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04 15:53 原文链接: 王延江教授PNAS、Nature子刊连发新成果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以进行性、不可逆的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目前全球范围有老年痴呆症患者大概有3650万,预计到2050年老年痴呆症患者将超过1个亿,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然而,目前尚无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的防治方法。

  β淀粉样蛋白(Aβ)被认为是老年痴呆症的重要致病物质。过去20年中以Aβ为靶点的临床试验均未成功,干预靶点单一是原因之一。由于老年痴呆症病理机制复杂,老年痴呆症的有效防治应当针对其病理机制的多靶点或多个病理环节进行综合干预。第三军医大学王延江教授近年来开展老年痴呆症综合防治的探索,在国际上提出了老年痴呆症免疫治疗“扬灰效应”概念和老年痴呆症“分期防治”的策略。在Neurology、J Neurosci、Nat Rev Neurol等国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2014年受Nat Rev Neurol邀请为老年痴呆症防治撰写专家述评。先后在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fN)、国际痴呆协会年会(AAIC)、RASAD、澳大利亚神经科学会年会(ANS)等国际会议发言。

  2015年四月,王延江课题组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PNAS》和《Molecular Psychiatry》连发两项老年痴呆症的重要研究成果。

  四月初,王延江教授连同南澳大学的周新福教授在《PNAS》发表题为“Edaravone alleviates Alzheimer’s disease-type pathologies and cognitive deficits”的重要研究成果,这项研究表明,Edaravone(依达拉奉,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被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能够在体外有效抑制 β-淀粉样蛋白积聚,缓解其诱导的氧化压力。研究人员构建了老年痴呆症小鼠模型,并在β-淀粉样蛋白沉积前和沉积后注射Edaravone。他们发现,Edaravone能够大幅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积聚,减轻氧化压力,削弱下游的病理变化,比如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胶质细胞活化、神经炎症、神经元损失、突触功能异常等等。此外,Edaravone也改善了小鼠的行为障碍。研究还表明,口服Edaravone也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理表现,挽救小鼠的记忆缺失。这项研究说明,Edaravone有望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

  四月二十八日在Nature子刊《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的另外一项研究中,周新福和王延江教授发现,在老年痴呆症中,引起神经损伤的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是增加的,但是大脑和脑脊液中的神经保护性p75ECD,在p75ECD脱落过程中减少到异常水平。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小鼠大脑中Aβ沉积之前和之后,通过人p75ECD编码基因的脑传递,恢复p75ECD的正常水平,可逆转行为缺陷和老年痴呆症型病症,如Aβ沉积、细胞凋亡(细胞死亡)事件、神经炎症、Tau蛋白磷酸化,以及树突棘、神经元结构和突触蛋白的缺失。他们还发现,p75ECD可以通过抑制β-分泌酶的表达和活性,减少淀粉样蛋白的生成。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数据表明,p75ECD是对抗Aβ毒性的生理性神经保护分子,可作为老年痴呆症的一个新型治疗靶标和和生物标志物。”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验证它作为候选药物和诊断标志物的潜力。

相关文章

揭示帕金森病中蛋白聚集的秘密:NEMO蛋白的关键作用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或阿尔茨海默病,与大脑中蛋白质聚集的沉积有关。当细胞废物清除系统存在缺陷或超负荷时,这些聚集物会积累。一种主要与免疫系统信号传导过程相关的蛋白质NEMO可以防止帕金森病中发生......

自适应神经连接光子处理器问世

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牛津大学联合团队现已开发出一种所谓的基于事件的架构,该架构使用光子处理器,通过光来传输和处理数据。与大脑类似,这使得神经网络内的连接不断适应成为可能。这种可变的连接是......

我国学者发展出外场诱导的神经网络力场新方法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蒋彬教授课题组在发展场诱导的原子神经网络力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原子模拟是人们在微观层面理解复杂化学、生物和材料体系的光谱、......

将领域知识引入神经网络,MIT团队用光谱Transformer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图谱

代谢组学研究已经确定了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竞争和疾病病理学的小分子,部分原因是大规模社区努力测量数千种代谢物标准品的串联质谱。然而,在临床样品中观察到的大多数光谱不能与已知结构明确匹配。令人惊讶的是,用......

突破国外封锁!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开始量产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将核磁共振仪器......

川大团队揭示神经元进化缺失的一环,填补神经元空白

1997年,从高中考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来,26年间陈强始终在和生命科学打交道。从北大博士毕业之后,他来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做了6年的博士后研究。2013年,陈强回国加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Nature:神经退变和脑衰老过程中神经元DNA修复新机制

近期,Nature 发表了题为:ANPAS4‐NuA4ComplexCouplesSynapticActivitytoDNARepair的研究论文【1】,揭示了神经元在外部刺激下维持基因组稳......

效仿人脑节能,可用于AI的大型类脑神经网络实现

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所(CWI)科学家展示了类脑神经元如何与新颖的学习方法相结合,能够大规模训练快速节能的尖峰神经网络。潜在的应用包括可穿戴人工智......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人类罕见的神经胶细胞瘤的新型疗法

弥漫型内因性桥脑神经胶细胞瘤(DIPG,DiffuseIntrinsicPontineGlioma)是一种致命性的小儿脑瘤,患者常常会在诊断后的一年内死亡,由于肿瘤的位置,进行手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化疗......

科学家阐明摄食全过程的序列性神经调控机制

自然环境变幻莫测。自然界中的动物即使在摄食过程中也需要时刻关注环境中的各种线索,一方面有助于及时发现危险,另一方面利于获取更多资源。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细致分析动物多种自发行为的手段,科学家主要利用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