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29 11:00 原文链接: 上海生科院揭示玉米种子储存蛋白表达调控的分子机理

  4月21日,The Plant 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巫永睿研究组题为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Zein Gene Expression in Maize through the Additive and Synergistic Action of opaque2, Prolamine-Box Binding Factor, and O2 Heterodimerizing Protein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论文报道了玉米籽粒中表达量最高的种子储存蛋白——醇溶蛋白表达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玉米作为全世界第一大作物,其种子含有约10%的蛋白质,其中60%以上为醇溶蛋白,通称为zein。虽然Zein的高水平表达对籽粒胚乳硬度起关键性作用,但是它们几乎不含必须氨基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因此,普通玉米的营养品质很差。Zein作为一类只在玉米胚乳灌浆期特异高表达的种子储存蛋白,其家族成员根据蛋白序列同源性,分为α,β,γ和δ四大类,上世纪80年代,它们被陆续克隆鉴定。opaque2 (O2)是第一个被鉴定的调控醇溶蛋白表达的转录因子(Schmidt et al., 1987),属于bZIP转录因子家族,通过结合到顺式作用元件O2-box (TCCACGT),启动22-kD α-zein等的表达(Schmidt et al., 1992)。O2 Heterodimerizing Protein 1 和2 (OHP1和OHP2) 是通过筛cDNA库鉴定到的另外两个bZIP转录因子,它们能和O2形成异源二聚体,但功能一直不清楚;Prolamin-box Binding Factor (PBF)是第二个被鉴定的调控醇溶蛋白表达的转录因子,属于Dof转录因子家族(Vicente-Carbajosa et al., 1997),该转录因子通过结合到顺式作用元件P-box (TGTAAAG),调控27-kD γ-zein表达 (Wu and Messing, 2012)。

  该研究利用生化和遗传手段发现OHP1和OHP2通过结合到顺式作用元件O2-like box (TTTACGT),与PBF相互作用共同调控27-kD γ-zein表达。通过构建o2,PbfRNAi 和 OhpRNAi 不同组合的双突变和三突变,揭示这三个转录因子调控了90%的醇溶蛋白表达。该研究结合α-zein和γ-zein在胚乳蛋白体形成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进一步提出了这三个转录因子调控蛋白体形成的分子模型。这一研究进一步推进了人们对玉米籽粒醇溶蛋白合成及其它作物种子储存蛋白表达调控分子机理的认识。

  该研究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630, 91335109和31422040)和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的资助下,由助理研究员张志勇和博士后杨俊在研究员巫永睿指导下共同完成。

  上海生科院揭示玉米种子储存蛋白表达调控的分子机理

相关文章

足球带来的灵感研究提出“热驱动分子守门员”分离新概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副研究员班宇杰团队与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团队合作,提出了“热驱动分子守门员”分离新概念,表明了金属-有机框架膜的氢气/二氧化碳分离选择性可由温度动态、可逆......

受生物启发的分子,大大促进骨骼再生能力

人们的骨骼再生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并因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而进一步下降。为了帮助改善人口老龄化,研究人员正在寻找能够改善骨骼再生的新疗法。现在,来自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BIOTEC)和医学......

Nature子刊:竺淑佳研究组揭示NMDA受体功能分子基础

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竺淑佳研究组撰写的题为Distinctstructureandgatingme......

JCI:癌对药物疗法索托拉西布产生耐受性的分子机制

据西班牙肿瘤医学学会(SEOM)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西班牙将会有3万多例新发肺癌病例,这或许就使肺癌成为西班牙人群第二大常见的癌症类型,除了其较高的发病率外,这类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是所有......

左小磊等合作开发基于DNA框架的多维癌症诊断分子分类器

准确反映临床行为的疾病分子分类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基础。计算机内分类器的发展加上基于DNA反应的分子实现标志着更强大的分子分类的关键进步,但处理多种分子数据类型仍然是一个挑战。2023年3月27日,上海交......

生态中心在同源重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海林团队在同源重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lankingstrandseparationactivityofRecAnucleoprotein......

科学家提出构建聚电解质组装体新策略

将光热治疗(PTT)与磁共振成像(MRI)集成在纳米诊疗体系中,对实现个性化诊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现有纳米体系的限域环境严重抑制了具有光热性能染料的激发态分子内运动,进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光热性能。......

双剑合璧!科学家“掌舵”分子论证基础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无处不在,如何精确调控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工程师们常常通过添加催化剂、改变化学过程的温度、压力等宏观参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化学反应,得到了所需的化学反应产物......

实现量子点—分子杂化体系的近红外热延迟发光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与副研究员杜骏团队在量子点—有机分子能量传递机制与应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采用低毒性的CuInSe2量子点结合并四苯分子,实现了该类杂化体系在近红外波......

多原子分子反应过渡态光谱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组副研究员宋宏伟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DanielM.Neumark团队、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授郭华合作,结合慢光电子速度成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