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11 06:16 原文链接: Oncotarget:胶质母细胞瘤新联合疗法

  在人类的癌症治疗方法中,特异性地靶向突变疗法引得了大肆赞扬,然而肿瘤细胞常常会对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院和Moores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们发现了一种很有前景的联合疗法,来治疗最常见的大脑原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

  这项发表在5月5号Oncotarget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小鼠胶质母细胞瘤模型和病人来源的胶质母细胞组织(之后在实验室培养),均可以被三联抗癌药物有效治疗。这三种药分别为:一个是靶向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一个是提高了癌症细胞的应激反应,另一个是损伤了肿瘤细胞的DNA。

  "研究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就像是下棋游戏。医师每一步治疗或行动之后,肿瘤会有一个反招来对抗,"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神经外科学副教授,研究和学术发展副主席,此项研究的资深作者ClarkChen博士说。

  高达50%的胶质母细胞瘤有EGFR突变,从而使癌症细胞对环境因素进行的生长调节不敏感,最终使它们的生长失控。然而,高特异性的EGFR抑制剂对EGFR突变的胶质母细胞瘤并不特别有效。

  "当我们用EGFR抑制剂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时候,它们会开启另一个受体,从而绕过了对EGFR的需要,"Chen说。"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需要一个战略性的举措,来设计一个可以将死的联合。"

  为了发展这样的一个战略,Chen和他的团队转向了PLK1,这个蛋白是调节胶质母细胞瘤的应激水平的,对这些细胞的存活十分重要。Chen和他的团队发现,对EGFR抑制剂抵抗的胶质母细胞瘤,仍然普遍地依赖于这个蛋白。

  在小鼠的胶质母细胞瘤模型,和病人胶质母细胞瘤中,单独使用EGFR抑制剂,PLK1抑制剂或者是目前的标准治疗药物(DNA损伤剂),都只能暂时地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是,就像人类疾病一样,肿瘤终究又长回来了。然而,当将这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并没有发现肿瘤的复发。经过治疗的小鼠,经受住了这种联合治疗方案,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人们常常认为,如果我们找到了引起癌症的突变,并且抑制这个突变的功能,我们就可以治愈癌症,"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神经外科主任,此项研究的共同作者BobS.Carter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表明,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的结果为如何利用生物的基本概念,来应对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性,提供了蓝图。

  在这项研究中,用于小鼠模型的三种药物是:BI2536,PLK1抑制剂;Gefitnib,EGFR抑制剂和TMZ,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化疗药物。此项研究的作者指出,尽管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病人的安全性和副作用还不清楚,但在所有个体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目前Gefitinib和TMZ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安全性档案已经建立完善,PLK1抑制剂在目前的临床试验中有良好的耐受性(一个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药物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3期)。

相关文章

固定细胞要多长时间?

固定的时间要合适:与材料的大小和温度有关:材料大则时间长,材料小则时间短;温度高则时间短,温度低则时间长。经固定的材料如不及时使用,可以经过90%酒精换到70%酒精中各半小时,再换入一次70%酒精,在......

细胞瞬时转染技术

原理: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及电穿孔等基因转染技术,将靶基因导入细胞,一般在转染后48小时左右,靶基因即可在细胞内表达。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48小时后即可进行靶基因表达的检测等实验。应用:观察目的基因及......

研究揭示补体调控肿瘤B细胞双向作用机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究员苏士成团队发现了补体调控肿瘤B细胞双向作用的机制,深入挖掘了肿瘤相关B细胞的表型、功能及形成机制,为判断化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及患者的疗效预后提供了有应用前景的标志物。相关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使用可缩小猴子中的HIV病毒库大小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利用两种癌症免疫治疗药物组合使用刺激免疫细胞,可缩小感染了猿猴免疫病毒(SIV)并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病毒库大小。这种病毒库包括经过接受强效抗病毒......

科学家揭示细胞表观信息稳定遗传的相关分子机制

北京时间3月24日凌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国红课题组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文章,揭示了PRC1复合物和组蛋白H1协同维持细胞表观遗传信息稳定的分子机制。在多细胞生物中,表观遗传信息的稳定......

研究揭示补体调控肿瘤相关B细胞的双向作用

B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往多项重要研究发现,B细胞具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但近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细胞在抗肿瘤免疫的产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临床研究发现针对B细胞的利妥昔单抗在......

研究揭示细胞焦亡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3月11日,北大化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研究团队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团队共同于《自然》杂志在线刊文,揭示少部分的肿瘤细胞发生焦亡,就足以有效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而激活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开发出的物质或能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新药

癌细胞快速改变其基因组的能力能被用作对抗恶性肿瘤的武器吗?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物质,在动物模型和人类癌细胞的实验中都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这项研究发表......

周民团队研制出微纳机器人利用光合作用靶向治疗肿瘤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研制出一款微纳机器人,通过以微藻作为活体支架,“穿上”磁性涂层外衣,靶向输送至肿瘤组织,成功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并有效实现磁共振/荧光/光声......

中国科大等研究揭示驱动肿瘤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

癌基因cMyc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调控约15%的人类基因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代谢重编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cMyc是否通过转录以外的机制,来广泛地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