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10 11:14 原文链接: 曹雪涛院士新文章揭示I型干扰素反向调控机制

  宿主对外界病毒感染的抵御依赖于先天性免疫系统对入侵病毒分子的有效识别以及后续的抗病毒天然与获得性免疫反应。当宿主天然免疫细胞识别病毒分子后,会分泌大量的I型干扰素以及其它炎性因子用于病毒的清除。在I型干扰素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形下,细胞会产生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同时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会引发细胞凋亡事件,从而避免感染的进一步扩散。然而,如果I型干扰素的分泌过度,则会引发组织的损伤甚至自体免疫疾病的发生。因此,I型干扰素的分泌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才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不过这内在的分子机会并不十分清楚。

  病毒的识别由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包括TLR,NLR以及核酸受体等等。等并入入侵时,这些模式识别受体会通过TRIF, MAVS, 或者STING启动TBK1的活化,TBK1会进一步激活转录因子IRF3诱导I型干扰素的产生。这一信号通路受到多种分子的反向调节,比如NLRC5,NACHT,LRR,NLRP4等等。

  Siglec1是第一个被鉴定出的Siglec1家族蛋白成员,之前的研究发现该蛋白参与了细胞对病毒物质的内吞作用。对于Siglec1蛋白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cell research》杂志上。

  首先,他们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VSV假病毒进行感染,一段时间后进行Q-PCR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巨噬细胞中siglec1的表达量明显上升。当作者将细胞中STAT1通过siRNA或药物阻断的方式抑制之后,该蛋白的表达受到了明显抑制。同理,作者利用IRNR-/-(异性干扰素受体缺失突变)小鼠进行实验,发现该小鼠巨噬细胞在受到病毒感染或I型干扰素刺激之后siglec1的表达也受到了抑制。该结果说明siglec1的表达受到病毒感染I型干扰素的影响,而且依赖于I型干扰素的下游效应信号。

  为了研究siglec1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作者利用RNAi的方法,先对巨噬细胞进行病毒感染刺激,再加入siglec1的siRNA进行抑制。结果显示,siglec1抑制后病毒的复制能力明显下降,另外,作者将siglec1蛋白过表达于巨噬细胞系RAW264.7中,病毒感染结果显示,siglec1的过表达能够促进病毒的增殖;另一方面,siglec1过表达后巨噬细胞产生I型干扰素的能力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以上结果表明siglec1能够促进病毒的复制并抑制I型干扰素的表达。

  之前的研究告诉我们,I型干扰素的产生依赖于TBK1的磷酸化与激活,因此,作者希望了解是否siglec1蛋白参与了这一信号传导过程。生化实验结果显示,siglec1能够与TBK1相互作用并抑制TBK1的磷酸化,证明了作者的猜想。

  由于siglec1本身缺乏与TBK1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作者猜想可能存在其他蛋白将siglec1与TBK1联系在一起。通过质谱的方式,作者鉴定出了与siglec1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DAP12以及SHP2。并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式再次得到了验证。细胞水平的实验表明在巨噬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时,siglec1与TBK1以及SHP1会发生明显的结合。接下来,作者又鉴定出了TRIM27是该复合体下游的效应蛋白。

  最后,作者通过生化试验证明TRIM27能够引起TBK1的泛素化从而导致其降解,最终抑制了抗病毒免疫反应并提高了病毒的复制与感染能力。

相关文章

南大科学家发现“返老还童”因子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辰宇、陈熹、王延博,医学院教授方雷等人通过研究揭示了一项重大发现:年轻血液中的小细胞外囊泡(sEVs)具有显著延长寿命、恢复整体生理功能以及逆转与年龄相关的退化变化的能力。4......

古老病毒序列,竟可调控鸟类大脑基因!

病毒与宿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会对宿主产生深远的影响。近日,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了古病毒与鸟类演化的有趣关联。研究人员发现,古老病毒曾经插入到鸟类DNA中,并伴随着雀形目鸟类的物种大爆发,从而......

谱系细胞单克隆自动化获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研究员张骁团队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微流体创新的谱系细胞单克隆自动化获取策略,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出现的复杂谱系中实现了对特定谱系的单克隆性细胞的自动......

地球上已知最小动物是什么?

一种黏体动物(传播孢子阶段)的放大图,这种动物可寄生在鲑鱼和鳟鱼身上。图片来源:CABI数字图书馆网站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大多数动物爱好者都知道蓝鲸是已知最大的动物,但迄今已知最小的动物是什么呢?据......

科学家首次揭示水稻病毒病害流行波动的潜在机制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周国辉和副研究员杨新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首次揭示了水稻条纹花叶病毒(RSMV)通过降低传毒介体叶蝉的低温耐受性削弱病毒在田间持续流行的分子机制。相关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4月1日,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郭春和教授课题组揭示了程序性死亡因子4(PDCD4)是一个新发现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宿主限制因子,能有效限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相反,为了拮抗PDCD4的抗病......

2024年度合成细胞亚洲研讨会在深召开

4月2日至3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亚洲合成生物学协会(ASBA)共同主办的2024年度合成细胞亚洲研讨会在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园成功举办。作为该领域内的一次重要学术盛会,研讨会旨在促进合成细......

缓步动物蛋白或助人类抗衰老

科技日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30日报道,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科学家实验研究发现,从微型缓步动物身上提取的蛋白质减缓了人类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表明这些蛋......

人类将病毒传给动物多于动物传给人类

人们害怕老鼠等动物将病毒传给自己。但结果显示,在传播病毒方面,其他动物更有理由害怕人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对病毒基因组开展的一项最新分析表明,当病毒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传播时,病毒更多地是从人类跳......

岛津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原子力显微镜作为一种三维形貌观察工具,不仅具备超高分辨率,而且支持在液体环境下工作,是一种理想的生命科学/医学观测设备。除了形貌观察外,原子力显微镜还可以对多种表面属性进行定量观测。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