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23 11:40 原文链接: 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日前,经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这也是国务院继1994年批复开发建设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之后,时隔20多年,第二次专门为园区发文,推动园区发展。这意味着苏州工业园区再度承担起全国开发区改革试验、开放创新的探路先锋重任。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承担着改革试验田、开放排头兵的重要职责。20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试验区”要试验什么

   根据国务院批复,苏州工业园区将紧紧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并积极复制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更好地培育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制度先进、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国际先进现代化高科技产业新城区,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排头兵,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经验。

   通过开展综合试验,园区要实现“三大目标”:中国开发区升级版、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国际化开放合作示范区,围绕这三大目标,要在未来若干年内完成“五大任务”:建一个更棒的开放合作示范平台,建一个“微笑曲线”更深、动力更强的产业化升级示范平台,建一个更开放更国际化的创新驱动示范平台,建一个更精简更高效的行政体制改革示范平台,建一个更生态宜居的城市综合治理示范平台。

   此次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总体方案并不是一个政策文件,而是建设国家开放创新试验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指引园区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今后园区将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利用中新合作理事会机制,协调解决具体政策。

   鼓励“无国界”创新

   综合试验区究竟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它的“试验性”或突破性?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实际上是要综合利用国家关于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重政策优势,探索外向型经济发达区域的转型升级之路。其核心有二:一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使已经建成的外向型经济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经济升级;二是构建国际化的开放创新体系,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意味着不再仅仅依靠本土企业和人才“自主创新”,而要鼓励“无国界”创新。

   此前,国内开发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引进外资开办工厂,而园区已在探索直接购买国外先进技术投入生产,或者是用自有技术吸引“老外”来投资。

   10月12日,落户园区的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与美国礼来制药集团达成3个肿瘤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全球开发合作协议,信达生物在该研发项目没有产生任何实际经济效益之前,就将获得礼来集团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付款,这是继今年3月两者达成三个抗体合作开发协议后的再一次突破,被业内誉为里程碑式的投资。

   园区的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不仅对江苏,乃至对全国200多个开发区在新常态下学会利用“存量”谋求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次集大成式的试验

   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不同于单一的自贸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它是一次集大成式的试验,其最大亮点之一是关注到了以往产业生态圈中的短板——城市及其治理,在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总体方案中,政府治理、城市治理、社会治理方面的内容占有突出地位。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之初,中新双方的关注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中新合作开始从经济领域向社会治理等方面拓展,如今园区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社会形态,省委、省政府此次也赋予园区更多的社会管理权限。目前,中新合作社会治理的试点工作已经在园区开展。

   实际上,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城市,这些构成产业生态圈的基本要素,在园区这个“综合试验区”里要通过“化合反应”形成一个多元联动、相互激发的活力生成机制。“试验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这样几条: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政策“双自联动”;贸易便利化、创新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三化并进”;开放链、产业链、创新链和城市链“四链联动”,它是园区未来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它对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开发区的“升级换代”都有借鉴意义。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发挥改革试验田功能,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中走在最前列。在经济发展方面,支持园区加快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级,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为沿海开放地区和开发区转型升级探路。在社会管理方面,支持园区创新区域管理体制机制,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授予园区省辖市社会事务行政管理权限,同时将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或委托园区管委会依法实施,鼓励园区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机构经验,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机制改革,探索授权管理模式,创新人员管理机制。

相关文章

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杭州开幕

7月26日,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杭州开幕,众多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成果集中展出。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下一步,工......

如何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完善绿色消费促进政策,激发绿色消费潜力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超过300万辆,同比增长37.3%;限额以上单位低能耗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速超过20%。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绿色消费持续扩大,......

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后来居上”,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这一突破性创新将造福大量患者。利用人体组织中某种原子核在磁场下的共振现象,隔着皮肤对病灶进行“摄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但长......

创新潮涌燕赵大地——河北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7月的燕赵大地,绿意蓬勃,活力奔涌。工地上、车间里、码头上……一个个怀揣梦想的人,一幕幕火热的生产图景,共同构成了河北省这个夏天最美的音符和乐章。7月17日—22日,科技日报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国务院新闻办7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有关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表示,上半年,主要知识产权指标运行平稳,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知识产权在支撑国家创......

平台企业创新引领赋能实体经济

在芯片、自动驾驶、新能源、农业等领域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平台企业创新引领赋能实体经济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调研了解平台企业发展情况,梳理了一批典型投资案例。从调研情况看,平台企业持续加......

努力在创新中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1995年,我国第一辆电动汽车“远望号”诞生。20多年后的2022年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1000万辆。17个月后,伴随着一辆广汽埃安昊铂GT纯电动轿车缓缓驶下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7月9日晚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携手远征一号S上面级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

专家学者共商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

6月30日~7月2日,“集智共创新时代·2023年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系列研讨会(大连站)”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