、上水平,使基层有更强的能力保基本、治小病;二是创新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机制,以病人为中心优化诊疗流程,规范医疗行为,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和感受;三是积极开展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补偿机制等改革探索;四是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医改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达2490亿元。

  ●力保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推广到所有公立基层医疗机构

  针对部分地方反映基本药物品种偏少、部分基本药物国家指导价偏高、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不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有关部门开出了“药方”:尽快启动基本药物目录和指导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着力推进量价挂钩的省级集中采购办法,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距社会各界期待尚有较大差距,乡村医生身份待遇、养老保障、后继乏人等村卫生室支持政策有待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尚有亟待完善之处……张平说,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绝大部分在改革预期范围内,也有一些是改革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

  张平介绍了下一步工作的考虑:

  以基层为重点统筹推进4项重点改革,力保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推广到所有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项基本医保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总结推广流程再造、方便结算、错峰诊疗等公立医院便民惠民措施,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积极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大组织实施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医改政策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重点针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公立医院改革,研究加大投入、提高效率的办法;加强对地方的评估督导,对医改3年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健全医改组织实施工作机制,督促各地将医改考核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安排挂钩,进一步完善部门与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沟通协调的平台;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合理待遇。

相关文章

微软、谷歌、英伟达领军,AI在医疗已有哪些进展?

生成式AI(GenerativeAI)的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这个数字随着新兴机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正在不断被改写。但可以确定的是,正是因为AIGC的火热,又一家市值万亿美元的企业即将诞生——随着AI核心......

首个完全集成的可穿戴超声系统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开发了第一个完全集成的可穿戴超声系统,可用于深层组织监测,也可用于运动时佩戴,该系统推动了拯救生命的心血管监测技术的进步,相关论文发表在22日的《自然·生物技术......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日前,北京协和医院分别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签署帮扶合作协议。北京协和医院将向这两家医院输出品牌、技术、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区域医学中心,助推贵州在医疗服务、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人......

零营收药企密集IPO估值成关注点

自从科创板向未盈利公司敞开大门之后,零营收的企业纷纷酝酿IPO,这其中就包含了不少生物医药企业。今年以来,零营收的药企拟IPO队伍明显扩容,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如愿顺利上岸。不久前,备受业界关注的零营收......

罗马发掘出古老医疗用品尿样壶

考古学家在罗马凯撒广场发现的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垃圾堆中发现了一个古老医疗用品的宝库。这些用品包括各种容器,其中包括几个古代的"尿壶",用来收集病人的尿液进行测试。这个16世纪的垃圾......

最高增长12.2倍,刚开始指数增长却遭遇“集采”摸头杀?

当疫情来袭、国际形势剧变,大多数行业被迫暂停时,神经介入却上演了一出绝地翻盘的好戏,也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2020年,神经介入领域一夜翻红,成为资本市场的“当红炸子鸡”。其中,有至少24家......

上海一患者住院8天花了43万余元?

最近,有一条关于患者住院8天花了43万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这个患者是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了心脏主动脉支架手术,住院结算凭证显示,其中卫材费就占了近40万,西药费1.3万余元,中药......

深度对话|医疗数据开放利用痛点何在

随着全国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医疗数据的资源性逐渐凸显,当下医疗数据共享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健康医疗是我国较早布局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行业领域,将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国家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迄今也有近......

人工智能专家:精准医疗有望在35年内完成“最后一公里”

“面对发展一日千里的人工智能(ai)新技术,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大夫,我并不担心会失业,更关心如何拥抱ai,更好地服务患者,还能让我们医生早点下班。”日前,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携手华山医院(国家......

人工智能专家:精准医疗有望在35年内完成“最后一公里”

“面对发展一日千里的人工智能(ai)新技术,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大夫,我并不担心会失业,更关心如何拥抱ai,更好地服务患者,还能让我们医生早点下班。”日前,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携手华山医院(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