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04 10:22 原文链接: 我国制出杜氏肌萎缩症猕猴模型

  近期一项关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疾病研究成果在《人类分子遗传学》在线发表。中科院遗传所李晓江研究组和云南中科院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季维智团队合作,通过应用最新的基因打靶技术和改进实验方法,建立了杜氏肌萎缩症疾病猕猴模型,共获得11只携带有杜氏基因突变的新生猴。通过对猴子这样的灵长类动物疾病机理的研究,所得成果可以有效地用于新疫苗、新药等开发,对加快人类医学进步具有非凡意义。

  杜氏肌萎缩症疾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疾病,为症状最严重的肌肉萎缩症。患者一般在5岁前发病,发病概率为三十万分之一。该病随年龄增长会出现持续加重的肌萎缩症状,最终导致死亡。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为了深入探索该病症的发病机理,攻克治疗难关,中科院遗传所利用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存在密切亲缘关系的特征,试图从灵长类动物中寻求突破。为此,近年来遗传所李晓江研究组致力于转基因猴平台的建设。研究组首席专家李晓江研究员在美国工作期间曾建立世界首例亨廷顿病转基因猴模型。作为“千人计划”引进回国后,借鉴原有研究思路,指导了杜氏肌萎缩症疾病的模型研究。

相关文章

遗传发育所等发现水稻穗子大小调控的机制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穗子的大小和穗粒数决定水稻产量。近年来,一些影响水稻穗子大小和穗粒数的基因陆续被报道,但学界尚不清楚调控水稻穗子大小和穗粒数的分子机制,因此,阐明协同调控水稻穗子大......

植物中首个多物种参考面板的综合数据库构建成功

11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生物信息团队在《核酸研究》发表研究成果,通过收集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和棉花等12个重要农作物的遗传变异信息,构建了植物中首个多物种的高质量遗传参考变异库,为植物遗......

新研究构建出小麦属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

小麦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作物之一,它起源于新月沃地一个狭小的核心区域,一万年间,从地区性的野生植物迅速转变成为全球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之一,在多种多样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然而,小......

《科学》封面报道人类遗传学新纪元,15篇论文齐亮相!

20年前,当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测序后,不少科学家曾自信地认为,人类将很快搞清基因组中蕴藏的秘密,找到不同疾病背后的根源。然而很快,他们意识到自己错了。人不仅是基因的产物,更是基因调节的产物。如果将人类......

如何评估膳食与遗传交互作用对血液胆固醇影响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由多个胆固醇易感基因位点组成的胆固醇遗传风险评分(Geneticriskscore,GRS)与膳食胆固醇的交互作用对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林旭研究组在膳食与遗传交互作用对血液胆固醇影......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灵长类卵巢衰老的分子机制

卵巢是重要的女性生殖器官,其衰老表现包括卵母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及雌性生殖力降低等。由于伦理及样本来源的限制,将人类正常卵巢组织用于卵巢生理性衰老的研究难度较大,限制了对人类卵巢衰老机制的深入理解......

研究揭示人类创造力遗传基础新进展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项重要特质,一般被描述为“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想法、视角,以及发明创造,从而传达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虽然创造力被认为与智力等特质有关,但研究表明,与智力......

新研究揭开有望减缓阿尔兹海默病进展的潜在分子通路

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大脑中RNA编辑过程的缺失,我们或许就有望减缓阿尔兹海默病和其它突触性障碍的发病,RNA编辑是一种特殊的遗传性机制,其能修复对大脑神经细胞间连接(突触)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在阿尔兹海默病......

饲养野生动物遗传后果严重

科学家近日在《南非科学杂志》上警告说,南非政府决定将包括犀牛、狮子和猎豹等在内的30多种野生物种,列入可通过繁殖和基因研究加以改良的动物名单,这一做法可能会对这些动物的基因多样性造成极大破坏。南非一个......

研究人员发现许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和精神病基因组学联盟(PsychiatricGenomicsConsortium)的研究人员发现许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结构。在给定的年份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