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16 13:16 原文链接: 第三军医大自噬研究刊登权威期刊

  生物通报道: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是类鼻疽的病原体,类鼻疽是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流行于世界热带地区。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能够规避细胞的自噬,因此它们可以生存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然而,潜在机制尚不明确。

  七月七日,国际自噬研究领域顶级期刊《Autophagy》(影响因子12.048)在线刊登了第三军医大学一项重要的自噬研究成果。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分别为毛旭虎和唐斌(音译,Bin Tang)。毛旭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重要致病菌的感染免疫机制及分子诊断。延伸阅读:清华陈晔光JBC发表自噬新成果。

  在目前的这项研究中,基于微阵列芯片筛选,研究人员发现,在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A549人肺上皮细胞之后,ATG10的表达下调。通过增强自噬过程,ATG10的强制表达,加快了细胞内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消除。

  此外,通过基因芯片筛选,研究人员发现,MIR4458、MIR4667-5p和MIR4668-5p的表达上调,来响应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这3个新的miRNA:MIR4458、MIR4667-5p和MIR4668-5p,靶向3′ -ATG10的非编码区。这些miRNA的上调,可降低ATG10的水平,并抑制自噬,从而增加了细胞内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存活率。

  研究人员进一步表明,这些miRNA的增加,与A549细胞减少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响应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3个新的miRNA通过靶定ATG10,可调节自噬介导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消除,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潜在的靶标。

  注: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人主要是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和土壤,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但也有感染后数月、数年,甚至有长达20年后发病,即所谓“潜伏型类鼻疽”,此类病例常因外伤或其他疾病而诱发。临床表现复杂,有急性败血症者常伴多处化脓性损害,慢性者类 似空洞型肺结核表现。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甚高。

相关文章

中国科大揭示细胞有丝分裂期转录调控动态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瞿昆课题组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特任研究员王志凯团队合作,揭示了细胞有丝分裂期转录调控动态机制。相关成果日前果发表于《科学进展》。细胞在进入有丝分裂时,通......

科学家解码生物界最快的细胞运动之一

Raphidocystiscontractilis是螺旋藻类的一种真核生物,在淡水、咸水和海水中发现。这些生物体被称为"太阳虫",因为它们有辐射状的指状臂,或称轴突,使它们具有太阳......

张锋最新Cell论文:细胞命运调控可预测

全面了解基因调控网络(GRN)控制细胞状态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目标。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s,TF)结合到基因组中的特定序列,以改变基因表达和特定细胞的状态。单个转录因子的过表......

全新的细胞死亡机制!《自然》子刊新发现,带来抗癌新策略

在人类与癌症的漫长斗争中,一大难点在于癌细胞总是能无视细胞死亡的规律,在机体内野蛮生长。例如,基于诱导细胞凋亡的癌症疗法已经出现,但癌细胞常常能逃避细胞凋亡,对这类疗法产生抗性、造成癌症复发。因此,科......

国外研究发现细胞基因表达新机制

捷克马萨里克大学中欧技术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分化基因表达机制。该研究项目名为“植物减数分裂的调控及其操作技术的发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上。该团队开发了一种独特的方法,使用特殊显微镜......

我国科学家进一步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癫痫发作新机制

癫痫是一种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致残率,易造成意外伤亡,解析其精准发病机制并研发新靶点治疗药物尤为迫切。经典癫痫发作理论主要聚焦于神经元的“兴奋-抑制”失衡上,近年来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神经......

新型铁死亡调节因子,诱导小胶质细胞死亡

众所周知,多细胞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预定的、受到精确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例如细胞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细胞焦亡(Pyroptosis),以及铁死亡......

JITC:利用STAbT细胞疗法有望治疗T细胞急性淋巴白血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西班牙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细胞疗法,用于治疗一种目前几乎没有治疗选择的白血病类型。这种STAb-T细胞疗法以STAb-T细胞为基础,可能能够用于治疗化疗或骨髓移植无效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

闵义:寻找细胞中的“人性”光芒

你想象中的细胞生物学课堂是怎样的?用解说词掌握基因概念,用结构图了解染色体,亦或是显微镜观看细胞组成?在她的课堂上,不仅可以收获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还可以探寻细胞中的“人性”光芒,在认识细胞的同时,形......

生殖细胞特异性核糖体缺失影响男性生育力

最近,南京医科大学教授沙家豪、郭雪江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秦燕合作,发现精子发生中的新型核糖体(RibosomeST)能够产生精子特异蛋白组,揭示了男性生殖细胞特异性核糖体缺失对生育的影响。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