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17 09:46 原文链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魄力令人钦佩”

  为落实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9月15日,首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简称“中美气候领导峰会”)在美国洛杉矶开幕,上千名中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代表参加。会上,中美双方联合发表《中美气候领导宣言》,表明两国携手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决心。

  “此次峰会首次为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搭建城市、企业间务实合作的机制平台,充分展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合作共赢的广阔前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峰会期间,为全面展示中国在低碳城市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突出成果,中方还专门举办了“中国低碳城市成就展”,吸引了不少外方与会人士驻足参观。

  “通过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在工业、建筑、交通、生活消费等领域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效,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积极开展试点示范,中国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解振华在主旨演讲中充满自信地说。

  他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近10年来,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2%。自2005年以来,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左右。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3.8%,相当于减少34.5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2011—2014年中国碳强度累计下降15.8%,有望超额完成“十二五”17%的规划目标。

  他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碳排放和能源资源需求增长的主要领域。中国将在城镇化指导思想上树立绿色、低碳的理念,加强总体设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和政策支持,避免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碳排放的锁定效应。

  据介绍,中国自2010年7月以来,分两批在6个省和36个城市组织开展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各试点省市研究制定低碳发展目标,规划低碳发展路线图,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2014年国家对各省、区、市开展的碳强度评价考核中,列入试点的10个省、直辖市碳强度比2010年平均下降幅度约21.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15.8%的下降幅度。

  交流低碳城市发展最佳经验

  本次峰会的主角无疑是来自北京市、四川省、海南省、深圳市等省市的领导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康涅狄格州、洛杉矶、休斯敦、西雅图等州市的州、市长,他们频频出现在碳城市规划、碳市场、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能源和适应气候变化等6个分论坛上,和各界相关人士深入探讨低碳实现路径。

  解振华介绍说,这次中方参加峰会的11个省市,是中国在低碳发展领域的佼佼者。这些省市致力于利用低碳发展作为推手,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为中国特色的低碳城镇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根据《中美气候领导宣言》,为支持中国在203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北京、四川、深圳、广州等11个省、市将共同发起成立“率先达峰城市联盟”。美国国务院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在会上表示:“10多个中国省市承诺提前达峰,北京、广州等地更承诺将提前10年达峰,这让人印象深刻。”

  出席会议的美国布隆伯格慈善基金会环保项目负责人威廉姆斯告诉本报记者,《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报告》显示,过去几年,中国通过开展“低碳试点省市”示范工作,已成为城市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领头羊”。“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魄力令人钦佩,特别是中国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已经开展切实且卓有成效的行动,这十分令人鼓舞。”她说。

  此次峰会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政府等9个单位还与美方对口合作单位签署了低碳发展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

  成为中美两国务实合作亮点

  舆论认为,《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不仅展示了双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信心和决心,使中美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成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合作的亮点,也推动了全球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为利马会议取得成功发挥了特殊关键作用。

  负责气候变化事务的美国总统高级顾问迪斯此前表示,本次中美气候领导峰会的召开是美中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的表现,希望它能成为双方众多颇有成效交流的“第一步”,推动城市和省州交流减排经验和理念。

  本月下旬,习近平主席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两国关系的一件大事。解振华指出,气候变化问题将成为中美两国务实合作的一个亮点,希望双方延续气候变化对话合作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力争使今年年底的巴黎会议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里程碑。

  他表示,相信本次峰会将有力推动中美两国绿色低碳发展最佳实践的经验交流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两国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章

首都创新大联盟助力2022中巴贸易及产业合作交流会举办

为共同推动中巴全天候合作伙伴关系走深走实,在巴基斯坦新任总理即将访华之际,2022年10月25日,首都创新大联盟(BJIA)携手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巴基斯坦联合银行(UBL)、驻华使节商务联盟(ECC......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二〇二二年度报告》发布

在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生态环境部表明了中方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公约》和COP27)的基本立......

野火烧不尽,“沙尘”生又生

近年来,全球诸多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野火,对全球气候和生态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最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研究员俞妍与合作者考察了全球逾15万次大面积、持续性的野火事件,发现其中逾90%的事件......

解码人口规模现代化竟然相当于3个欧盟或4个美国?

中共二十大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下一阶段中心任务,并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明确定义。受访学者认为,中共以此表明将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拓展了现代化新路......

黄麻耐盐适应机制和驯化历史获揭示

记者10月11日从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国内外3家单位,通过基因组、转录组、表观修饰组联合分析的手段,揭示了黄麻耐盐适应机制和驯化历史,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黄麻11个重要性状的候选位......

11世纪中国人最早认识到气候变化

10月8日,科学传播者SimonClark在英国伦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1世纪一位名叫沈括的中国科学家是第一个认识到气候变化的人。Clark说,天气和气候科学史主要以欧洲为中心。因此,在撰写今年早些......

“冷冬”还是“暖冬”?拉尼娜事件仍在持续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韦香惠)拉尼娜事件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对于今年是“冷冬”还是“暖......

拉尼娜事件仍将持续或影响我国冬季气候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会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的现象,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全球气候。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

国家统计局: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稳步提升

IT之家10月9日消息,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报告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多轮驱动的供应体系基本建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能效水平稳步提升,节......

国产航空轮胎跑出中国“加速度”

航空轮胎对冲击、承载、生热和耐磨等技术指标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要实现技术全链条自主可控,并真正地进入良性轨道,具有市场竞争力,获得商业化成功,必须要闯过材料研发、工程化和市场化“三道关”。【深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