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16 18:06 原文链接: 多喝咖啡有助于提高结肠癌患者的存活率?

   一项新研究发现,与不喝咖啡的结肠癌患者相比,大量饮用咖啡的患者癌症复发或死亡的风险较低,而且从每天饮用咖啡两到三杯开始这种效益就十分显著。每天至少饮用四杯含咖啡因咖啡的患者的癌症复发或死亡率只有不喝咖啡者的一半。

  不过,研究人员警告说,癌症患者不应因此就开始点超大杯的咖啡。该研究是对此类发现的首次报道,但未能证明饮用咖啡与较低的结肠癌复发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正如其他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在大量饮用咖啡者与不喝咖啡者之间可能存在着该研究没有考虑到的差异。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指出咖啡具有健康效益,提出咖啡或可预防2型糖尿病,降低总体死亡率,甚至可能有助于防止痴呆症的发生。还有其它研究表明,咖啡可能会降低包括结肠癌在内的某些癌症的风险。这些优点通常都被归因于咖啡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

  然而,关于饮食的研究虽多,要证实饮用咖啡与预防癌症复发之间的关联却十分困难。

  “想想看:大量喝咖啡的人往往压力比较大、容易紧张或有强迫倾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癌症研究、医学和流行病学教授,纽约长老会医院(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癌症防治中心(Cancer Prevention Center)的主任艾尔弗雷德·纽各特(Alfred Neugut)博士说。“如果他们患了癌症,肯定会更严格地遵循所有的规则,去做所有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因此,或许确实是咖啡本身发挥了什么生理作用,但也有可能爱喝咖啡只是特别注重健康行为的人们的一个替代性标识。”

  该研究的负责人,波士顿市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胃肠道癌症中心(Gastrointestinal Cancer Center)的查尔斯·S·富克斯(Charles S. Fuchs)博士承认自己的研究存在局限性,并呼吁进行干预性研究以重现和证实这些结果。

  他说:“此前尚无人在结肠癌患者中进行过这样的研究。它确实需要经过确认。”富克斯博士还说,患者不宜因为这项研究就开始饮用咖啡,但是,“如果你本身就喝咖啡而且喜欢喝,不妨保持下去。“如果有患者说:‘我讨厌咖啡’,那我就会回答:还有很多其它的事情可以做,比方说避免肥胖、经常锻炼、均衡饮食等等。”

  这项研究发表在8月17日的《临床肿瘤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共计随访了953名曾接受手术和化疗的3期结肠癌患者。

  研究人员于1999年至2001年期间招募了这些患者,并要求他们在化疗期间和六个月后分别填写了非常详细的关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膳食结构调查问卷。问卷询问了他们饮用含咖啡因或无咖啡因咖啡、草药茶和不含草药的茶、含咖啡因的软饮料以及食用巧克力的情况。

  研究人员对初步结果进行了校正,以控制性别、年龄、吸烟、饮食、热量摄入、饮用含糖饮料和酒、体重和体育活动等差异。不过,他们并没有对阿司匹林和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情况进行校正,尽管他们此前的工作表明,这些药物或可预防结肠癌复发。富克斯博士称,他们之前的研究并未发现饮用咖啡与使用阿司匹林之间有任何关联。

  他们的这项研究发现,较之从不饮用咖啡者,报告自己每天至少饮用四杯含咖啡因咖啡的患者癌症复发或死亡的可能性低了52%,而每天饮用两到三杯含咖啡因咖啡的患者癌症复发或死亡的可能性低了31%。上述数据未计入含糖咖啡饮料。

  富克斯博士表示,他们研究人员的假设是,令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的因素,如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偏高的胰岛素水平等,也促发结肠癌。许多研究已经表明,饮用咖啡与较低的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而2型糖尿病正是一种可能增加患结肠癌风险的慢性疾病。

  富克斯博士说:“我们认为,能促发心脏病和糖尿病的能量转换途径与癌细胞的增殖也有关。”但他同时强调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这项分析确定了与咖啡相关的风险降低完全是咖啡因的功劳。一个假设是,咖啡因可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需要的激素量。这相应地也会减少炎症——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因素之一。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副首席医务官莱恩·利希滕费尔德(Len Lichtenfeld)博士表示,虽然此类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还有着不少缺点,但这项新的研究毕竟为“解开大谜团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他还说,人们对肥胖和代谢因素可能存在的促癌作用极其关注。

  “这是人们试图以积极的方式,探讨代谢关系、以及这些代谢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等问题的一个范例。”

相关文章

“灵魂砍价”造福罕见病患者

国家医保局近日公布,7种罕见病用药新增进入2022国家医保目录,涉及多种疾病。此次国家医保谈判再次上演“灵魂砍价”,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规格为60毫克每瓶)上市价格......

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归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事件归因为何?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尹宝树团队在该项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地学领域Top期刊《美国气象学会公报》上。 据介绍,&nb......

红树林破坏地再造林的碳汇潜力显著优于滩涂

在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遭遇严重破坏,红树林面积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制止并且扭转红树林的损失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单位面积上的固碳能力显著地高于附近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大部分的内......

空间多位点测序,提供肝癌评估和免疫分型新思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杭化莲团队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王存团队合作,在《基因组医学》(GenomeMedicine)和《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杂志(SignalTransd......

空间多位点测序,提供肝癌评估和免疫分型新思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杭化莲团队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王存团队合作,在《基因组医学》(GenomeMedicine)和《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杂志(SignalTransd......

迄今最古老棘龙大脑“艺术照”亮相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美国俄亥俄大学的研究人员携手,重建了迄今最古老棘龙的大脑和内耳,以揭示这些大型食肉恐龙如何与周围环境互动。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解剖学杂志》。棘龙是一种大型兽脚类恐龙,拥有鳄鱼般的......

山东首例自动抗磁共振双腔ICD植入术在青完成

日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成功完成国内首批、山东首例自动抗磁共振(3.0TMRI)双腔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植入,标志着国际领先的自动抗磁共振双腔ICD在山东正式应用于临床,可为更多病患提供更......

全脑信号为痴呆症研究提供新思路

近日,《柳叶刀》旗下eBioMedicine在线发表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勇团队与合作者的最新成果。该研究基于多中心功能磁共振影像,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痴呆症)患者全脑信号的改变模式,并系统评......

银屑病临床治疗方案升级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诱发的慢性、炎症性的免疫介导疾病。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副院长史玉玲教授8日接受采访时介绍:“多年来,我接触到的患者中,近60%病程超过10年,超过80%的患......

新研究揭示过冬蜂群死亡的分子机制

通常认为过冬蜂群死亡的重要因素是病原体的大量增殖或低温。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科研局(ARS)马里兰贝茨维尔蜜蜂研究中心合作,研究揭示了过冬蜂群死亡的分子机制。相关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