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28 17:38 原文链接: 北大尹玉新CellRes发表新成果

  最近,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尹玉新课题组在Nature子刊《Cell Research》发表题为“PTEN regulates RPA1 and protects DNA replication forks”的研究成果,发现肿瘤抑制因子PTEN对于DNA复制叉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PTEN的缺可导致DNA复制叉刺激下复制叉的坍塌,进而导致染色体的不稳定。

  本文通讯作者尹玉新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发生机理的研究,主要关注抑癌基因p53和PTEN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和基因组稳定性中发挥的作用。1992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发表论文,首次报道p53能够控制人类基因组的稳定性,并证明这一功能是通过其对细胞周期的调控达成的。1998年他第一个发现了p53指导细胞对环境压力反应的机理,这一工作发表在Nature。2003年他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出p53下游组织特异性靶基因PAC1,从而在p53和MAP激酶通路之间建立联系,这一工作也发表在Nature。他们还发现RAD9是一个转录因子并且能调控p21以及与细胞周期检验点和胚胎发生相关的其它基因。其研究组近年来致力于另一个抑癌基因PTEN 的研究。

  细胞增殖需要许多过程的精确排序,以确保基因组信息的准确传播以及基因组完整性的维持,准确的DNA复制对于基因组稳定性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有许多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障碍可导致复制应激(一种复杂的现象,表现为复制叉进展和/或DNA合成的缓慢或失速),DNA复制机器必须完成基因组信息的准确复制。复制应激可能起因于癌基因激活,并显著影响基因组稳定性、细胞存活和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癌变。

  复制应激后,复制蛋白A结合毗邻新复制双链DNA的单链DNA,它们已经失速以为了保护这一单一的裸链,让细胞准备好克服压力。当细胞不能成功地克服应激,就可能发生DNA复制的异常,并可能引起不受控制的起始反应和复制叉坍塌,从而促进基因损伤和基因组不稳定性。因此,保护复制免于应激,对于基因组完整性的维持和预防肿瘤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PTEN基因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一个突变基因。其典型的肿瘤抑制功能是磷酸肌醇-3,4,5-三磷酸盐的去磷酸化,从而抑制刺激细胞生长和存活的PI3K/Akt通路。在细胞核中,PTEN也发挥着不依赖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活性,在那里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与着丝粒相互作用并控制DNA损伤,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RPA是一种重要的真核生物单链DNA结合蛋白复合物。由三个亚基组成:RPA1 (RPA70)、RPA2 (RPA32)和RPA3 (RPA14)。BPA对于DNA复制、端粒维护、DNA重组、DNA修复和DNA损伤检查点的激活,是必不可少的,并已被证明是复制叉保护复合物的一部分。足够水平的游离RPA,对于基因组完整性的维持至关重要,从而表明RPA发挥着显著的抑癌作用。

  泛素化是一种可逆的翻译后修饰。泛素(Ub)-基异构肽键可以被deubiquitinases(DUBs)裂解。已经确定了五个Dub家族,包括卵巢肿瘤蛋白酶(OTUs)。OTUB1是一个OTU家族DUB半胱氨酸蛋白酶裂解,可高度特异地裂解Lys48连接的多聚泛素链,它能靶定蛋白用于蛋白酶体降解。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表明,PTEN基因在DNA复制叉的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在复制应激下维持基因组稳定。PTEN基因位于复制位点,与RPA1以及OTUB1相互作用,从而调节RPA1稳定性。此外,PTEN和RPA1的表达与大肠癌显示出很强的相关性。与这些结果一致,通过同源重组的RPA1杂合破坏,可促进小鼠肿瘤的发生。基于这些数据,该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新的肿瘤抑制机制,PTEN通过这一机制调节RPA1蛋白的稳定性,并保护DNA复制叉在复制压力下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

  该文揭示了PTEN在核内调控DNA复制的新功能,首次发现PTEN通过全新机制调控下游分子RPA1的表达和功能。为今后进一步加深PTEN在核内功能的认识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作者于2007年在Cell撰文首创“PTEN是基因组守护者”的理念提供了全新,明确的证据,为癌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最大的海洋微生物基因数据库有助于药物发现

迄今对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在内的海洋微生物基因进行的最全面分析,可为研究人员发现抗生素、追踪气候变化影响和保护濒危物种奠定基础。1月16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前沿》。据《自然》报道,2021年,研究......

再谱篇章!脑科学领域首座DCSLab落成

日前,华大智造宣布脑科学领域首座DCSLab在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脑中心”)正式落成。华大智造先进的生命科技工具将全面助力上海脑中心引领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为构建以上海为核心、协同长......

全球最大古人类基因库创建,基因和疾病历史传播情况绘成

1月11日,大型国际专家团队分析了34000年前生活在西欧和亚洲的近5000名人类的骨骼和牙齿化石,创建出世界上最大的古人类基因库。通过对古人类DNA进行测序并将其与现代样本进行比较,团队绘制了基因和......

为何同性恋没有在进化中消失?张建之/宋斯亮团队揭示双性恋基因的好处

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用以描述一个人的性渴望和性幻想的对象。对于多数人来说,喜欢的对象通常是异性,即异性恋。但还有一些人独立于异性恋之外,例如同性恋和双性恋。事实上,在自然界中......

从基因入手解偏头痛之忧

与高致死率的疾病相比,偏头痛似乎算不上什么大病。可它一旦发作起来,就如同《西游记》里孙悟空被施了紧箍咒一般疼痛难忍,频繁发作的偏头痛更是令人痛苦不堪。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饱受偏......

构建水稻基因组倒位变异图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水稻群体水平倒位变异图谱,并挖掘获得了新的水稻耐热优异等位基因,该研究对水稻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

天津工生所在新一代碱基编辑技术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碱基编辑(baseediting,BE)作为前沿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够在基因组水平上实现精确、高效的单碱基编辑。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基因治疗和细胞工厂构建等领域。常用的DNA碱基编辑器主要是通过......

基因组精确注释新方法:增强子鉴定新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研发出增强子鉴定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平均分辨率提高了约10倍,为基因组的精确注释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核酸研究》(......

迈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方兴未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时间宣布,批准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而11......

瑞孚迪:改变千万新生命——全基因组测序在新生儿筛查中的应用

导读:这项技术可以及早发现那些可能对患儿生命产生重大影响的罕见疾病。     瑞孚迪的这项首创研究证明了全基因组测序在对看似健康的新生儿的筛查中存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